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广南:牛产业变身脱贫攻坚“主力军”

本报记者 王冰 通讯员 周来 秦文扬报道   

近年来,云南省广南县以龙头企业为依托,采取入股分红、托管代养、订单收购、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有力激发了贫困群众肉牛养殖积极性,使牛产业成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力军”。   

曹光德是村里的建档立卡户,需要照顾老人不能外出务工,于是他用产业发展资金5000元入股到广南县盛滢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托管,并在合作社打工,每个月有3000元的收入。站在宽敞的牛棚里,看着“致富牛”悠闲地吃着青草,曹光德心里感到十分踏实。   

盛滢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现有社员375户,其中档卡户273户1308人,是中国科协精准扶贫示范基地,也是者兔乡贫困户“托管养牛”集中点。   

据该合作社理事长曹红梅介绍,档卡户农民在合作社里工作,相当于自己管理自己的牛,还有两份收入。一份是打工的,每个月3000块钱的工资。另一份是入股分红。合作社按20%给社员分红,5000块钱发展资金每年分红1000块”。2017年,合作社销售收入287万元,净利润54万元,社员分红33.4万元。截至目前,合作社2017年涉农资金项目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78户,“托管”实现了“双赢”。   

正是这两份可观的收入,让曹光德感到十分踏实。曹光德现在是合作社的技术工,负责养殖管理,打针防疫。他和母亲两人一起在合作社务工,两个人的工资收入就有6000元,加上奖金和分红,一年可实现收入8万多元,脱贫摘帽已不成问题。  

 云南谷多农牧业有限公司是广南县高峰牛养殖的龙头企业,创建于2008年,是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在脱贫攻坚战中,该公司坚持产业开发扶贫和保障扶贫两轮驱动,贫困村与贫困户脱贫统筹推进,锁定贫困村,瞄准贫困户,找准致贫原因,制定帮扶方案,采取劳务用工、定单回收、抱团发展等模式大力发展牛产业。   

谷多牧业副总经理周宏兵介绍,公司共计带动全县95家合作社14个村集体361户农户“抱团发展”。在金融部门的支持下,有183户建档立卡户入股资金915万元,户均年分红4000元。   面对贫困,广南人发扬“孺子牛”的品德和精神,竭力破解石漠化下生存与发展的难题,特别是在国家扶持力度加大和牛肉市场价格逐年上涨的双重作用下,全县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投资步伐明显加快,标准化、产业化肉牛生产迅速发展。   

截至目前,全县已注册的肉牛商标3个,“广南高峰牛”地理标准认证1个,有肉牛养殖经营主体154个、有千头肉牛场2个,500头规模养殖场2个,规模养殖场(户)年出栏肉牛2.3万头,存栏36.79万头,直接带动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2778户12744人,带动档卡户户均增收500余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