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鉤沉|抗戰時中國軍隊幾個師能抵日軍一個師團?真相在這裡

史海鉤沉|抗戰時中國軍隊幾個師能抵日軍一個師團?真相在這裡

常聽人議論:抗日戰爭時,中國軍隊好幾個師才能打過日軍的一個師團,真是這樣嗎?

一組驚人的數字

我們先看看中日軍隊在抗戰正面戰場初期幾場重要會戰中雙方投入兵力對比:

淞滬會戰,日軍11個師團,中國軍隊79.5個師;

太原會戰,日軍6個師團,中國軍隊6個集團軍、40個師;

徐州會戰,日軍8.5個師團,中國軍隊12個集團軍、64個師;

武漢會戰,日軍10.5個師團,中國軍隊50個軍、129個師;

……

總的看,日軍1個師團,大體上能抵中國軍隊2—3個軍,約7—8個師甚至更多。而且以上會戰,大多是中國軍隊失利。

史海鉤沉|抗戰時中國軍隊幾個師能抵日軍一個師團?真相在這裡

開戰時日軍甲種師團兵力近3萬

師團是近代以來日本陸軍最高一級的固定編制單位,為基本戰術兵團,師團指揮官為中將。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時日本陸軍有17個“常設”師團,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期間又陸續組建了156個師團,總共173個師團。在侵華日軍編制內先後有105個師團。

在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期間,日軍師團先後有過多種編制:按結構,戰爭前期分為“四單位制”“三單位制”,戰爭後期分為甲、乙、丙、丁四種。

四聯隊制師團也稱四單位制師團,又稱挽/馱馬師團。這種師團轄二旅團四步兵聯隊,騎、炮、工、輜各一聯隊,共8個聯隊。一般齊裝滿員的日軍常備主力陸軍師團兵力往往可達2.4萬—2.8萬人,擁有戰馬7630匹、步騎槍14900枝、擲彈筒144個、輕機槍288挺、重機槍54挺、山炮16門、野炮36門等武器裝備,是具有多兵種配合的有強大戰鬥力的作戰單位。這類師團又區分為挽馬制(原野作戰型)與馱馬制(山地作戰型)兩類。挽馬制師團約25000人。馱馬制師團因馬匹比挽馬制師團多,人員也相應增多,每師團28500人。

1937年侵華戰爭爆發後,為擴大侵略戰爭的需要,日軍又重新組建了十三、十八兩個新編常設師團,另組建了一批特設師團,均屬於四聯隊師團的編制。但其編制大體內的騎兵聯隊變為騎兵大隊。特設的馱馬制師團人數為28200人,挽馬制師團人數為24400人。

三聯隊制師團也稱三單位制師團,就是師團基本部隊為3個步兵聯隊,取消了旅團一級編制。

1937年9月30日,由獨立混成第十一旅團擴編而成的第二十六師團,是侵華戰爭期間最早成立的三單位制師團。其後為適應中國戰場山地丘陵地區作戰,從1938年4月至1940年11月陸續組建的第二十一師團至第四十九師團及第五十一、五十七等師團,均取消了旅團級建制,由師團下轄一個步兵團,約8700人,步兵團的團長由原來的旅團長擔任,軍銜為少將。步兵團下轄三個步兵聯隊,每個聯隊下轄三個步兵大隊(故也稱“三三制”)。師團仍編有騎、炮、工、輜重兵聯隊等單位(騎兵聯隊改為搜索隊),全師團定員減至1.2萬—1.3萬人,配備軍馬2065匹,步騎槍8940枝、擲彈筒216個、輕機槍216挺、重機槍54挺、平射炮18門、山炮12門等武器裝備。

武漢會戰結束之後,由於戰場擴大與戰爭消耗劇增,日軍進行了編制上的調整,將三單位制師團的特科部隊予以補充,使師團總人數達到了1.5萬—1.7萬人。

除了新組建的三單位制師團,從1939年10月開始,日軍為適應作戰的需要,陸續將四單位制師團整編為三單位制,即從原四聯隊師調出一個步兵聯隊組建新的師團。至1942年底,第十三師團改三聯隊制後,侵華日軍中不再有四聯隊制師團。此後,日軍師團分為甲、乙兩種:甲種師團的編成為步兵3個聯隊9個大隊、炮兵聯隊3個大隊、工兵聯隊3箇中隊,總人數1.8萬—2.1萬人;乙種師團的編成為步兵3個聯隊9個大隊、炮兵隊6箇中隊、工兵聯隊2箇中隊,總人數1.4萬人。

