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诗行医曹颖甫——《诸文艺:成仁篇》贯珠解

卖诗行医曹颖甫——《诸文艺:成仁篇》贯珠解

今天是8月19日,第一个「中国医师节」。今天要分享的,乃是安吉诸文艺在其诗友、经方大师曹颖甫先生慷慨就义之后,奋笔书写的长诗《成仁篇》。先列原诗,再加以贯珠之解。

原诗

《成仁篇》

安吉·诸文艺

拙巢先生何落落,夙修内美人如玉。

孝廉船舶申江滨,近市一尘居亦足。

卖诗行医维吾素,饥驱不为物逐逐。

诗探赜隐禅可通,医能疗病难疗俗。

文章自有竹成胸,富贵何曾松梦腹。

当年尝造先生庐,降阶相揖情欢娱。

促膝倾谈吐胸臆,了无城府泛舟虚。

是时先生年尚壮,数茎须拂貌清癯。

蓄养有素气浩然,躬持礼义蹈诗书。

剧秦美新雅不屑,欲令风俗反唐虞。

芦沟炮响敌猖狂,先生卖棹返家乡。

无何敌冠复来犯,几回机弹摧江防。

先生被执不稍屈,戟指骂贼何激昂。

想见慷慨遇害时,义薄云汉心秋阳。

死愿步随典史烈,生不甘作承畴降。

不知有身知有国,民族正气撼三光。

国势存亡一发间,人心惶惑倒狂澜。

奴颜婢膝比比是,谁能卓立如丘山。

先生之死靡他志,白刃可蹈志不剜。

嵇绍血衣常山鼓,对之当亦无愧颜。

英名从此足千古,光照史册长斑斓。

卖诗行医曹颖甫——《诸文艺:成仁篇》贯珠解

注释

【题解】

题为《成仁篇》,显然取自《论语》「子曰:仁人志士,无求人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之说。作者诸文艺,是曹颖甫在沧社时的诗友,他与他两个兄弟诸闻韵、诸乐三皆出入吴昌硕之门,且造访曹颖甫之庭。曹颖甫与诸氏兄弟,在师友之间,《成仁篇》是在曹颖甫就义之后,诸文艺追忆往事、感怀故人之作,情深意切,感人肺腑。

【诗文】

拙巢先生何落落,夙修内美人如玉。

孝廉船舶申江滨,近市一廛居亦足。

【释文】

以上第一段,写曹颖甫赴沪卖诗行医的经历。

「拙巢」是曹颖甫的号,首句说他行事磊落,修养极高犹如美玉。

曹颖甫是举人出生,故雅称「孝廉」。这里说曹颖甫乘船来到上海(江阴街),临近闹市,身居平民区域,却心满意足。

曹颖甫刚到上海的时候,声名未达,虽悬壶济世,却业务清淡。加之曹颖甫医者仁心,愚贫穷之病人,往往赠医施药,所以行医并不足以贴补生计。于是曹颖甫行医之余,兼卖诗赈画。安吉吴昌硕闻之,乃手书「曹颖甫卖诗行医」以赠之。

曹颖甫为人高古,诗文书画皆堪称大家,这也是诸氏兄弟,乃至吴昌硕老,愿意与之结交的原因。诸文艺认为,曹颖甫的诗深奥幽隐,可通禅境;又指出,虽然曹颖甫医术高超,可以治疗世人的疾病,但对却救治不了世人的俗气。

然后,诸文艺用两个典故,说曹颖甫文章虽好,却不慕富贵。「文章自有竹成胸」,说的是北宋画家文同画竹时,早已胸有成竹;「富贵何曾松梦腹」,是化用了《梅花易数》里的一则典故,某人梦见腹上生松,而官拜刺史。

以上第二段,是诸文艺回忆与曹颖甫相处的点点滴滴。

据诸文艺回忆,当年登门拜访曹颖甫,曹颖甫热情地迎下台阶,宾主双方互相作揖,第一次见面就非常愉快。

两个人促膝长谈,曹颖甫坦诚待人,直抒胸臆。另外,曹颖甫在朋友面前全无城府,天真犹如赤子。两个人兴之所至,谈论的内容天南海北,就好像乘坐在无人掌舵的舟船之上,任意漂流。

回想当年,曹颖甫先生正值壮年,几根髭须拂动,相貌清瘦。

曹颖甫先生有士人的素养,更有浩然之气长存,他躬于礼义,精于诗书。

诸文艺说,曹颖甫不屑于像扬雄那样,驳斥秦朝、美化新莽,他向往的是唐尧、虞舜那样的太平治世。按,当年袁世凯复辟,缪荃孙曾参与劝进,曹颖甫知道后,对这位长辈当面叱责,令缪氏无言以对。

卖诗行医曹颖甫——《诸文艺:成仁篇》贯珠解

以上第三段,写曹颖甫慷慨就义的事迹,及其深远影响。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是日寇全面侵华的开始。上海沦陷,曹颖甫返回江阴。

本来是回江阴避难的,但时隔不久,江阴也沦陷了。此时,已经避无可避。

一日,曹颖甫在家中闷坐。有一个女子,为躲避倭兵,潜入曹宅暂避。倭兵冲入曹宅,四处搜查。女子突然哭喊着从曹宅后门逃出。曹颖甫闻变,拄着拐杖下了台阶,挡在倭兵前面,挥动拐杖,怒斥他们的兽行。倭兵追赶女子不得,又被曹颖甫阻拦,顿时兽性大发,举枪便打,曹颖甫中弹未及倒地,倭兵有加之以刺刀。一代名医曹颖甫,为了救助一个同胞女子,慨然就义,呜呼哀哉!

诸文艺说,可以想见,曹颖甫慷慨遇害之时,其正义直冲银河,其心可比烈日。

曹颖甫宁愿像坚守江阴城的阎应元那样壮烈赴死,也不愿像降清的洪承畴那样卑鄙偷生。

曹颖甫早已忘了自身的安危,却心存国家民族之大义,他的民族正气可以撼动日、月、星三光。

国家正处在危急存亡之际,在动荡的局势下,很多人惶惑不安。

向敌寇奴颜婢膝的人比比皆是,有谁能够卓然独立犹如山岳呢?

曹颖甫先生慷慨赴死之时,其实并没有其他的想法,他只是觉得就算是刀山火海也无所畏惧,但志气不能丢掉。

诸文艺又举了两则典故,其一是「嵇绍血衣」说的是嵇绍为保护晋惠帝,用身躯挡住了射来的弓箭,鲜血染红了晋惠帝的龙袍,晋惠帝非常感动一直珍藏着这件血衣;常山鼓即常山战鼓,据说常山赵子龙征战时,击常山战鼓以振奋士气。这是说,曹颖甫如果遇见嵇绍和赵子龙这样英勇之士,也会无愧于心。

最后,诸文艺指出:曹颖甫的英名将流传千古,光照史册。曹颖甫罹难至今,已经81年。这些年来,关于曹颖甫医学、诗文、书画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去年在江阴,举办了「2017中国江阴经方国际论坛暨著名经方家曹颖甫先生遇难80周年纪念活动」,足证诸文艺所言不虚。

曹颖甫先生千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