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找准症结 用情温暖群众—东阿县大桥镇信访积案化解典型案例

2017年东阿县大桥镇赵庄村响应上级产业结构调整号召,发展葡萄大棚种植项目并对种植户进行补贴。李某、孙某、谷某等14户群众,在了解相关政策后,通过多次外出参观学习最终选择葡萄种植项目,大棚种植户与赵庄村村集体进行商议,决定通过陈集乡李庙村葡萄种植技术员王广平代为购买葡萄苗木。2017年4月左右种植户开始移栽葡萄苗并陆续建设大棚。后期种植过程中,种植户发现王广平代为购买的苗木出现死亡等质量问题。8月份开始,14户种植户多次到镇政府上访,要求镇政府进行处理补偿。

东阿县大桥镇党委政府在了解情况后,组织相关部门立即成立由党委委员张波为组长的工作组进行现场勘验,确实发现葡萄苗有部分出现质量问题。工作组通过与种植户座谈,种植户提出1、只更新出现质量问题的苗木会造成葡萄品种不同及结果时间不同,影响收入问题,要求进行经济补偿;2、9月份已经不适合进行苗木移植,只能第二年进行移植,本年的经济损失问题;3、部分大棚由于出现质量问题苗木多,种植户无心打理已经荒废,要求进行经济补偿;4、前期投入的劳动力进行经济补偿问题。根据以上问题,经工作组与赵庄村村委多次进行商议研究,形成处理意见1、协调王广平把出现质量问题的苗木全部免费更换;2、为减少种植户损失,在原减免三年土地承包费的基础上增加两年免费期,两年减免合计8000元/棚;3、大桥镇政府为提高葡萄种植户的积极性,确定为种植户免费安装潜水泵及铺设浇地管道,同时免费安装监控设施;4、村委免费为种植户架设电缆。但14户种植户对以上处理意见并不满意,提出镇政府拿出资金进行现金补偿的不合理要求。对此,工作组意识到此次信访问题深层并不是葡萄苗质量导致损失的问题,工作组通过与种植户深入交谈发现,种植户真实情况是前期对葡萄大棚收益期望过高,经过近一年的种植发现与预期收益不符,借由此次葡萄苗质量问题想通过上访争取政府现金补偿,并退出种植。了解到此种情况后,工作组立即与村委会商议解决办法,本着减少种植户及村集体经济损失原则,制定由村委会进行招商,将14户种植大棚打包进行对外转包,并在转包承包费中拿出资金支付14户大棚种植户的建棚等费用。此解决方案形成后,工作组及赵庄村村委会第一时间告与种植户见面交流,种植户对此方案表示满意,并希望尽快实施。2017年12月,在大桥党委委员、赵庄村包村干部张波及村委会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引进东阿天天超市有限公司对赵庄大鹏进行转包,并与14户种植户签署现金转包协议。至此,赵庄村大棚种植户信访问题圆满解决,李某、孙某、谷某等14户种植户对此结果表示非常满意。

每一个信访问题背后,都有深层的原因,要解决信访难题一是要站到信访人的立场充分了解案件情况,深入分析,挖掘信访人的真正诉求;二是要对信访人提出的不合理诉求,以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实际情况,深入浅出的向信访人解释,并在政策法律范围内引导信访人提出合理诉求;三是要设身处地的为信访人解决实际问题,把信访人的合理诉求放在第一位,用实际行动化解问题。赵庄村问题能够圆满解决,得力于工作组找准症结,不是居高临下简单地解决其合理诉求,而是耐心细致地做信访人的思想工作,以情感人,从信访人切身利益出发,帮助信访人解决实际问题,彻底息访息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