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笔神”是谁?不是圣人孔子,不是文昌帝君,而是一位武将

中国的“笔神”是谁?不是圣人孔子,不是文昌帝君,而是一位武将

提起文人的那些事,总离不开“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其中,笔还排在了“四宝”之首。

人们在形容文人有采华,文章写得好,也往往会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那么,在中国的民间神话传说里,可曾有“笔神”一神仙呢?

“源易缘”查阅资料发现,民间神话传说体系里,还真有“笔神”。

谁又是中国的“笔神”呢?

在中国的神话体系里,与功名和文职有关的神仙,有多位。比如:天下文人和莘莘学子,共同敬奉的文圣人——孔子;还有神话传说中主管人文运昌通、功名利禄的“文昌帝君”,又称“文昌贵人”。

中国的“笔神”是谁?不是圣人孔子,不是文昌帝君,而是一位武将

当然,看过《新白娘子传奇》的人,也会知道,还有一位叫文曲星的人。《封神演义》里,忠臣比干,有颗七巧玲珑心,就被封为“文曲星”;

更有人会想到的是,另2位文星神仙——紫薇星和魁星。

在中国的民间趣闻和神话传说里,紫薇星、魁星或文曲星下凡,往往能独占花魁,也都是了不起的忠义之人、国之栋梁……

然而,“源易缘”要告诉大家的是,上面的几位神仙里,都不是中国的“笔神”。与笔神有关的,却是一位武将。

这位大将出生于秦朝——他就是蒙恬将军。

蒙恬出生在山东临沂,是秦朝著名的将领,也是秦始皇手下的大将,深得秦始皇的尊宠,他与弟弟蒙毅号称“忠信”。

秦统一后,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蒙恬一生的功绩还有他常年驻军边关,曾督建了长城。

中国的“笔神”是谁?不是圣人孔子,不是文昌帝君,而是一位武将

秦始皇死后,蒙恬将军遭到了奸臣赵高陷害致死。

不少读者,应该和“源易缘”的小伙伴一样有疑惑:一个武将,为何能发明笔,又被尊为“笔神”呢?

查阅历史资料发现:原来,蒙恬常军驻军在边关。紧急情况下,他常需要向秦始皇奏报军情。但当时并没有笔和纸,而是刀锲记得在竹简上。

由于军情紧急,往来频繁,蒙恬发现这种传递信息的方式太慢,会影响到瞬息万变的军情。

中国的“笔神”是谁?不是圣人孔子,不是文昌帝君,而是一位武将

有一次,蒙恬急中生智,偶然从士兵的武器扯下一撮红缨,绑在竹竿中,在白绫上写字很是方便,且书写的速度也很快。

后来,又经不断的改良和加工,蒙恬利用狼毛和羊毛做笔头,就形成了早期的狼毫和羊毫。

后来,蒙恬同时对笔杆和笔毛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改进,使毛笔刚柔并济,书写流利。

史书记载:“蒙恬始作秦笔,以枯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谓之‘苍毫’”。记述的就是蒙恬造笔伦纸的说法。

千百年来,蒙恬不仅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还被后人尊为制笔行业的“笔祖”。而在民间,人们更是亲切的尊其为“笔神”。

就此话题,您有哪些看法或高见,欢迎留言互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