钉钉新工作方式 老职场人的工作体会是遵纪守规

我是今日头条的头条号《追梦之铝》自媒体人。看到头条号征文《人在职场漂,能否不挨刀》。我颇有感触,我想把自己的工作职场经历写写,几十年来,总结一个经验,一个体会就是遵纪守规。让年轻人了解一下我一个60后的职场生涯吧。

钉钉新工作方式 老职场人的工作体会是遵纪守规

作者工作的抚顺铝厂厂门

我是1963年生人,小学和中学都是在非常时期的1970年初到1980代度过的,系统的知识点基本荒废。1980年好不容易考上了抚顺铝厂技校,毕业后进厂当了一名钳工。当年维修抚顺铝厂热能锅炉,艰苦的作业环境,锻炼了我要为祖国四化努力奋斗的意志,于是暗暗发誓还要学习,要为建设祖国贡献青春。

钉钉新工作方式 老职场人的工作体会是遵纪守规

抚顺铝厂工人的休息场景

当年的文凭热把我的头脑烧的火热,于是1985年考取了国家广播电视大学。1997年至1999年又考上了中共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这个文凭国民教育相当于大学学历。

1989年至2005年在抚顺铝厂宣传部工作,1995任《中国有色金属报》记者,2005年企业改制分流,调到抚顺有线电视台信息部任记者、编辑,2007年至2008年任抚顺网络新闻台记者编辑,2009年《抚顺广播电视报》记者,2010年至今任抚顺广播电视台网络中心记者、编辑。2011年致力于宣传社区街道,被评为抚顺市望花区“望花好人“。

看我的简历,可以吧,但是现在回忆起来,每一次职场上的经历,都是遇到经历波折后再行进步的。一个宗旨,那就是遵纪守规。

艰苦的钳工职业铸就了我想改变车间面貌

我在20出头,在厂里当了维修钳工,由于年轻,当时的时代是对师傅非常敬重,我也是非常的遵纪守规,工作能吃苦,得到班长师傅好评,每次都按我的业绩,给与奖励三四元钱。当时的工资30多元。

钉钉新工作方式 老职场人的工作体会是遵纪守规

抚顺铝厂电视台职场人

钳工也是非常好的工种。1980年代,当时的企业工人们一种流行语。那就是“车钳铣,没有比,铆锻焊,没人干,要翻砂,就回家”。这里给年轻人科普一下。车钳铣,就是车工、钳工、铣工,当时在工人和社会眼里是非常牛的技术工种,要是进厂学徒,这些工作还要签师徒合同,学徒三年。

钳工、车工、铣工,年轻人找对象条件也高人一等。铆工、锻工、焊工,比较艰苦,一般人不愿意干。至于翻砂工更艰苦。车间横梁吊车吊着钢水、铝水的台包,还有井盖大都是翻砂铸造生产的。工种危险。年轻人找对象没有优势。当时的电解工和熟练工更不好找对象。那个年代当干部一般还真不愿意当,工资低,待遇比工人低。当下的人可能不敢想象。

当年干钳工时,常常身上全是油渍。一次,我们钳工班几个人拆卸,电机的有两米高的大叶轮,即将拆卸后,足有3吨重的大叶轮,顷刻间向我们站着的维修工砸来,多亏躲闪及时,才没有酿成大祸。职场上这一刀下去,总结的经验是没有遵照章程工作。从此我决心要发誓改变工人的作业环境,前提是必需遵纪守规。于是开始努力学习吧,掌握了更多的知识,才能改变作业条件。当时我们钳工班共同努力,发明了机械振动器,改善了钳工的劳动强度,受到表彰。

写点东西 偏好文科 学了文秘中文专业

1985年,全国一片文聘热,当时上学单位可以脱产,给工资,报销学费,书费,于是努力考取了电视大学,便开始了三年的脱产学习。这时轻松自在,很快学业完毕,于是又进厂当了工人。

这时候,由于上学学了点微不足道的知识,就开始向厂报投稿,当时把工作中职场的好人好事,用笔触生动地写了下来,半年下来,几十篇稿件,或豆腐块,或小通讯,都登上了我们工人眼中的最高新闻殿堂抚顺铝厂厂报和广播站。有的还登上了抚顺日报。

