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論時光|小米科技:能否如願在網際網路放飛自我?

巖論時光|小米科技:能否如願在互聯網放飛自我?

來源:大巖資本(ID:JASPERAM)

7月9日,小米科技第一個交易日,收盤16.80港幣,跌1.18%。盤中一度跌幅接近6%。面對這樣的開局,CEO雷軍表示:“最近資本市場大勢不好,短期股價並不是最重要的,長期價格才是關鍵。”這種說法固然是對處於貿易戰和降槓桿大幕下的AH恐慌期的風險規避,也同樣是一種信心提振。第二天,小米就以盤中漲幅15%收盤13%的成績強硬反饋了破發。

然而,對於小米的現況,大多數分析師都不甚看好,這是為什麼呢?

互聯網與硬件設備:掛什麼頭賣什麼肉?

包括雷軍本人在內,小米從上市籌備之初就在不斷地對外界釋放一個信號:小米是一家互聯網公司。雷軍更是說出了“小米從創業之初的每一根血管裡都流淌著創新的血液”。這不僅僅是為了強調概念,更是希望在估值方面有所突破。要知道,互聯網企業的估值要比硬件企業高很多。強調自身的互聯網屬性,不但是為了有所突破,更是能在資本市場上圈到更多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

然而,從市場的表現來看,很難說市場對小米的表白買賬。小米目前的2018PE僅為14.8倍,在硬件板塊也只能說是中規中矩,更無法和互聯網板塊動輒20X甚至更高的估值相提並論。而目前的總市值3760億港幣摺合470億美元,僅比2014年其F輪融資時候的450億美元多了一點點,這個表現很難讓米粉們滿意。

從基本面上來看,小米並不是沒有互聯網的相關要素。2017年,小米互聯網服務的銷售額為98.96億元,佔比為8.6%。雖然佔比不多,但是互聯網服務貢獻了小米接近四成的利潤額。

不過可惜的是,相對互聯網概念而言,更無法讓市場忽視的是小米本身的硬件屬性。其營收最大的來源是小米和紅米手機系列,2017年銷售額為805.64億元,佔比70.3%。而空氣淨化器、機頂盒等產品在2017年的銷售額為234.48億元,佔比20.5%。如果說小米是一家互聯網概念公司,那麼要把這九成的硬件置於何處呢?

增長的可持續性:路在何方?

強調自身的互聯網屬性,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硬件的悲觀增長預期。

小米2017年收入的增速為67%,其主要來自於兩方面:線下體驗店的開設以及第三世界國家的市場拓展。它的商業模式的核心來自於硬件引流,然後利用互聯網服務獲取收入。因此硬件銷售量就很關鍵。手機業務方面,根據IDC數據,小米在全球出貨量排名第四,僅次於蘋果、三星和華為。

在印度市場則排名第一。

然而,2017年市場整體出貨量出現了比較嚴重的下滑,從2016年的4.67億臺下降至2017年的4.44億臺。雖然小米的主要增長點來自於新興市場,但是高速增長還是不能保證一直持續下去。

單純考慮硬件的增長的話,就目前的手機競爭格局而言,已經形成了蘋果VS安卓的大局面。其中,在安卓陣營中,HOV+小米+三星的具體競爭態勢在不同的細分市場有所區別。但無論如何,硬件市場整體增速有所下降。小米的主要手機市場應當來自於新興市場增速:根據IDC數據,2017-2022年手機市場出貨量年複合增速僅為3.7%,作為互聯網企業小米的增長在硬件方面是不可預期的。

從結果來看,小米的互聯網道路從一開始並不順利。不過,互聯網業務的高利潤與管理團隊的一再表態,也為之後的發展留下了一絲希望。究竟能否讓市場認識到小米的潛力,與商業模式帶來的對硬件市場的變革,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