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蘋果,4個月飆漲70%丨從歷年變化看未來蘋果走勢

歷年來的蘋果都是從採摘下樹開始,一邊在緊鑼密鼓的入庫,包括產地果農自己包裝庫存和客商收購了入庫兩部分,還有一部分雖被客商收購了,卻不需要入庫,要直接上市的貨。果農自己包裝入庫的貨一般只要把品種區分開來,大小級別分清就可以入庫了,而客商貨就不同了,在庫存的基礎上,除了分品類和大小級別外,還要選出庫存貨和當下上市的鮮貨,當然上市的鮮貨肯定就是在庫存貨裡被刷下去的,或者說是底色、顏色、亮度中有一樣指標遜色於庫存貨或者各項指標正常,卻有不利於庫存到後期的暇疵,這種貨直接上市利多弊少,把有限的資金在現收現賣中週轉,在擴大收購規模的同時消解著產地貨量的壓力,也有效的保證了庫存蘋果的質量,給後期賭行情作了充分的鋪墊。

今年的行情不但把產地果農給耍了,還把好多客商也給套進去了。從去年蘋果入庫結束開始,主銷市場首選果農的貨要求就有些苛刻,色度、亮度、份量雖然趕不上客商的收購貨,起碼也要差不多,市場客商的出價也圍繞收購時的果價談出庫的價格,產地果農受去年中期行情的影響,呈扳價態勢,導致年前的相對走貨量很少,據不完全統計的數字,年前蘋果的總出庫量不到總產量的10%。元旦、春節前後當果農貨扳不開口子的時候,一部分客商為了填充市場的空缺,把本來打算賭行情的收購貨配發到市場上賣,說實在的,收購貨是掙錢的貨,有個別手頭資金不寬裕的老闆,順勢打消了賭行情的念頭,能談妥果農貨了配發自己的收購貨,談不成價格了就專發收購貨。而今年的這行情怪怪的,扳價的態勢消化了一部分賭行情的客商貨,還讓一小部分手頭資金少的新手客商賺了錢,嚐到了蘋果生意裡的甜頭。

讓我們將記憶重新撥回6月6日,同樣是在寂靜之後的爆發,那麼本次下跌和6月6日的下跌是否一樣?是蓄勢待發還是迴天乏力?在這個過程中,是否存在著單邊或者套利的機會?目前來看,蘋果的基本面尚未發生任何變化,市場上目前預估的減產情況為30%-40%左右,保守起見,本文暫只考慮陝西、甘肅、山西三省,假設三省減產40-50%,根據陝西、山西、甘肅三省在全國蘋果產量中的佔比43.06%,可以推算出全國減產幅度在17.22%-21.53%,在不考慮蘋果各品種特殊性的情況下,本文假設所有蘋果無差別減產20%。據瞭解,我國2017年蘋果產量為4448萬噸,如果減產20%,則為3558.4萬噸,下圖為我國曆年來蘋果產量情況。

瘋狂的蘋果,4個月飆漲70%丨從歷年變化看未來蘋果走勢

2011年的蘋果產量為3598.48萬噸,本次減產之後的產量和2011年產量相當,但如果簡單的得出蘋果市場由松變緊,無疑還差了一些。蘋果是非必需品,其他水果對蘋果有較強的替代作用,我們不光要看蘋果的產量情況,也需要再看看其他水果的產量情況。

瘋狂的蘋果,4個月飆漲70%丨從歷年變化看未來蘋果走勢

不過這樣綜合考慮,並沒有結合水果的季節性供應特點,今年夏季水果市場相對疲軟,西瓜、葡萄、毛桃、獼猴桃、荔枝、櫻桃等等價格都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主要是由於瓜類水果和南方水果的大量上市,供大於求所致。但紅富士蘋果一般九月底開始上市,體量龐大的瓜類水果和南方水果已逐漸退出市場,而這個時候唯一對蘋果構成威脅的只有柑橘,柑橘體量比蘋果稍小,2016年產量為3764.87萬噸,如果從水果的季節性供應方面考慮,蘋果的減產還是有一定程度的影響,雖然現階段我國科技發展迅速,有些水果甚至一年四季都能夠供應,但當季水果消費仍佔據主流位置。現在人們對於生活提出了更高質量的要求,水果也不例外,好水果的銷量還是非常可觀的,稍差的水果在如今供大於求的水果市場上銷售壓力非常大,而蘋果期貨對標的是80#國標一級果,屬於好水果之列,其本身的供需面相對較好,並不像水果市場上表現出來的嚴重寬鬆格局。

