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城有4头水牛护卫,水涨牛叫墙高,城内永不被淹?游客络绎不绝

此城有4头水牛护卫,水涨牛叫墙高,城内永不被淹?游客络绎不绝

距河北邯郸的永年县偏南25公里处,有一个全国独一无二的古城。

之所以说其罕见,是因为这座古城被誉为“集古城、水城和太极城”为一体的典型古镇。

到过这个古城观光一游的游客们,知其名字为“永年广府古城”。

广府古城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自古就有“北国小江南之”、“第二白洋淀”美称。

此城有4头水牛护卫,水涨牛叫墙高,城内永不被淹?游客络绎不绝

来到这里的游客们,不仅会发现,颇具特色的30多条古城街道、4瓮城和四城门外,还会惊讶于此地的水城池。

“源易缘”实地参观后发现,这里的4城门,被约5公里的护城河环绕,且山清水秀,柳绿花红。

那么,这座古城的水,是怎么来的呢?

查阅资料发现,要追溯至明朝成化年间,知府熊怀修葺城隍;知府李进将修建城池,将河水引进,同时在城池四周种植了荷花和柳树,出现了稻引千畦,荷香十里的真实写照。

如今,来到这里观光的游客,不仅可以赏心悦目,还可以自助采摘荷花与莲子。

此城有4头水牛护卫,水涨牛叫墙高,城内永不被淹?游客络绎不绝

1542年,也就是明朝嘉靖21年,时任知府陈俎“兴师动众”,调集了永年、肥乡、清河、邯郸等9县民工,经过13年的艰苦奋斗,在原来的土城墙基础上,修缮为砖城墙。

陈俎率民众修建的城墙高达3丈5尺,宽2丈5尺,·并在四门上修城了4座城楼、垛口1752处……

22年后,知府崔大德为了防范水患和战事,又在原城墙的基础上,修建了大堤和瓮城,将4道门改为8道门。

关于永年广府古城,在民间留有许多有趣的传说。“源易缘”就一城楼处注意到一处趣闻。

在一城门楼的下方,一头神奇的石牛,卧朝向前方的广阔城河。

此城有4头水牛护卫,水涨牛叫墙高,城内永不被淹?游客络绎不绝

当地民间传说,此处地势低洼,却没有水淹进城的现象发生。

这是因为的古城的东南西北城门下四角,分别藏有4只大水牛,也有人称是神异的卧牛。

因此当地百姓,还将古城称为“水牛城”或“卧牛城”,每次洪水到来,每当遇到水患时,四头水牛就会发出叫声。

而4头牛的叫声一出,水牛和城墙就会随之增高,卧牛扶着城墙站起,形成水涨城高的洼淀。

因此,永城城河外的水永远越不过城墙,大水也从来淹不了这座古城,护佑着城中百姓的安宁。

民间百姓称其神奇现象为:牛叫城墙高,大水淹不了!

此城有4头水牛护卫,水涨牛叫墙高,城内永不被淹?游客络绎不绝

虽然这只是一个美丽有趣的传说。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易经》中,确有“土能克水”的自然原理。

12地支或属相文化里,“牛”用“丑”来代表,而牛的五行属性就是“土”。

抛去这些有趣传说不论。身临其境,远近高低观看永年城雄伟壮观的城墙,就能感受到这座城墙的坚牢和易守难攻。

就此话题,您有哪些看法或高见,欢迎留言互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