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藝道丨陆俨少:论山水画的学习、识辨和吸收!

同仁藝道丨陆俨少:论山水画的学习、识辨和吸收!

同仁藝道丨陆俨少:论山水画的学习、识辨和吸收!

作品图片及文案:网络

开篇作品:陆俨少(1909-1993)《胜似春光》1979年 作


学画起手

山水画学习的方法,起手不外临摹,从中可以得到传统的技法。临摹要有好的本子,起步不高,终身受累。因为我们知道临象一家不容易,临象之后,再要不象,所谓“入而能出”,更加烦难,所以第一口奶很是要紧。如果起手学习了风格庸俗、笔墨不高、或则坏习气很多的本子,将来要改掉,那就很不容易,反而不如一张白纸从头学起为好。

同仁藝道丨陆俨少:论山水画的学习、识辨和吸收!

➤ 陆俨少(1909-1993)《双马石哨口》1977年 作

即使临摹古代名家的作品,也要善于学习。因为每一个名家,有他的长处,也有他的短处,未免各有独自的习气。或则虽有长处,但其营养,不为我所吸收,就要拣取能够吸收的东西为我所用。

同仁藝道丨陆俨少:论山水画的学习、识辨和吸收!

➤ 陆俨少(1909-1993)《延安颂》1982年 作

例如有人说:“石涛不好学,要学出毛病来。”我的看法,有一种石涛极马虎草率的作品,学了好处不多,反而要中他的病,传染到自己的身上来。但他也有一些极精到的本子,里面是有营养的东西,那末何尝不可学。要看出他的好处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同仁藝道丨陆俨少:论山水画的学习、识辨和吸收!

➤ 陆俨少(1909-1993)《富春新貌》1975年 作

石涛的好处能在四王的仿古画法笼罩着整个画坛的情况之下,不随波逐流,能自出新意二尤其他的小品画,多有出奇取巧之处,但在大幅,章法多有牵强违背情理的地方,他自己说,“搜尽奇峰打草稿”,未免大言欺人。

同仁藝道丨陆俨少:论山水画的学习、识辨和吸收!

➤ 陆俨少(1909-1993)《毛主席词意》1964年 作

其实他大幅章法很窘,未能达到左右逢源的境界。用笔生拙奇秀,是他所长,信笔不经意病笔太多,是其所短。设色有出新处,用笔用墨变化很多,也是他的长处。知所短长,则何尝不可学。

同仁藝道丨陆俨少:论山水画的学习、识辨和吸收!

➤ 陆俨少(1909-1993)《秋山黄叶》1987年 作

识辨和吸收

学画的提高,当然需要不断地画,在自己的实践中取得经验,这是得到提高的一个方面。另外还须多看前人或他人的好作品。一件好作品,在技法上总有他的好处,也一定有不足之处,所以第一必须要有辨别好坏的能力,看出哪些是它的好处,哪些是它的不足之处。即使是它的好处,有些对我有营养,可以吸收;但也有些虽属有营养,对我却是不能吸收。要择取其可以吸收的东西尽量吸收过来,加以消化,成为我自己的血肉,这其间一定要有选择。

同仁藝道丨陆俨少:论山水画的学习、识辨和吸收!

➤ 陆俨少(1909-1993)《雁荡秋色》1984年 作

吸收的方法,临画是重要的。临画不是一树一石,照抄一遍,这样的临,好处不多。必须寻找其规律,以及用笔用墨的方法,问个所以,为什么要这样?悉心摹仿,把他的好处,成为我的好处,方见成效。但是好画不易见到,即使见到,也不一定有对临的条件和机会,那就必须借助于细看以及默记。看之烂熟,默记在心,把对我有营养而可以吸收的东西拿过来,不一定经过对临,同样可以把它的好处和技法,在我的创作上加进去反映出来。

同仁藝道丨陆俨少:论山水画的学习、识辨和吸收!

➤ 陆俨少(1909-1993)《雁荡崖嶂》1976年 作

虽然临画可以一笔一笔临,放过的地方少,看画也同样可以一笔一笔看,使心中有个印象,甚至可以用指头比划它的起笔落笔,顿挫转折之势,这样可收同等的效果,如果马虎的临,照抄一遍,反不如认真的看,得到好处。

同仁藝道丨陆俨少:论山水画的学习、识辨和吸收!

➤ 陆俨少(1909-1993)《云岩飞瀑》1980年 作

有的人说我有些传统技法,认为临的宋元画一定很多,实则我哪有收藏,有收藏的朋友也不多,哪有条件临宋元画。如果真的有些传统的话,也不过是看得来的。

解放以前,我看到一些故宫藏的宋元画,在上海跑裱画店,正因为看到一张宋元画不容易,遇到之后,如饥似渴地看。解放以后,在博物馆可以系统地看到宋元画,即如明清画,很多也是从宋元的路子上来,有很多借鉴的地方。

同仁藝道丨陆俨少:论山水画的学习、识辨和吸收!

➤ 陆俨少(1909-1993)《云栈图》1976年 作

古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所以有人把看画也叫“读画”,画读得多了,胸中有数十幅好画,默记下来,眼睛一闭,如在目前,时时存想,加以训练,不愁没有传统。再来推陈出新,取法大自然,一定可必在传统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创出时代的新面貌来。

同仁藝道丨陆俨少:论山水画的学习、识辨和吸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