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专栏|大清奇才 黔中诗帅——周渔璜

贵州专栏|大清奇才 黔中诗帅——周渔璜

贵州专栏|大清奇才 黔中诗帅——周渔璜

周渔璜,清初著名学者,诗人。父亲周国柱有四子,渔璜排行第一。康熙三十三年,改翰林院庶吉士。三十六年,授翰林院检讨。四十四年任浙江乡试正考官。四十九年擢升翰林院侍读。五十年简任顺天学政。五十一年升侍读学士。五十二年晋升詹事府詹理,奉命祭禹陵、明太祖孝陵,检阅浙江、江南两省兵。五十三年,终因操劳过度,年近半百即逝世于任上。

贵州专栏|大清奇才 黔中诗帅——周渔璜

贵州专栏|大清奇才 黔中诗帅——周渔璜

周渔璜故居

周渔璜,又名周起渭,号桐埜,布依族,贵阳青岩骑龙村人,清康熙年间著名学者、诗人,康熙二十六年丁卯科乡试第一名解元,甲戌(公元1694年)进士入翰林院,官至詹事府詹事。是雍正皇帝的老师,也是与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一起,轮掌康熙帝军机政要地——南书房(雍正四年始设军机处)的重臣。

贵州专栏|大清奇才 黔中诗帅——周渔璜

贵州专栏|大清奇才 黔中诗帅——周渔璜

周渔璜民间话史

周渔璜主考两浙乡试时,士绅们鄙视贵州“蛮荒”缺少文化,以“西鸟东飞遍地凤凰难驻脚”相讥,周渔璜以“南龙北跃满江虾蟹尽低头”应对,语惊四座!在贡院,考生也瞧不起贵州来的主考,出句“洞庭八百里,波涛涛,浪滚滚,宗师由何而来”责难,周渔璜凛然对句:“巫山十二峰,云重重,雾霭霭,本院从天而降”,令考生们顿时全目瞪口呆。考场上,周渔璜因考生们讥讽“贵州人只读过《千字文》”,便以《千字文》“起翦颇牧”睿智出题,让文化发达地区的江南士子们再不敢讥笑贵州人少文化。

贵州专栏|大清奇才 黔中诗帅——周渔璜

贵州专栏|大清奇才 黔中诗帅——周渔璜

周渔璜与夫人的画像

在金山寺,方丈听说周渔璜是贵州人,面带鄙夷出句“雨打沙滩,沉一渚,陈一渚”,周渔璜笑指祭坛上摇曳不定的蜡光,以“风吹蜡烛,流半边,留半边”对句;在杭州游碧波洞,书生守住洞门口,出“赤耳银牙白玉兔,望明月,卧青草池中”把关,周渔璜随口即答:“乌须铁爪紫金龙,驾祥云,出碧波洞口”……流传中的周渔璜诸多楹联,丰富了中华文化,也为贵州人和贵州文化长了“脸”!

贵州专栏|大清奇才 黔中诗帅——周渔璜

贵州专栏|大清奇才 黔中诗帅——周渔璜

周渔璜故居

周渔璜是清康熙著名学者、诗人,能工善对,诗文新、奇、瑰异,才华横溢,独树一帜,是清初诗坛“名传冀北三千里,地近蓬莱尺五天”的旷世奇才。康熙皇帝曾问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当代诗人数谁?陈廷敬回答:要数周起渭和史申义。而史申义盛赞周渔璜:“孰与夜郎争汉大,手携至尺上金台。”这被当时视为定评。

贵州专栏|大清奇才 黔中诗帅——周渔璜

贵州专栏|大清奇才 黔中诗帅——周渔璜

周氏祠堂

可见周渔璜在康熙朝诗坛上不但是顶尖的诗人,而且把“夜郎自大”这一贬义词,变为了当时文坛认为贵州出了个周渔璜,有理由与中原汉文化媲美、争大的褒义。《清史稿》称“贵州自明始隶版图,清诗人以起渭为冠”。

贵州专栏|大清奇才 黔中诗帅——周渔璜

贵州专栏|大清奇才 黔中诗帅——周渔璜

周氏祠堂

周渔璜是清初贵州文化问鼎中原的领军带头人。以后的贵州文化名人郑珍、莫友芝、黎庶昌、丁宝桢……无不因其影响,受其沾染。周渔璜在京城以一首名为“咏钟”、实为咏史的《分咏京师古迹得明成祖华严经大钟》名震京华。

贵州专栏|大清奇才 黔中诗帅——周渔璜

贵州专栏|大清奇才 黔中诗帅——周渔璜

周渔璜故居

查为仁《莲坡诗话》把周渔璜的《泛舟西湖夜半始归》置为卷首开篇,称“较东坡别是一格”。袁枚《随园诗话》把“直把西湖比明月,湖心亭是广寒宫”,赞为“断句入耳”,使人“终身不忘”的佳句。

贵州专栏|大清奇才 黔中诗帅——周渔璜

贵州专栏|大清奇才 黔中诗帅——周渔璜

周渔璜故居

《清诗话》称此句可与苏东坡《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之句并读。周渔璜的“青山一发从江横”、“一篙翻动五湖春”、“柳烟开处见渔村”……等诸多绝妙佳句,景情趣远,尽写风流却不夸张。

贵州专栏|大清奇才 黔中诗帅——周渔璜

贵州专栏|大清奇才 黔中诗帅——周渔璜

周渔璜故居

温馨提示:《黔艺空间》所刊文图如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欢迎点赞分享,可以详细获取更多艺术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