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实现道的基础

”德“—实现道的基础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具备最高境界之德者并不表现外在的德,故为真实的德。而世俗之德则仅仅表现在形式上,实际上无德。最高境界的德没有功利目的;而世俗之德则多有企图。最高境界的仁有作为而无企图,最高境界的义亦然。最高境界的礼有为而无人响应,故裸衣抛出。是故,丧失了“道”,才去讲“德”,丧失了“德”,才去讲“仁”,丧失了“仁”,才去讲“义”,丧失了“义”,才去讲“礼”。“礼”者乃忠实不足,祸之发端。所谓有先见之明者是“道”之虚华,是愚昧之端。所以,大丈夫立身淳厚,不拘于浅薄,心存朴实,而不拘于虚华。所以,应该放弃前者,采取后者。

前面诸章,老子一直在讲“道”。从这一章开始,老子开始引入了“德”。老子之研究者多以为,《道德经》之分为《道经》和《德经》即从此始。老子或认为“道”之玄妙不可测,若将其属性归于“德”的话,“道”的精微之处就可以广为认知与普及。其逻辑关系是,凡符合“道”的行为即为“有德”;反之,即是“失德”。“道”与“德”不可分离,但又有区别。“德”可分为上下,“上德”合乎“道”的精神。“德”是“道”在世间的体现,“道”是客观规律,而“德”是指人类认识并按客观规律办事。人们把“道”运用于人类社会产生的功能,就是“德”。而“下德”在老子看来并不符合他的“道”。或以为“下德”者纯属一般世俗对其“道”的浅薄解释或运用,属于“无德”。

老子多次言及“孔德之容,唯道是从”;“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不论是“孔德”“常德”“玄德”,都属于这里所讲的“上德”。此之“上德”异于儒家之“德”或世俗之“德”。因为儒家的“德”是指修身之德,属于世俗之“德”。这在老子的哲学中属于无德之“德”。因为很多无谓的修行是违反其所提倡的“道”的,即违反了规律。这样就不是无为而是强为了,不是“上德”,而是“不德”。而老子的“上德”则是“无以为”“无为”,它不违背自然规律,施政者的“上德”没有功利的目的,不凭主观意愿办事,如此当然是无为而无不为,即把“道”的精神充分体现在人间,所以是“有德”。但“下德”是“有以为”的“无为”,抱着功利的目的,任着主观意志办事。面上无为,实为乱为。在本章中,老子把“道”“德”“仁”“义”“礼”这五个概念的逻辑存在关系说得非常透彻。“道”和“德”是最高境界。其他的三个层次只有在前者失去的时候才会出现。由是观之,老子在试图将其“道”传播于世俗的时候,纯属无奈之举。但其初衷并没有丝毫的改变。老子在本章中使用了“大丈夫”这个到今天看都是十分通俗的辞汇来比喻拥有“上德”或推广“上德”者。这个“大丈夫”应该是“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其最终目的不过是要人命按忠信行事,不执行浇薄的礼。所以老子对政治的最低要求是摒去“薄”和“华”,恢复“厚”和“实”。

我在前面说了,老子之“德”也多指实现“道”所需要的条件。因为“道”是形而上的,而“德”我们就可以理解成形而下了。即言“道”是指理论的层面上,而“德”就是操作的层面了。如果只有理论层面的东西而没有具体的操作环节,那么“道”永远都无法实现。

道、德、仁、义、礼、是老子的排列顺序。“道”是最顶级的位置。如果失去了“道”就开始滑落了。最后才是儒家的教化中的仁、义、礼、智、信。“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是老子的判断,也是对儒家学说的批判。如果说不是批判的话,我们就可以这样认为:德、仁、义、礼、信皆为实现“道”的手段。

至于企业管理,企业家们可以这样理解:首先要在企业管理或经营的过程中尊从“道”的原理,在遵从原理的基础上去寻找一个合适的方法去实现“道”。尽量以最高标准执行,无奈之时可退而求其次。也就是当“道”遇阻时,儒家的思想就成了唯一的选择。但无论如何,版企业不能离开“道”,只有不离开“道”,才可以成就大事业。而离开“道”的事业或可称为事业,那不过是小成小就而已。梁启超先生在读《管子》的时候写到:“凡大人物之任事者,必先定其目的。三日于菟,其气如牛;江河发源,势已吞海。欲以小成小就而自安,未有不终于失败者也。”

这一点,要企业家们谨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