史海鉤沉|抗戰時中國軍隊幾個師能抵日軍一個師團?真相在這裡

兵員匱乏靠兩旅團制撐場面

兩旅團制師團是1942年後日軍編組的師團類型,又分丙種師團和丁種師團兩種。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陷於兩線作戰,兵員更加缺乏,於是從1942年初開始在獨立混成旅團基礎上組建新編制師團。這種被稱為丙種師團的部隊又恢復了旅團建制,但取消了旅團下面的聯隊。每個師團下轄2個旅團,每個旅團直轄4個步兵大隊,每個步兵大隊約1270人,步兵旅團約5100人,加上師團直屬的炮兵大隊、工兵大隊、輜重兵大隊、通信大隊等單位,全師團定員1.2萬—1.3萬人,配備軍馬2550匹,步騎槍6500枝、擲彈筒192個、輕機槍192挺、重機槍48挺、平射炮16門;迫擊炮32門、野炮12門等武器裝備。

從1942年2月組建第五十八師團開始,至1943年5月,日本在中國關內共組建10個兩旅團制師團,即第五十八至七十師團(中間缺第六十一、六十六、六十七番號)。

1944年,日軍在太平洋戰場連連失利,日軍不得已繼續從中國派遣軍抽調部分師團支援太平洋戰場。為填補關內日軍空缺,又從獨立步兵旅團、混成旅團或其它人員拼湊了一些新的師團,被稱為丁種師團,番號在第一一四師團以後的許多師團屬於這種編制。從1944年7月重建的第一一四師團,至1945年4月組建的一一五、一一七、一一八、一二九、一三○、一三一、一三二、一三三、一六一師團,關內日軍共有10個丁種師團。

丁種師團編制定員與丙種師團大致相同,但特種兵和自動火器、重火器很少,其步兵大隊的機槍中隊只有4挺重機槍,步兵小隊僅有1挺輕機槍與1個擲彈筒,有的不轄炮兵隊。這種師團是日本人力、物力捉襟見肘時的產物,戰鬥力與以前的常設師團和甲種、乙種師團無法相比。

史海鉤沉|抗戰時中國軍隊幾個師能抵日軍一個師團?真相在這裡

國民黨軍步兵師兵力不超1萬

看完了日軍師團的編制,再來看看中國軍隊師編制。

中國軍隊的師,起源於清末新軍的“鎮”。民國正式成立後,南京臨時政府陸軍部制定《陸軍暫行編制》,基本上沿襲清末新軍編制。當時南京臨時政府中央陸軍所屬的11個師,平均每師只有7000人左右,最多的也不過9000餘人。

孫中山於1924年5月在廣州建立黃埔軍校。1925年8月,建立國民革命軍第一軍,各級編制採用“三三制”,即軍轄3師,師轄3團,每師另直轄警衛營、炮兵營、通訊連、工兵連、供給連、補充營等分隊。全師共有5500人。

其後,國民黨軍隊陸軍師編制作了多次調整,以適應不同時期作戰需要。

1930年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推出《民國十九年陸軍暫行編制表》,以師為戰略單位,師分甲、乙、丙三種。蔣介石的嫡系部隊一方面都編為甲種師,另一方面又以獨立旅、補充旅的名義擴編部隊,基本上都成為了三旅九團的編制。由於中原大戰等原因,編遣計劃中途擱淺。

1932年6月軍事委員會制定《民國二十一年陸軍暫行編制表》,每師轄2個步兵旅,每旅轄2個團;師直屬1個炮兵團、1個工兵營、1個通訊營、1個輜重兵營,以及騎兵連、特務連、衛生隊等。這種以師為戰略單位,師轄2旅4團,當時被稱為“方塊制”,是國民黨軍隊較長時間採用的編制。

