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届全国红层与丹霞地貌学术讨论会暨新龙县旅游发展研讨会」各媒体专家已到达新龙,召开了记者见面会!

此次关于新龙的“丹霞交流学术会”消息后,

我们在后台

看到了小伙伴们的喜悦与期待,

也收到了不少粉丝的热情留言,

为此我们也感到欣喜万分~

「第18届全国红层与丹霞地貌学术讨论会暨新龙县旅游发展研讨会」各媒体专家已到达新龙,召开了记者见面会!

在经过漫长的等待后,

我们今天终于迎来了

大家翘首以盼的8月5号记者见面会~

话不多说,

我们直接进入今天的主题!

↓ ↓ ↓

为推动新龙旅游发展,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助力脱贫攻坚,在中国地理学会、中山大学等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明天新龙县将召开第十八届全国红层与丹霞地貌学术讨论会暨新龙县旅游发展研讨会。

今天召开新闻媒体见面会,旨在期望得到各位新闻界朋友们的大力支持,让更多人士认识新龙、了解新龙、喜欢新龙。

「第18届全国红层与丹霞地貌学术讨论会暨新龙县旅游发展研讨会」各媒体专家已到达新龙,召开了记者见面会!

此次会议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外宣办主任杨雪梅主持。

「第18届全国红层与丹霞地貌学术讨论会暨新龙县旅游发展研讨会」各媒体专家已到达新龙,召开了记者见面会!

出席今天见面会的各大媒体有:

人民网,中新社,国际在线,中青网,香港亚洲新闻周刊,澳门卫视,娱乐中国网、腾讯网,百姓生活网,民族摄影协会,四川画报,四川经济日报,四川新闻网,甘孜日报,甘孜电视台,甘孜新闻网。

出席今天见面会的有:

州委外宣办刘玉霞老师、县政府副县长金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文明办主任陈红兵、县文旅广影局局长唐春蓉。

「第18届全国红层与丹霞地貌学术讨论会暨新龙县旅游发展研讨会」各媒体专家已到达新龙,召开了记者见面会!

此次媒体见面会上,

首先是

政府副县长金平致辞,

他用三句话概括新龙发展。

「第18届全国红层与丹霞地貌学术讨论会暨新龙县旅游发展研讨会」各媒体专家已到达新龙,召开了记者见面会!

一、新龙是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

新龙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辖区民风民俗、人文自然等保存较为完整。

文化悠久

主要表现在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新龙锅庄》遒劲粗犷,与《甘孜踢踏》《巴塘玄子》一度为甘孜州三大舞蹈,享誉中外;

出土谷日石棺墓葬群,据文物分析大致建于战国至西汉年间;

新龙本土的藏式药泥面具为国家级非遗项目;

独特的“藏历“十三”节”,别具风味;

「第18届全国红层与丹霞地貌学术讨论会暨新龙县旅游发展研讨会」各媒体专家已到达新龙,召开了记者见面会!

风光优美

自然景观雄奇壮美,森林资源丰富,是全省第三大林业县,有国家级珍稀动物33种、重点保护植物3种;

雪山、草甸、森林、湖泊等相互交融,美不胜收;

「第18届全国红层与丹霞地貌学术讨论会暨新龙县旅游发展研讨会」各媒体专家已到达新龙,召开了记者见面会!

主要旅游景点以拉日马草原、卡瓦洛日雪山、措卡湖、雅砻江大峡谷等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最为突出;

波日桥是藏区现存跨度最大、年代久远、保存最完整的跨江藏式伸臂桥,红军长征曾路过此桥,新龙藏家儿女与他们结下了深厚友谊。

「第18届全国红层与丹霞地貌学术讨论会暨新龙县旅游发展研讨会」各媒体专家已到达新龙,召开了记者见面会!

