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的天才,我们是否值得去爱?

“坏”的天才,我们是否值得去爱?

从去年年底到现在,持续发酵的好莱坞“性侵门”事件,似乎一直触动着娱乐圈。看似平静的水面,从最初的罗南·法罗进行了10个月的独立调查,对13名受害者的采访,揭露只手遮天的好莱坞大亨哈维·韦恩斯坦的性侵行为,到现在伍迪·艾伦养女声称从幼女时期便开始被侵犯,好莱坞的这趟并不清澈见底的水,如今更加浑浊。

“坏”的天才,我们是否值得去爱?

我们在关注这些好莱坞天才的同时,也应该去想一想,我们在看待一个光环遍布的人物时,这天才与道德之间该怎样取舍呢?

1

隋炀帝——一个功过参半的统治者,在他统治期间各项政治制度趋于完善,修建大运河,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连接起来,可以说这个功绩就足够他说一辈子了,同时他还实施政治改革,创建朝贡体制,完善科举制度,可以说是造福了千秋万世了。

“坏”的天才,我们是否值得去爱?

但是,我们由不得不去看待他的荒淫无度与道德的败坏。杨广的荒淫也是无度的,在江都宫中他建造了100多座殿房,各居美女多人,每天轮流由--房作东,他带着后妃侍女1000多人前去饮酒,整天酒不离口,日夜昏醉,其昏聩荒淫可见一斑。

“坏”的天才,我们是否值得去爱?

“坏”的天才,我们是否值得去爱?

所以,在看待一个人的功成名就之时,需要保持理解,不能盲目的追求,因为我们不能否认他的成绩,也不能因为他的成绩而肯定他的全部。

2

卓别林,世界上卓越演员、导演、编剧、幽默大师,在默片电影时代,推动了世界电影史的进程,自编自导自演出《摩登时代》这样被认为是美国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电影。

“坏”的天才,我们是否值得去爱?

可就是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人,自私、刚愎自用、嗜色如命,劣迹斑斑,以提携后辈为借口,潜规则电影中的女演员,一生中结过四次婚,情人更是不计其数,导致在他逝世多年,对他的看法都褒贬不一。

“坏”的天才,我们是否值得去爱?

人都是复杂动物,具有两面性,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哪怕是公众人物都不可能避免。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伟人拥有着超世的才华,但伴随才华却是甚于常人的缺点,对此我认为我们需要辩证地去看待;

人品上的劣迹不会影响他功绩的光辉,而功绩的伟大也不会掩盖上他道德上的不足。

3

像这样的道德与才华背道而驰的事情,在我们的身边也是时有发生的。

我还记得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当时班上有一个学习成绩相当霸气的女生,几乎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但是就只这样的一个女生,却经常排挤跟她学习成绩不相上下的另一些学生,组建自己的小团体,甚至在考试之前会对一些学生做出威胁。

“坏”的天才,我们是否值得去爱?

同时,还有一个很一般的男生,每天学习的很认真,但是很可惜,一提到成绩,对他而言就是尴尬的意思,但是我可以说,当时包括我在内的同学和他玩的很嗨,起码他人品是好的,那些语文课本上学到的品质,貌似他就是代言人。

后来,我在高中很幸运的又和这两个小学同学在一所学校,那个女生依旧学习很好,不过她的课余生活貌似并不开心,不会交流,更是经常遭到同学的白眼。

“坏”的天才,我们是否值得去爱?

而那个男生,学习成绩有了很大进步,道德品质还是基本那样,依然是人缘好的“老好人”,深得民心,最后的校学生会主席的选拔,男生更是击败了女生,在“民愿”之下当选。

男生最终在我们看来的才华与道德方面做到了齐头并进,而女生因为道德的“瘸腿”,貌似成功离他总是远了一丢丢。

“坏”的天才,我们是否值得去爱?

如果说才华是一杯咖啡,那么道德品质就是不可或缺的奶泡与方糖。在生活这个让咖啡逐渐失去原味的大容器里,我们应该加以奶泡和方糖来保持住他的本味与芳泽

“坏”的天才,我们是否值得去爱?

我们在品尝的时候,不应该只关注咖啡在香气氤氲、冒腾热气,进入你鼻腔的一刹那,曾带给你的那种清爽、提神的感觉,更应该去闻一下他整体的为味道,两层味道的叠合才是更值得我们关注的焦点。

更多精彩可关注公号:大细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