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流社会”争夺话语权:农妇内容创业做自媒体月入过万……

日本人三浦展在《下流社会》一书中,提出了“下流社会”这一概念:下流并不是道德方面的下流,而是指人际沟通能力、工作热情、学习意愿、消费欲望的低下。

按照三浦展的标准,中国正在出现一批“下流社会”人士:中产在消费降级,普遍欲望低下;上班族流行丧文化,刷刷抖音,看看电影成为消遣的常态;跑步进入移动互联网的乡镇人群,则在快手、火山等短视频中沉沦......

没曾想,“下流社会”里也是暗流涌动,充满鄙视链:最近,一则农村妇女从事自媒体月入过万的消息,引发了广泛讨论。

“下流社会”争夺话语权:农妇内容创业做自媒体月入过万……

很多人突然发觉,你看到的某一篇10万+,也许不是出自都市白领之手,而是来自农村妇女的杰作。网友纷纷吐槽:难怪网络上那么多垃圾信息,肯定是农村妇女生产的!

“下流社会”争夺话语权:农妇内容创业做自媒体月入过万……

“事少钱多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是很多上班族的理想,一转眼,就被农村妇女实现了:上班就是家门口,工作还不忘奶娃,写文章还能赚钱,当真是事业家庭两不误。农村妇女凭借自己的智慧赚取工资,本来是一个很励志的故事。可是在键盘侠的手下,她们却成了众矢之的。其实,被生产力大幅提升解放出来的她们,无非就是想赚点儿钱,让自己的孩子不要成为下一个留守儿童。

“下流社会”争夺话语权:农妇内容创业做自媒体月入过万……

前两天发生的滴滴惨案中,作案司机正是中国庞大留守儿童中的一员,初中辍学,多次创业失败的他,最后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如果从小他就能多接受父母的教诲,结果会不会不一样?

2018年以来,控房价、金融监管、中美贸易战、P2P爆雷一个接一个,经济不景气的担忧笼罩在“下流社会”中。越是如此,人们越容易走向“下流”。而内容创业的兴起,恰好满足了人们对“下流”的需要。

当发展和生存都面临问题时,很多人不再关心高大上的主题,不关心阳春白雪那些看似高雅的内容,“下流社会”关心着柴米油盐,抢着看“娱乐八卦”,点开手机就希望有通俗的内容供自己取乐。三浦展在《下流社会》中认为“下流男”有3P特征,即拥有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手机(Pager)和掌上游戏机(Play Station);而“下流女”则喜欢唱唱跳跳。

说白了,农妇月入过万正好契合了这个时代的需求。只不过,她们以收入超越部分北上广白领的姿态逆势出现,戳痛了很多人的心,也惹恼了键盘侠们。在“下流社会”中,很多人往往是双标的。

同样一个自媒体人,如果写作的内容质量欠佳,城里的会说因为压力大、工作忙,难免质量上出差错;而放到农村,就变成了素质低、没文化,难怪会有这么多垃圾文章。

“下流社会”争夺话语权:农妇内容创业做自媒体月入过万……

其实仔细了解之后你会发现,这些农村妇女做的就是软文推广,只是和大城市的品牌推广不同,他们负责宣传的是家乡农产品。只要拍摄或剪辑一些小视频,搭配简单的文字,就可以在各个平台分发。宣传的主体不同,自然要求不同,你可能很了解LV,但你未必比农妇们更了解花生和大豆。

“下流社会”争夺话语权:农妇内容创业做自媒体月入过万……

经济形势让人走向“下流”,城乡差距则让“下流社会”撕裂。近期爆出的苏州小学事件就引人深思。起因是苏州一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民办小学校舍到期被腾退,八百多名学生便被安排在了附近的公办重点小学,可这所小学的众多家长们却不答应了,他们担心这些“菜小”孩子会扰乱学校风气、带坏自己的孩子,于是校方用铁栅栏将这八百多名学生隔离了起来。我无法想象那些孩子们抓着铁栅栏时,是用怎样的眼神望向校园的?

狄更斯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就像内容生产领域的创业大潮,当农民依靠内容创业获得的收入比种地还要多时,我们是喜还是忧?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一度让我们欢欣鼓舞;但一转身,满眼都是“标题党”、“震惊体”,内容领域的泥沙俱下,流量为王的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想着搏出位。

当整个社会都在变得“下流”,大家都很浮躁,都想着挣快钱的时候,谁还想着埋头生产优质内容?不想生产的又何止是优质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