之后,经过努力当上了抚顺铝厂厂报编辑记者。后又当上了中国有色系统的《中国有色金属报》记者。这时候,当上这个报的记者,还是压力蛮大的。当时抚顺铝厂正是环保改造进行时,期间,我撰写了上百篇关于抚顺铝厂的改造稿件,从1995年到2005年,连续10年被评为优秀记者、先进记者。

这期间,有欢乐,也有苦恼。这里告诉一下做新闻的小记者,新闻稿件必需要有时效性,还要符合企业或单位的利益最大化,前提还是遵纪守规。

新闻稿件要掌握时效性和利弊关联

1999年,记得当时由于没有想得到事物的两面性,及时发出了一篇《抚顺铝厂生产告急、氧化铝急需告急》稿件,发在了《中国有色金属报》头题,此稿件受到了厂级领导的批评。这时候的形势是,你要是生产告急,氧化铝告急,那么我们生产厂家,一是涨价,二是推迟进货,为难用户,进而提出条件。此稿为抚顺铝带来了一些麻烦。受到厂领导批评,这是没有遵纪的后果。

还有一次,是个涉外的稿件,抚顺铝厂和美国一家公司合资兴建了一个大型的型材企业,定名为抚顺奥斯卡企业。由于信息不畅,加上出差在外,发了这篇稿件,引起了外商的不满,要起诉抚顺铝厂不守信誉,索赔巨资。抚顺铝厂协商后答应给一万美金赔偿,人家也是财大气粗没要钱,此事再也就不了了之了。

通过这个教训,告诉我们。新闻稿件一定要再三核实,再三确认,才能发稿,否则将带来满烦。

新闻记者的职业延续与收获

2014年,我在某部门当文字记者,这个职场,我的经历较复杂。这时候我感到要是有个好的领导,做记者的就不会累,而真有领导自以为自己是领导,根本不把记者辛辛苦苦的稿件当回事,让反复修改,然后反复枪毙。不这样显得水平不够,实际就是掩饰自己的胸中笔墨。

我有个体会,这个领导把自己看得官太大了,稿件送他审时,他说让副的主任先审,副的审完了,按说就可以了,但是他还是不放心,自己又审一遍,结果又把稿件的作者凑骂一顿,说如何不行,不行,枪毙稿件。

而实际情况是那个副职的主任才是真正的校门科班出身,是辽宁大学中文毕业的,而这个正主任仅是后念得“五大生”,就是电大、函授、夜大、刊授等门槛不高的学历。

职场上遇到这样领导怎么办,那也不要消极对待,要和领导沟通,及时将你的想法见解,和领导合盘挑明,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领导如果高明,也会接受并支持的。

不过还真有“严厉”的领导,不理解小记者的苦衷,稍有一个镜头不合符他的心意,就让他人家去重拍一次,实际是无关紧要的镜头,就是一个读者坐在沙发上看报纸,领导回头让人家排坐在椅子上看报纸。

实际这个领导绝对是故意折腾人,以显示自己的权威。这时无论如何要心平气和和领导讲道理,按规则办,按制度行,把自己认为对的,一步步讲给他,也会得到理解的。

今日头条让我收益颇丰 乐此不彼

我年纪大了,于是找了个后勤清闲工作,这个工作给了我保护抚顺工业文明历史文化的契机。离开了有任务也完不成还要扣奖钱的囧境,我到了一个拿平均奖的养老的工作后勤单位。这个工作使我有时间建立了抚顺市工业文明史料馆,还在今日头条注册了追梦之铝的头条号。至今这个头条号,可以说我就是领导了,自己说的算,仅注册7个月,我就发稿件170多篇,粉丝近2000人,总阅读量50多万,得奖金和收益近400元,还有网友给我邮寄了稻花香糕点,真是令我感动。取得这个成绩还是我遵纪守规的结果。

这里只是想说,脱离了职场和领导,无论是自己说的算,还是怎么玩自媒体,还是一句话,一定要遵守法纪,还要坚持不懈,风雨过后,还是会有成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