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新区区域教育发展第一期培训

近日,哈尔滨新区区域教育发展第一期培训,深化课题研究,助力新区发展课题开题会在哈尔滨市实验学校举行。

出席此次会议的主要领导有中华文化促进会书院联盟副秘书长、文化部、文商中国项目国学主讲师,北京崇贤馆创始人李克先生,著名历史学者,出版家任德山先生,哈尔滨市教育局局长王长文,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副主任、省教育研究院科研处处长程佳,哈尔滨新区教育体育和卫计局局长王媛,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专家沈威、王强及课题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长王明伟,哈尔滨市幼儿师范附属幼儿园院长程云,哈尔滨市花园小学学校校长曹永明,哈尔滨市卫生学校校长邓向伟,呼兰浩特第十二中学蒋红梅,哈尔滨市实验学校校长郝岚,以及哈尔滨新区各校校长、中层干部及教师。

哈尔滨新区区域教育发展第一期培训

哈尔滨新区区域教育发展第一期培训

哈尔滨新区区域教育发展第一期培训

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包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课题建设中创新性发展中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两个省级课题的开题;新区区域教育发展第一期培训;同时也是王媛校长发展共同体的一次重要学习交流活动。

哈尔滨新区教育体育和卫计局局长王媛为开题会致辞,向各位专家介绍了课题项目来源。她表示要以实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路径,促进新优质学校集群发展、新品牌学校引领发展;六家成员单位一起共同努力,在王长文局长的领导和支持下,要将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内化为孩子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孩子们的自觉行动,跳出德育看育人。以政策精神和对学校开展育人工作的美好期待为“天”,以学校已经取得的基础成就为“地”,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的育人工作体系,进行顶天立地地设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融入于每一节平凡的课堂。通过文化育人、课程育人、实践育人、协同育人将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联系起来,通过“文化润德—课程养德—实践进德—协同育德”的培育路径,完成培育社会核心价值观,为全市提供可以借鉴范本。

哈尔滨新区区域教育发展第一期培训

省教育研究院科研处处长程佳宣读课题立项书,课题各成员单位展示开题报告,他们分别立足各自的学段开拓进取、灵活机制,均取得了不同程度上创新。

哈尔滨新区区域教育发展第一期培训

其中,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根据高中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结合高中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改革的具体实际情况,对当前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确定校本化实施路径。提出“三体一评”多维实施路径。

哈尔滨新区区域教育发展第一期培训

哈尔滨市卫生学校在构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体系目标的指引下制定学生“三年成才”规划,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德育模式。致力于研究德育内容常态化、德育活动主题化两大方面。从而形成德育体系及德育活动课的高教出版社国规教材,打破了目前德育课只是停留在理论、说教层面的现状并有效的解决学生缺少体验的难题。

哈尔滨新区区域教育发展第一期培训

哈尔滨市花园小学,通过独具特色的种子课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在课程内容、实施、评价中,不仅在学生中培育和践行,同时发挥课程的广泛影响,向全社会传播核心价值观。将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日常化、课程化、特色化;入学生之脑、浸学生心灵、化学生行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

哈尔滨新区区域教育发展第一期培训

内蒙古乌兰浩特市第十二中学以发展中学生核心素养为主线,通过深入课堂,走进学生,以“家”文化教育和感染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哈尔滨新区区域教育发展第一期培训

哈尔滨市实验学校“紫冰花”育人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为中心,形成文化润德路径的浸润模式、课程养德路径的系统模式和渗透模式、实践进德路径的体验模式和项目模式、协同育德路径的共育模式,搭建育人体系框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完成孕育“紫冰花少年”的创验之旅。

哈尔滨新区区域教育发展第一期培训

哈尔滨市幼儿师范附属幼儿园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五大领域课程、教育环境创设、中华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家庭和社区等实践五大方面进行落实。

哈尔滨新区区域教育发展第一期培训

集思广益凝智库,博采众长助发展,课题成员校在研究共性问题时,展示出了不同学段学校的个性做法,取得了丰富理论研究成果,拓展了更多实践路径,同时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切合实际的应用性。

哈尔滨新区区域教育发展第一期培训

哈尔滨新区区域教育发展第一期培训

哈尔滨新区区域教育发展第一期培训

哈尔滨市教育局局长王长文认真聆听了各课题组成员的报告,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两点建议:第一要养成教学研究的习惯;第二要学会研究,具体做法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研究过程明确主体、载体、本体,突出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其次,寻求适当的研究方法,并指出重中之重是要通过调研了解孩子们真正的渴望和需求是什么;最后要有扎实的教育理论支撑,注重研究教育教学理论,要根据不同的学段运用适当的理论,技术手段。这也是当下我们要做好课题研究不可或缺的条件;并指出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地反思、总结、提升,用汗水和智慧去谋求教师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哈尔滨新区区域教育发展第一期培训

人文综合教研室主任赵蕊、政教处副主任战春梅分别进行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研究》和《课程建设中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开题报告陈述。课程建设中创新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是实验学校在传统文化立校和市社科联2017年度重点课题《中小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与机制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在课程研究研发构建体系中的系统研究,旨在希望通过该课题的实施,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有文化传承的现代中国人,承担起伟大中国梦的中国人,作为中国脊梁的中国人。

哈尔滨新区区域教育发展第一期培训

哈尔滨新区区域教育发展第一期培训

汇报展示过程中,实验学校的“紫冰花”宝贝们和“四有好老师”共同为大家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我的第一本线装书》国学展示课,得到了在座领导和全体教育同仁的一致好评。

哈尔滨新区区域教育发展第一期培训

哈尔滨新区区域教育发展第一期培训

哈尔滨新区区域教育发展第一期培训

哈尔滨新区区域教育发展第一期培训

哈尔滨新区区域教育发展第一期培训

程佳处长在点评时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今天的《我的第一本线装书》国学课程的确让我们体会到每一个孩子的生命与我们传统文化的经典和先贤的智慧连接。

哈尔滨新区区域教育发展第一期培训

哈尔滨新区区域教育发展第一期培训

哈尔滨新区区域教育发展第一期培训

哈尔滨新区区域教育发展第一期培训

14日下午在培训会上,哈尔滨新区的各位校长、中层干部及一线教师,认真听取了北京崇贤馆馆长李克和国学大师任德山,关于《国学通识课程设计理念与实践》和《四家注大学》的专题讲座。

哈尔滨新区区域教育发展第一期培训

哈尔滨新区区域教育发展第一期培训

通过聆听专家李克的讲座,使一线教师明确了在课程建设中,要贯彻通识教育的理念,五行的依据与十力的培养,探索适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的创新路径。其宗旨在于让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明德、好学、力行、自省等优秀品行,影响每一位学生,最终达到化人的目标。

哈尔滨新区区域教育发展第一期培训

任德山先生的讲座让我们对《大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说“读好《大学》相当于建好了房子,奠定一生的基础,是为孩子一生的设计奠定的规模”。

哈尔滨新区区域教育发展第一期培训

作为新时代的一线教师,我们更应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牢记心间,并付诸于行动,在教育之路上不断前行、至善,做一名敢担当、勇创新、善作为的哈尔滨新区教育人。

撰稿人:王玉婷 蔺吉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