2013/2014年度蘋果銷量好價格高,不管是果農也好經銷商也好都嚐到了甜頭,然而誰也不會想到,從這一年開始蘋果市場開始呈現疲軟,據瞭解 ,2015、2016年度蘋果市場收購價格延續2014年的高價,但是銷售端呈現疲軟跡象,導致眾多蘋果貿易商虧損,2017年度有了前兩年的虧損,蘋果貿易商普遍謹慎,蘋果價格走勢相對平穩,如今蘋果減產的消息持續發酵,那麼今年下半年蘋果的價格走勢將會如何?

5個月內漲逾70%

蘋果主力合約價格自4月起開始上漲,屢創新高,短短5個月的時間漲逾70%,吸引了市場的廣泛關注。2017年12月22日,蘋果期貨正式在鄭商所掛牌上市交易。上市以來呈現先跌後漲態勢,2月22日蘋果主力合約收盤價下探至最低6481元/噸,4月開始出現上漲態勢,僅兩個月突破10000元/噸。截至6月19日,蘋果期貨自7400元/噸平臺位置上漲近40%。

6月11日鄭商所發佈通知,自6月14日起,蘋果期貨1807合約交易保證金標準上調至25%,此後一個月,蘋果期貨主力合約價格處於10000元/噸左右高位震盪。

7月中旬,蘋果主力合約一度大幅跳空高開,在回調填補缺口後漲勢再次一發不可收拾。自7月27日以來,蘋果期貨主力合約1810已經連續8個交易日上漲,累計漲幅約11.01%。

8月6日,蘋果期貨主力合約1810尾盤觸漲停板,收報11475元/噸,續創上市以來新高。截至昨日收盤,蘋果期貨主力合約依舊延續上漲行情,漲幅0.04%,盤中創下11696元/噸的歷史新高。

蘋果期貨如此驚人漲勢的主要原因是今年蘋果大幅減產。我國蘋果主產區在2018年4月遭遇了至少30年難遇的霜凍襲擊,當時正處於盛花期的蘋果大面積受到嚴重凍害,在之後的坐果期、套袋期,機構進行了跟蹤調研,蘋果減產的形勢進一步明朗。

私募遊資大舉進場

大量遊資進場也是推高蘋果期價的原因之一,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4月2日蘋果期貨總持倉量12.9萬手。僅2個月後,在蘋果期貨第一輪行情的高峰時,6月12日蘋果期貨總持倉增至109.8萬手。 滬上某期貨公司研究所所長表示,正是由於蘋果總產量減少坐實及較高的交割標準,兩個因素導致了資金進場做多意願變得強烈,從而推動蘋果期價走高。由於蘋果期貨屬於新型產品,對產業客戶而言,需要時間調研分析,因此,目前場內資金中產業客戶投資佔比低於投機資金佔比。

後市多空或持續博弈

展望後市,依據農業部數據2014年蘋果出現過高價,紅富士約9元/公斤,考慮優果溢價及倉單成本費用對應的期貨價格,粗略計算2018至2019年度蘋果期貨價格可能達到12000元/噸甚至以上水平,目前期貨價位水平向上或仍有一定的空間。

今年下半年市場減產的預期,將推動蘋果期貨價格繼續上行,在市場人氣的作用下,1905合約有望漲至14000元/噸左右。持空單的投資者則表示,蘋果期貨主力合約已經處於高位,存在下跌可能。另外,從蘋果的需求彈性方面看,蘋果並不算生活必需品,在蘋果價格過高時,消費者可以選擇不吃蘋果,而選擇可代替的梨、香蕉、葡萄等。當蘋果的需求下降時,蘋果的價格也自然而然會下降,因而堅定看空蘋果期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