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芯穿了一件“Google浏览器”的新衣,如今外衣脱落涉入造假门

一说到打破外国垄断,似乎就成了屡试不爽的金字招牌,各种融资就来了。昨天(8月15日),红芯宣布获得新一轮2.5亿元融资,这轮融资主要的投资方来自红芯目标行业市场的战略投资,除了上市公司和政府客户外,晨兴资本、达晨创投、IDG资本继续跟投。

红芯穿了一件“Google浏览器”的新衣,如今外衣脱落涉入造假门

还真应了鲁迅那句话,凡是总须研究才会明白。打开红芯浏览器官网一看,这浏览器是“中国首个自主创新智能浏览器内核”,歪歪斜斜的每页写着“属于中国人”几个字。而从其中下载安装压缩包中解压出来的信息,却满本都写着是“Chrome”!

红芯的把戏能够被轻易拆穿,在于网友将红芯浏览器的exe执行文件不断解压之后,就发现了其中是Chrome的内核。在安装目录下,他们甚至连图标都懒得改,直接被抓了现行。而内核对一个浏览器至关重要,你可以将它理解为类似电脑的CPU。一句话:你装的红芯浏览器,只是个换了皮肤的Chrome!

在早前的汉芯造假事件中,上交的陈进把进口芯片上的标识给磨掉,然后再添加汉芯标志就成了自主研发的芯片,以此骗取了上亿元资金。最近的红芯国产浏览器获取的资金投入更多,高达2.5亿元。汉芯是硬件造假,而红芯则是软件造假。红芯利用了谷歌浏览器Chrome的内核,只是相当于给它换套皮肤而已,但这就被包装成了自主研发的浏览器,还大搞宣传取得突破,并成功获得融资。

虽然谷歌浏览器的内核是开源的,但也不能拿这个去糊弄别人,说是自己的原创。国内的很多浏览器用了国外浏览器的内核,但他们好歹都是公开承认的,并没有隐瞒这样的事实。相比之下,红芯浏览器的吃相确实太难看了。

如果造假都能赚到钱,这让那些真正努力搞原创的人情何以堪?试问还有谁愿意踏踏实实地去发展科技?这真是令人堪忧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