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财报背后的中国

近日,阿里巴巴集团公布了2019财年第一季度财报。当季,阿里巴巴收入为809.20亿人民币,同比达到了惊人的61%。不过这一增幅,对阿里来说,其收入已连续6个季度保持超过55%的高速增长。本季收入增幅超出彭博、路透等机构分析师预期,在全球范围内领先的互联网企业中,包括FANG(Facebook、亚马逊、NETFlix与谷歌)在内,只有阿里巴巴的增速超过了50%。Facebook和Netflix增速超过40%,起于则在40%一下,中国公司中,传统的BAT三巨头中,腾讯、百度增速均在30%。

如此惊人的增幅,主要还是由其核心电商业务贡献。阿里的核心电商业务收入达691.88亿元,同比增长同样高达61%。而核心电商业务中,新零售的爆发式增长,也非常惊人。根据财报显示,阿里以进口业务、盒马鲜生和银泰百货为核心的新零售业务收入增长超过340%。

2018财年以来,阿里巴巴加速推进新零售战略,通过孵化新技术和战略投资改变传统零售模式,为线上和线下消费者创造无缝便捷的购物体验。新零售带阿里的规模化效应,为阿里在业绩表现和业务增长的高速发展提供了爆发式的动能。

阿里财报背后的中国

某种程度上看,阿里能连续高速增长,最深层次的意义是,中国经济体量庞大,潜力巨大,水大则鱼大,反过来说,挖掘潜力,对当下中国非常重要。

当下的中国经济存在很多深层次问题,随着中美贸易战的逐步展开,经济承压,很多问题都会暴露、或正在暴露出来,呼唤继续改革、深层次改革、全面改革的声音也越来越大。比如,税制改革减轻税负,土地制度改革,理顺土地关系,从土地制度上释放制造业、零售业等实体经济的继续发展空间;改革资本市场、土地市场的基础上,重塑收入分配结构。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必须指出,这些结很难解开,甚至于长期也仍然无解。

但是,与此同时,新技术和市场组织的进化,仍在市场上不断提升中国经济的循环效率,挖掘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互联网电商、互联网+,等形式,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生力军。通过信息、组织、供应链、物流、支付、数据等多个方面,促进市场效率,扩张市场边界。从这个意义上看,阿里财报收入大增,新零售爆发式增长,意味着新技术、新经济、新组织形式,可以有效助力中国经济发展。对中国人来说,对中国来说,都是最近诸多不那么好的消息中的一个好消息。

阿里财报背后的中国

对于良好的业绩,阿里CEO张勇表示:“我们将继续投资于战略业务机遇及创新,以保障竞争优势和长期增长。”简单的说,就是坚定不移、投资未来。

最近,继95亿美元收购了饿了么之后,阿里宣布饿了么及口碑合并,成立一家新的控股公司,作为本地生活服务的旗舰公司,进行独立融资。目前以有30亿美元融资。在支付领域,蚂蚁金服旗下的支付宝和全球合作伙伴一起服务的用户达到8.7亿,今年6月,蚂蚁金服完成了140亿美元融资,估值显著上升,成为全球最大的独角兽企业。蚂蚁金服的迅猛发展给阿里巴巴经济体业务协同带来更深刻的化学反应。2018年初,阿里巴巴宣布将入股蚂蚁金服33%,在“双剑合璧”的战略下,两家公司在整个阿里经济体内的协同也越来越紧密。

此外,阿里巴巴和菜鸟对中通完成对中通快递的13.8亿美元投资,以及菜鸟和圆通快递对香港港国际机场建设数字物流中心的15亿美元投资;对分众传媒14.6亿美元的投资。显示持续强劲增长表现下,阿里巴巴在新零售、全球化、技术等领域加码投资布局未来。

除了商业投资层面,对人才投资的态度,也表明了对未来的看法。最近,由于蚂蚁金服估值大幅增加,员工股权奖励开支达到了历史新高——163.78亿。自上市以来,阿里巴巴授予员工的股权激励价值超过800亿。投资人才,是最重要的投资未来。

与阿里继续扩张式投资未来的态度不同,最近,很多公司与企业在收缩,一方面,这是有受大环境下业绩造成的技术性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处于产业链不同位置导致的对中国经济的看法差异。

阿里财报背后的中国

作为与实体经济深度捆绑的阿里,正如前面所说,是用新技术,通过信息、组织、供应链、物流、支付、数据等多个方面,促进市场效率,本身属于整个经济运行链条的上端,属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环节,属于当下重要的核心刺激环节。相比之下,游戏、娱乐、手机、则属于整个经济运行的下游。道理很简单,人们要赚了钱才能需消费。从这个角度,收缩战线与投资未来的对比,反映了不同公司的不同特点,也反映了这些公司对中国经济的不同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