二、此次会议将有力助推新龙发展

此次活动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近百名红层与丹霞地貌以及旅游方面的专家学者,将对红层与丹霞地貌科学问题及其资源环境保护以及新龙的旅游发展进行深入研讨,为新龙旅游的保护与开发建言献策,有助于促进丹霞景观和旅游相结合,对促进新龙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在各位媒体朋友的支持下将新龙高原丹霞地貌的美丽与神秘宣传出去,同时也将新龙丰富的旅游资源推介出去,让更多人认识新龙、了解新龙,来到新龙旅游。

三、望新龙给大家留下美好回忆

为了组织服务好此次会议,新龙县高规格组建筹委会,由县委书记、县长亲自挂帅筹备指挥,系统培训了会议志愿者,负责所有嘉宾的衣食住行和解疑答惑,并且对会议期间的吃住行进行了精心安排,比如考察沿线安排了藏式伸臂“康巴第一桥”波日桥、雪域财神·卡瓦洛日、土木寺等景点,一路上虽有艰苦,但不失乐趣,让大家在参与会议之余感受到旅游度假般美好心情。

新龙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热情好客的新龙人将给各位朋友留下独特而美好的回忆,在此也欢迎你们把亲朋好友一起约到新龙来,新龙永远欢迎您!

「第18届全国红层与丹霞地貌学术讨论会暨新龙县旅游发展研讨会」各媒体专家已到达新龙,召开了记者见面会!

其次是,

县文旅广影局局长唐春蓉作县情介绍。

县文旅广影局局长唐春蓉代表中共新龙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及全县5.1万各族群众,欢迎各位的光临,非常感谢各位对第十八届全国红层与丹霞地貌研讨会暨新龙县旅游发展研讨会进行采访及指导以及新龙县基本县情及全县旅游资源。

新龙,藏语名“梁茹”,意为“森林间的河谷”或“雅砻江谷地”,旧称“瞻对”,意为“将铁矛拧成疙瘩”。地处甘孜州腹心地带,全县幅员面积9182.74平方公里,辖4个片区工委、19个乡镇,95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全县总人口5.12万人,是全州唯一不与州外接壤的“内陆县”。正因地处高山峡谷地带,历史上较为封闭,新龙的原生态文化和旅游资源得到了较好的保留。

△ 成就了厚重的人文资源,据新龙境内谷日石棺墓出土文物考证,春秋战国前,藏族先民已在此繁衍生息。

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遒劲粗犷的“新龙锅庄”,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雅砻江上唯一一座藏式伸臂桥和康巴藏区独有的拉日马“石板藏寨”;有别具风味的“藏历十三节”和诡秘莫测的宗教仪式;有神奇的“藏式药泥面具”和手抄的《甘珠尔》孤本。被世人誉为康巴高原“

红发辫”的故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锅庄之乡”。

「第18届全国红层与丹霞地貌学术讨论会暨新龙县旅游发展研讨会」各媒体专家已到达新龙,召开了记者见面会!

△ 聚集了富集的自然资源,地处“甘孜至理塘断裂带”,独特的地质构造造就了雄奇秀美的自然景观。雄:有“天人合一”扎呷神山、“雪域财神”卡瓦洛日雪山;

奇:有“地之肚脐”格日溶洞、高原丹霞;秀:有“九天瑶池”措卡湖、七彩皮察沟;美:有“天堂”拉日马、高原湖泊赞多措等一大批原生态自然景观。

「第18届全国红层与丹霞地貌学术讨论会暨新龙县旅游发展研讨会」各媒体专家已到达新龙,召开了记者见面会!

独有的地理区位成就了新龙连接国道317线“格萨尔文化旅游区”与国道318线“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中转站,

截止目前,新龙共接待游客13万人次,“康巴红•新龙”正成为广大游客向往之地,旅游开发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

「第18届全国红层与丹霞地貌学术讨论会暨新龙县旅游发展研讨会」各媒体专家已到达新龙,召开了记者见面会!

近年来,新龙县厘清家底,依托资源禀赋,以建设“甘孜腹心旅游高地”为目标,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深度融合旅游和文化,提升新龙整体形象,使旅游发展服务于新龙人民、造福于新龙群众。

在这里,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对第十八届全国红层与丹霞地貌学术讨论会暨新龙县旅游发展研讨会的关注与支持,我们将为大家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同时,希望媒体朋友们持续关注新龙新发展、传递新龙好声音、宣传新龙新形象、报道新龙正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