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饭的功夫,八仙吕洞宾做了啥梦,不再执著功名,后还度化卢生

一顿饭的功夫,八仙吕洞宾做了啥梦,不再执著功名,后还度化卢生

吕洞宾民间神话传说中的一位有名的神仙,也是八仙中故事最多、传闻最广的神仙,又因吕洞宾是道教“北五祖”之一,人们便亲切称其为“吕祖”。

有关吕祖的传闻,他在河北邯郸黄粱梦度化落魄数生卢生——“黄粱一梦”的故事流传至今。

在邯郸市黄梁梦镇的吕仙祠内,有一处大殿名为“卢生祠”。有一青石雕刻卧像。卧像的原型,就是一介穷书生卢生。

“源易缘”在这个青石雕刻像上看到,卢生头枕瓷枕,侧身而卧,眼睛双闭朦胧入睡,而其神态却是悠然自在,雕刻的惟不惟肖。

一顿饭的功夫,八仙吕洞宾做了啥梦,不再执著功名,后还度化卢生

“睡至二三更时,凡功名都成幻境;想到一百年后,无少长俱是古人”。卢生殿外的这幅对联,极有哲理,收录为国家名联之列,同收藏在世界名联大全中。

卢生祠在全国的庙宇里都不多见,据说全国唯有此一处。却境遇非同寻常,卢生祠已安享香火达千年。

这坐卧石卢生像,就是“黄粱美梦”的神话故事发源地和主人公。

相传,青年才俊卢生,已近壮年,却无功名事业,因不得志,苦恼不已。

有一天,他来到黄粱镇,遇到一老翁,闲谈之时,不觉因自己的穷困潦倒,长吁短叹。同时,表达出对建功立业、荣华富贵的渴望。

一顿饭的功夫,八仙吕洞宾做了啥梦,不再执著功名,后还度化卢生

老翁听到卢生的话,递给他一个青瓷枕,并告诉他:“枕上这个方枕,就能如愿以偿……”此时,店里的小二正开始蒸上黄粱米饭。

卢生枕着瓷枕,睡梦中进入了红尘花花世界。贫穷的卢生被富贵大户看中,并将美丽善良的千金许配给他。后卢生又考中进士,屡建奇功,官至户部尚书,并被封为燕国公,享尽了官场荣华,同时子孙显贵。

梦中的卢生老病至死之际,皇上还派了近臣高力士来照顾他。奄奄一息、永别之际,他被一口喘气憋醒……

卢生睁开眼后,看到老翁在对着他笑。而此时,黄粱米饭还没有蒸熟。

卢生从梦的大起大落经历中觉醒,从此顿悟人生,不再柯求功名利禄。

相传,卢生遇到的老翁就是仙人吕洞宾。

民间传说,吕洞宾用“黄粱梦”度化卢生成仙。但吕洞宾并非“黄粱美梦”的首创者。

一顿饭的功夫,八仙吕洞宾做了啥梦,不再执著功名,后还度化卢生

看过吕洞宾的“”个人简历“”还会发现,小时候的吕洞宾就精通四书五经,才学很高,却无缘功名,每次考试,都不尽人如意。

直至64岁时,吕洞宾才考中进士。仕途的坎坷,让他也品尝到人生百味。

他在赶赴咸宁知县的路途上,夜宿店里,遇到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

这位老者就是后来吕洞宾的师父——汉钟离,又名钟离权。

汉钟离在长店一旅店里,用仙术让吕洞宾睡着后。梦中的吕洞宾,梦到自己状元及第,官场得意,子孙满堂……

不成想,好境不长,乐极生悲——他因事获罪,家产抄没,妻离子散,最终穷苦潦倒。

猛然的醒来后,吕洞宾看到刚煮的小米饭还没熟呢,这也就是“黄粱一梦”的最初典故。

一顿饭的功夫,八仙吕洞宾做了啥梦,不再执著功名,后还度化卢生

吕洞宾醒后大彻大悟,原来功名利禄不过是梦幻一场,于是拜汉钟离为师,赴终南山修道成仙。

“富贵荣华终幻因,黄粱一梦了终身”

从两个版本的“黄粱美梦”故事中,可以看出:不论是汉钟离度化吕洞宾;还是吕洞宾度化卢生,都在用哲理告诉世人,功名利禄不过是浮云。

吕洞宾与卢生,两人均因一梦而成名。而八仙之首汉钟离,才是“黄粱梦”的原创发明者。

“过去未来现在身,那能大梦记来真?可怜一日三餐者,都是黄粱熟后人!”

就此话题,您有哪些看法或高见,欢迎留言互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