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設計師與碼農,究竟有什麼不同?

如今,程序員多被貼上了高薪、技術宅的標籤,這也讓他們在相親市場裡頗受歡迎。最近朋友與一程序員相親,一開始相聊甚歡,但結局卻涼涼。我倆分析後發現,問題出在朋友那句:“你們碼農工作很辛苦吧”。這看似體貼的話卻因“碼農”二字戳傷對方自尊心!朋友很無辜,碼農不就是程序員?其實真有區別!為了防止此類悲劇再度發生,明基笨球決定科普一波。

敲代碼:程序員問“Why”,碼農想“What和How”

接到項目經理下達的任務,碼農會立馬投入編程世界,靠拼體力完成項目上線。他們以寫很多代碼為榮,基本不考慮功能實現的意義和後期維護難度。而程序員拼腦力,在行動前會先思考為什麼要這樣做,如何更好地實現功能,並時時提醒自己精簡代碼。

程序員與碼農,究竟有什麼不同?

敲代碼工具:程序員追求品質,碼農給啥用啥

電影裡,拯救世界的超級英雄一般有獨家武器。現實中,改變世界的程序員也對自己碼代碼的“武器”有品質要求:筆記本配置要高,流暢辦公不影響編程思路;喜歡機械鍵盤敲擊的段落感;顯示器要能與筆記本較好適配,性能和健康一樣不能落。當然,他們追求裝備的品質不是為了裝逼格,而是為了更高效地工作。反觀碼農,他們對裝備就一點需求:“只要能夠敲代碼,公司買啥我用啥!”

程序員與碼農,究竟有什麼不同?

未來發展:程序員→技術咖/管理層,碼農→漲薪後的碼農

愛思考愛學習的程序員,在經過歷練後,成了懂技術、懂產品、懂大眾心理、懂管理的具有全局把控力人才,他們會有兩條發展路線:一是技術路線,深耕技術,成為架構師之類的技術咖;二是管理路線,帶領團隊為公司產出價值。而碼農呢,一部分人終於成了程序員,而另一部分人還是碼農,區別就是工資漲了點,憑藉經驗能幫助後輩指點bug了。

所以,碼農與程序員,從裝備、思維到未來發展都有差別!

不想做架構師的碼農不是好程序員。笨球也想給處於碼農階段的人指明一條進階之路:鑽研技術多思考,換套裝備要趁早。

說到裝備,簡便的軟件安裝和類Unix的操作系統,讓Macbook成為開發的不二之選。可惜上帝很調皮,打開一扇門的同時關上一扇窗。Macbook上單一的Type C接口,也帶來了轉接和接口不足的煩惱。要是有臺足夠兼容蘋果設備的專屬顯示器,想必能省去不少煩惱,頭髮也能多保住幾根。

這樣的顯示器明基就有一臺——明基專業顯示器PD2710QC,配備Type C接口,一線插拔免去轉接困擾,自帶的拓展塢底座為Macbook拓展出豐富接口。

程序員與碼農,究竟有什麼不同?

其配備的人體工學支架支持高低升降和90°旋轉,橫屏豎屏隨心切換;搭載的低藍光、減少閃屏和減少反光三項愛眼技術,更有助於舒適辦公。

高效辦公離不開裝備升級,明基PD2710QC助力順利進階。

忘了說,朋友聽完我的一席話趕緊送了臺明基PD2710QC給對方,現在他們已經在讓我準備結婚禮金了!我突然不知道該開心還是難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