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機會在哪裡?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機會在哪裡?

作者:張凌(大巖資本投資研究部 副總裁)

來源:大巖資本(ID:JASPERAM)

全文大概2000字,大概花費您8分鐘時間

對於大多數投資人來說,3月23日星期五的這個清晨註定是難忘的。睜開眼睛,手機裡和電視上滿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總統備忘錄,將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大規模徵收關稅的報道。

據消息,美國將從對中國進口的航空航天、信息通信技術、機械等產品加收25%的關稅。涉及金額達500億美元。而作為反制,中國商務部也發佈消息,將分兩階段對美國的鮮果、乾果、無縫鋼管以及豬肉等加收關稅,涉及金額也達到了30億美元。

消息傳開,全球市場紛紛大跌。道瓊斯工業指數-2.93%,納斯達克指數-2.43%。美國股市的工業和中概股紛紛大跌。而亞太股市方面,恆生指數-2.45%,盤中一度-4.68%,摸到了3100點線。日經225-4.51%,韓國綜合指數-3.18%。個股方面,港股的若干權重股表現均不出意外,騰訊開盤-7.83%收-4.42%。A股方面,滬深300-2.87%。中證500-5.15%,中證1000-5.35%,均創造了年內最大跌幅。

中美貿易戰所涉及的產業和相關影響

根據報道,美國製裁方案中涉及到了10個領域,包括100個細分行業,均為高科技、高附加值工業以及技術密集型行業。我們認為,對中國的影響可能包括:

1、對於直接涉及領域而言,有著較為直接的影響,不再贅述;

2、未涉及到的領域但是同其相關,並且有著相對較高的貿易量的行業也會受到衝擊。目前,中美貿易結構中,中國對美出口受影響最大的應當還是在機械設備和金屬製品等方面。

而中國對美國的反制,影響可能包括:

1、對美國農產品貿易的進一步限制;

2、中國國內農產品、軍工板塊的大規模上揚。

然而,拋開這些具體影響不談,我們發現,此次貿易戰,特朗普總統特地強調了兩點:知識產權保護,以及中國的海外擴張。

對於知識產權保護,其根本目的應當還是在限制中國的科技產業發展。

在中國的科技發展歷程中,知識產權意識從無到有,逐漸加強也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然而對於未來中國的出口產業升級來說,高鐵、通信等產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對於海外市場的渴求也是進一步發展的動力。此次貿易戰中,對知識產權的限制無疑會直接影響到通信、鐵路等板塊。而從今天的大市表現而言,投資者們的擔心也得到了驗證。

進一步地,從目前現在所限制的行業而言,幾乎都是中國在追趕美國全球霸主的地位過程中,短期至中期內想要快速發展並且有可能追趕的行業。以知識產權的名義限制中國的戰略行業,其態度昭然若揭。

而對於中國的海外擴張而言,我們知道,資本從來就是趨利的。在過去,美國希望通過打開中國市場而獲利時曾經鼓吹自由市場,而在中國人從自由市場嚐到甜頭時,此刻又搬出了貿易保護的底牌。作為在美投資的前鋒的中概股,在這次貿易戰中就被打了個暈頭轉向。因此,如果貿易戰繼續發展下去,海外投資者對於中概股的信心,毫無疑問是要打折扣的。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機會在哪裡?

本質上,美國此次發動貿易制裁是為了扳回在貿易競爭中的劣勢,以及未來可能存在的越來越大的劣勢。而2018年中期選舉的臨近,則讓特朗普堅定了發動此次貿易戰的決心。和以往同日本的貿易摩擦不同,此次貿易戰還限制了中國的海外投資,用敵對態度來形容毫不過分。

根據報道,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原本建議特朗普每年對價值3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關稅,特朗普本人則要求這個數字加倍。而特朗普所新任命的官員,包括約翰·博爾頓、羅伯特·萊特希澤和皮特·納瓦羅等,都是鷹派官員。明眼人可看出,所謂301條款或知識產權,都僅僅是特朗普發動貿易戰的藉口而已。

貿易戰的未來的可能走勢

就短期而言,我們認為情況可能不會有明顯改善,甚至有進一步的負面影響。理由在於:

1、中美目前雖然互有攻防,但是就貿易戰的規模和行業來講明顯不對等,且具體手段見效仍然需要時間,因此可以想見在短時間內未來雙方會繼續出招。

2、就貿易戰本身而言,客觀上戳破了包括美股在內的全球各大股市的泡沫,也鬱結了中美這若干年內貿易方面存在的矛盾,同樣需要時間等雙方以及廣大的投資者收拾籌碼進入冷靜期。

然而就中長期而言,我們認為貿易戰對雙方的影響有限。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機會在哪裡?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機會在哪裡?

根據中金數據,中國目前的出口佔GDP比例已經自2007年的高點以來不斷下降,目前僅佔GDP的不到20%。而貿易順差則僅有3.5%,也是近些年來的低點。中國目前一帶一路戰略中,同樣有著廣大的市場用於替代美國市場。而美國對中國的貿易戰,客觀上也會增加美國的進口成本。考慮到特朗普政府制定25%的稅率與中國對美國的汽車關稅25%有關,本質上此次貿易戰中,特朗普政府的動機是為了在未來的談判桌上獲得更好的籌碼,因此在中長期,貿易戰的可持續性不強,客觀上也會在摩擦過後促成雙方新秩序的形成。

中國對貿易戰的應對和投資機會

就目前而言,中國對貿易戰的應對策略有兩點:

1、繼續採取反制手段。就目前而言,中國對美國進口金額最大的商品類別,包括飛機、大豆、IC等雖然關稅水平已經較高,但並不在第一批和第二批中國的反制名單中。究其原因,應當是貿易戰對雙方都不利,提高關稅並不能提升國內相關產業和消費者的總體福利。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中國不會在這些產業上採取反制手段,或者轉移進口目標至其他國家和地區。

2、進一步擴大開放和改革力度,提升進出口需求。在李·克#強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中國將進一步擴大開放力度,在金融、電信等領域對外商開放。冷靜而開放的態度會促使理性競爭,進而提升中國在進出口方面的客觀需求。

作為普通投資者,我們的建議如下:

1、在短期內,市場情緒存在一個從不理性到理性的過程。由於貿易戰的影響還未顯現,避險情緒會使得市場進一步走低。

2、然而,這並不意味著經濟危機和週期向底部下滑。隨著供給側改革的繼續進行,A股和港股中優質企業標的的基本面狀況進一步改善,從業績方面支撐著股市以及新經濟。同時,即便是在貿易戰中直接受關稅影響的板塊,從其業績而言絕大多數標的的市場仍然在非美國地區。因此,我們建議投資者在短暫的恐慌過後,冷靜在市場上尋找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