1935年3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成立陸軍整理處,計劃三至四年內完成對60個師的調整。1935年編練6至10個師以為試辦,之後3年間逐漸編練剩餘各師。這期間,先後推行“教導師”“整理師”“調整師”編制。

1935年8月將先行調整的師改稱教導師,即“廿四年教導師”編制,將兩旅四團的架構改為“三三”制的三團制架構,取消了旅一級的建制,師直屬特種兵科與“廿一年整理師”相同,團、營兩級炮兵有所調整。

因教導師編制未能推廣,陸軍整理處又於1935年10月推出了“廿四年整理師”編制:師仍為兩旅四團制,師屬特種兵科做了很大的裁減,團一級編制也相應地進行了縮減。調整師接受德式裝備和訓練,又稱“德械師”。

1936年又在整理師基礎上搞了個調整師,即“廿五年調整師”編制,為兩旅四團制,師直轄炮兵、工兵、通信兵、輜重兵各一營,特務、騎兵連各一連。

到抗戰前,國民黨軍隊編制極為混亂,僅中央軍步兵師至少就有6種編制。於是,軍政部決定全軍編制統一為甲、乙兩種方案:甲種編制採用二十五年調整師編制,其性質與各國常備師同,名為調整師編制;乙種編制採用二十四年整理師編制,其性質與各國預備師同,名為整理師編制。

甲種調整師編制為師轄2個旅4個步兵團,1個騎兵團,1個炮兵團,工兵、輜重各1營,特務、衛生、通訊各1連,計有13854人。乙種整理師編制為兩旅四團制。師有山炮營、戰防炮連,及工兵營、特務營、通訊連、騎兵連、野戰醫院各一個,每師約1萬多人。預計至1938年底“共計調整、整理各六十個師,統計為一百二十個師”。然而此計劃實施僅半年,即因戰爭爆發而中止,僅調整野戰師10個,整理野戰師17個,而且多數尚未達到編制人數。

抗日戰爭爆發後,為適應山地作戰的需要,國民黨軍隊根據實戰經驗,對陸軍編制又作了一些調整。1939年春,改以軍為戰略單位,每軍轄3個師,師轄3個步兵團,1個野戰補充團,取消旅一級編制。師司令部增設少將步兵指揮官1名,必要時起代原旅長的作用。以後另在後方成立補訓處,撤銷陸軍師內野戰補充團,師只轄3個步兵團。這種一師三團的編制被稱為“三角制”,與一師二旅四團的“方塊制”並存。

其實,不管是整理師還是調整師,滿編的都應該在1萬人以上,但是幾乎整個抗戰期間,國民黨軍隊多數師達不到編制數,平均只有六七千人。這一是因為傷亡損失大,未能及時補充,特別是多次參戰的部隊;二是有著“吃空餉”的陋習,一個師只有5000—6000人,但卻照8000—9000人領餉。如此算來,日軍一個師團相比中國軍隊一個師,在實際人數上為3—4倍,火力上達到2倍以上。兩項相乘,不考慮訓練、士氣、後勤等因素,日軍一個師團實力相當於中國軍隊7—8個師,這是不過分的。

《白崇禧口述自傳》在總結徐州會戰失利時提到:“我軍番號雖十餘倍於敵,實力則差之遠矣。”“若我軍於參加徐州會戰時,每師平均有戰鬥兵三千人,十餘師不過三萬人左右而已,然而敵人一個師團即有戰鬥兵二萬三千人,且其一個師團之火力比我十個師之火力猶大,故我軍番號雖多而火力不足,尤其於無制空權之情況下倍感作戰艱困。”

這種情況甚至到了戰爭後期依然未能改變,如1945年春進行的豫西鄂北會戰,日軍動用5個師團、3個旅團,其中作為主力的第三十九師團、第一一〇師團為三聯隊制師團,第一一五師團為編制最小的丁種師團。而此戰中國軍隊投入18個軍、45個師。按旅團折半算,6.5個師團對45個師,仍然是1個師團對7個師。(來源:上觀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