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你別再說,我也是爲你好

請你別再說,我也是為你好

昨天和小姨一起吃午飯的時候,聊起了她年輕的時候

小姨一臉憤憤:“不是你外婆,我現在也不會是這個樣子。”

我笑著聽她講完。

“那時候,我也是個和你現在一般大的姑娘,我愛上了一個男人。且不說我有多喜歡他,最重要的是他對我好,並且只對我好。當我把我們倆的事情告訴你外公外婆的時候,他們不同意。”

我問:“為什麼不同意?”

“因為他家很偏,那時候還沒有修路,即使在同一個鎮子上,想回一趟家都難。”

我的的確確被這個理由揶揄了。


請你別再說,我也是為你好

最後的結果是小姨連反抗都沒有,聽從了外婆的安排,嫁給了一個一窮二白的鄉下小子。窮到什麼地步呢?據小姨的原話說,是連老房子都沒有。兩個人蝸居在衛生間這麼大的地盤上。逢年過節,有客人來的時候,連坐的地方都沒有。

一開始姨夫對她還是可以的,所以她也沒話說。窮點就窮點吧,兩個人能吃苦總有未來的。

後來,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姨夫就開始打小姨,愈演愈烈,變成了家暴

忍無可忍的小姨,選擇了結束這段婚姻,倆人有一個女兒,由姨夫來扶養。

發生這段往事的時候,我還是個嬰兒。這麼多年,爸媽守口如瓶,我從未聽說一丁點兒關於小姨過去的事兒。

我沒來由的開口:“那女兒現在呢?”

“死了。12歲那年掉進河裡面淹死了。”說這句話的時候,小姨的臉上

雲淡風輕

“後來,我就遇到了你現在的姨夫,你也知道,你姨夫比我大了10多歲。起初,你外公外婆死活不同意,口口聲聲說為我好。我沒辦法,我已經有過一次失敗的婚姻了,這次我必須自己來做主。”

小姨搬了出去,重新跟著一窮二白的姨夫開始去外面闖蕩。

小姨說:“結婚的時候,你姨夫說,以後我不用出去工作,他會保證我中等以上的生活水平。這麼多年過去了,他雖然沒有完全做到,但是,我不後悔。比起以前那段兒,真的好太多了。”

小姨講完了她的故事,把目光轉向了我


請你別再說,我也是為你好

“小姨年輕的時候受過很多創傷,我知道哪些是走得通的,哪些又是彎路。所以啊,如果你堅定的覺得某一件事是對的,那就去做。別人所謂的為你好,不一定是對的。”

我第一次覺得,原來小學沒讀完的小姨,這麼有文化。

我想起一個人來,莫名的心疼了很久。認識他是在義工旅行群裡面,深夜沒睡,在群裡問了一個“有沒有新疆的啊?”,這樣俗套的問題。他私信了我,那天一直聊到兩三點才睡。在後來的聊天中,陸陸續續地知道了一些事情。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學霸,憑藉著不錯的學習成績,進入了國內一所一流的大學。在大學裡,他不是和其他同學一樣,安安分分讀書然後拿獎學金,而是開始了一個人的創業生涯。大學畢業後,父親要求他留在家鄉,在親戚安排好的公務員的崗位上,安安穩穩的過日子。可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最終他還是沒有妥協,選擇了孤注一擲:獨自一人來到深圳打拼。

因為這件事,他的父母親幾乎已經放棄了他。

其中的艱辛,即使他不說,我自能體會。

其實我也能夠理解他父親的想法,作為一個父親,希望自己的孩子留在老家,做一份安安穩穩的工作,怎麼說也比獨自去深圳創業來得輕鬆。

我不知道他父親的字典裡,是不是有這麼一句話:“我這也是為你好啊!


請你別再說,我也是為你好

我給他講了個故事,關於劉同。

18歲那年,劉同高中畢業。關於他選專業的問題,他和父親產生了巨大的分歧。一方面,是父親強烈要求他學醫,另一方面,他態度堅決要讀中文系。這場家庭戰爭,最終以劉同的一句“如果你不同意我讀中文系,我就和你斷絕父子關係”而結束。

書中有個片段令我至今難忘:

2013 年,我和父母參加了一檔名為《青春萬歲》的節目錄制,說到我選擇專業那一段,我說著說著,突然發現爸爸半低著頭什麼都不說,似乎是在沉思。等我再仔細看時,發現爸爸眼睛裡全是淚水。主持人徐平姐問原因,我爸低著頭,什麼也不說,眼淚一直流,那是32年以來,我第一次看爸爸哭得那麼傷心,爺爺走的時候,爸爸也未這樣失態過。

徐平姐問:“是不是當時不能理解兒子的做法?”

爸爸點了點低著的頭。

徐平姐問:“是不是覺得自己辛苦了一輩子的事業兒子不能繼承,您覺得惋惜?”

爸爸仍舊點了點低著的頭。

徐平姐繼續問:“您是不是怕兒子選擇了別的專業,未來的生活會過得很辛苦?”

爸爸豆大的淚珠滴落在他用力撐住膝蓋的手背上,開始抽泣,像個低頭認錯的孩子。媽媽眼眶瞬間變得通紅,她的左手緊緊握住爸爸的右手,深深地呼吸,像兩根疊加才能漂浮的稻草,像兩個一直相依為命的人。

每每看到這個片段,我都會淚流滿面。

十四年後的相互理解,來得有點遲,所幸還來得及。


請你別再說,我也是為你好

反觀我們的生活中,有多少人在犯著父親這樣的錯誤?

“我也是為你好啊!”

多麼理直氣壯的道德綁架!

我始終在強調:一個人有一個人的活法。別人選擇的道路你可以不理解,但絕不橫加干涉。

你喜歡現世安穩的生活,所以你就指責我一直在路上的冒險;你喜愛城市的高樓大廈,所以你就嘲笑我留戀鄉野的無知。

這個世間,從來都只有一種成功,那就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張愛玲說:“年輕時的彎路非走不可。”有些路,只有親自走過才知道;有些苦,必須親自嘗過才明白。而這些,是你一句高高在上的“我也是為了你好”永遠也代替不了的。

所以,請收起你的那句“我也是為了你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