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学习|王为人:破解非公经济党建难题的六个着力点

党建学习|王为人:破解非公经济党建难题的六个着力点

版权申明: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

非公有制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截至2017年,非公有制经济对全国的税收贡献超过50%,国民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均超过60%,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70%,城镇就业超过80%,对新增就业贡献达到90%。抓好新时代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是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面临的主要难题

经过持续努力,各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水平不断提高,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主要难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破解。

一是党的组织覆盖难。很多非公有制企业成长性强,经营范围跨区域,用工方式多样,员工流动率高,单体规模小的企业数量众多,这些都给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组织覆盖带来不少难题。

二是政治功能发挥难。当前,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仍存在形式比较单一、活动内容和工作话语跟不上需求变化等问题,难以把政治引领功能落到实处。

三是服务功能体现难。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在组织管理结构中的地位不明晰,制约了党组织正常功能和应有作用的发挥。

这些难题的产生,既有党员流动性大的因素,也有传统组织设置与新的企业形态、经营模式不相适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合格的党务工作人员比较缺乏等原因。但从深层次原因来看,一是非公企业党建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快速变化。非公有制企业的人员结构、经营结构、股权结构等不断发生变化,而党组织的组织结构、内部运行等则要求相对稳定,在组织设置形式、工作方式方法、党建责任落实、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不够适应的问题。二是地方党委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与服务。虽然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隶属或归口于地方党委中负责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的部门,但地方党委对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在监督、管理上缺少有效手段,方式方法还有不相适应之处。三是企业经营者存在认识偏差。调研发现,企业经营者往往存在着业务单一导向、业绩单一导向、功能单一导向等三种态度。有些企业经营者未认识到党员往往是骨干中的骨干,未认识到党组织关键时刻的重大作用,未认识到企业除经济组织功能外还具有社会组织功能的二重性。有的企业经营者担心党建工作会占用生产经营时间,对党建工作是否会影响企业的业务发展等存在顾虑。

破解难题的主要着力点

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要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进一步深化地方党委责任,加强主动领导,创新工作举措,体现工作成效。

着力提升组织力突出政治功能。要适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快速发展变化的特点,适应经济形态、社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等的深刻变化,进一步创新党组织的设置形式和工作方式方法,加大在商务楼宇、产业园区、商圈市场和“线上网上”等城市新兴领域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力度,努力把非公企业党组织锻造成为坚持党领导一切政治原则的组织执行终端,成为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坚强战斗堡垒。

着力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一定要充分考虑企业最为基本的生产经营职能,在团结凝聚职工群众、建设企业先进文化、协调企业与员工的关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企业凝聚积极健康向上发展的正能量,实现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与党建工作有效开展的“同向发力”“同频共振”。

着力发挥党员骨干作用。要通过党内的各种学习、培训、活动等,激励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支持和帮助党员在企业发展的关键岗位、重大任务中展现作为、展示风采,注重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把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党员,促进个人发展与企业健康发展有机统一,党员个体作用发挥与企业发展有机统一。

着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大量的非公有制企业和员工与所在街道社区是同一区域不可分割的利益共同体,是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要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充分运用社会治理的理念和方式,加强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等互联互补互动,通过区域内各类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各类党组织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成为互融共通的“一家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资源的拓展,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着力巩固党在新兴领域的执政基础。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不同于体制内的党直接领导和行政管理,党的工作不及时跟进,就会成为“党建真空”;党的声音不响亮,各种杂音就会甚嚣尘上;党的色彩不鲜明,其他杂色就会乱花迷眼。因此,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一定要真正成为党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战斗堡垒,在企业职工群众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切实把党在新兴领域的执政基础巩固好。

着力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各级党组织的职责所在。包括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在内的各级党组织要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要把党的领导体现在日常管理监督中,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体现组织严格要求和关心爱护,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全覆盖、无死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