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錢還是要命?病不起的中國人《我不是藥神》

最近有部電影《我不是藥神》徹底火了。電影一上映,就激發了全社會熱烈的討論,豆瓣9.0分!人民日報點名表揚!好的電影,可以明心見性!每一個看完電影的人,都會在大腦裡有所思考。

要錢還是要命?病不起的中國人《我不是藥神》

電影裡,主角“程勇”是一個窮到走投無路的印度神油店老闆,每天入不敷出連房租都交不上。上有癱瘓在床的父親,下有要讀書的孩子,而妻子也和他離婚嫁給了富商出國了。

就在他渾渾噩噩度日時,一個白血病患者呂受益找上了他。他告訴程勇,自己為了活命,要長期服用格列寧,一瓶40000,而印度有一種仿製藥,藥效一樣價格只要2000。

他以高利誘惑程勇,可是程勇深知這是“走私”,犯法的!飛速的拒絕了他。

要錢還是要命?病不起的中國人《我不是藥神》

然而,父親入院需要鉅額醫療費,妻子嫌他窮要搶走孩子......種種生活壓力逼得程勇走上了這條路。於是他來到了生產這種仿製藥的印度,最終得知,這種藥的代理價只需要500塊。這讓程勇下定決心要拿下中國代理商。

要錢還是要命?病不起的中國人《我不是藥神》

意料之中,這是一趟狂撈錢之旅。回國後,程勇把藥以5000一瓶的價格賣給了許多白血病患者。在這些病人眼中,

他是神,是救世主,是活下去的希望。可程勇自己說:我就是為了賺錢啊!

程勇組建的五人小隊迅速佔領了上海的病友市場。救了很多白血病患者,自己也賺的盆滿缽滿。

要錢還是要命?病不起的中國人《我不是藥神》

可是,幹這種犯法的事,總是要出亂子。正版醫藥公司向警察局舉報。而程勇害怕坐牢,最終選擇把自己的代理權賣給了一個貨真價實的假藥販子,徹底的退出。

就像當初程勇退出時說的那樣,藥確實還在賣。只是黑心的藥販子把5000一瓶的藥漲價到了2萬。隨後遭人舉報,藥犯被通緝,這下連2萬一瓶的仿製藥,也沒人賣了。

4萬的吃不起,2萬的也沒人賣了。這多麼的無奈。窮人在疾病面前那麼的無力,他們吃不起藥,只能面臨著死亡。呂受益就是其中一個。

要錢還是要命?病不起的中國人《我不是藥神》

吃不起藥,病情惡化,演變到後來已經無法用藥物控制,最終他為了不拖累妻子孩子,為了不再忍受病痛的折磨,選擇了永遠地離開。

呂受益的離世給了程勇巨大的打擊。在他的葬禮上,面對著前來弔唁的無數帶著口罩的白血病患者期盼、無助的眼神,他情緒崩潰。

要錢還是要命?病不起的中國人《我不是藥神》

於是他找回了當初的小團隊,決心重新賣藥,只賣500塊一瓶。即使後來印度藥廠被封,他也以3000元的價格從印度藥店購藥,500元賣出......並且,他不再只在上海病友群賣藥,把藥賣到了全國。

要錢還是要命?病不起的中國人《我不是藥神》

然而,還是那句話:幹這種犯法的事,總是要出亂子。程勇最終還是被抓了。買不起正規藥的病友們只能等死,這就是現實。

要錢還是要命?病不起的中國人《我不是藥神》

藥?命?還是錢?當這三個問題雜糅在一起,電影裡的每一個人都活的如此艱難。

電影裡最直指人心的一幕之一,莫過於老奶奶面對警官時的那一番陳述:我生病吃藥這些年,房子被吃沒了,家人被吃垮了,警察領導,誰家沒個病人,你能保證一輩子不生病嗎?

要錢還是要命?病不起的中國人《我不是藥神》

錢就是命!而貧窮是最大的病。因病致窮,就更像是一個無底洞一樣,沒法治。電影裡面反映了中國人真實的生存困境:不敢病、不敢老、不敢死,一點意外都會摧毀原本就極其脆弱的家庭結構。

在中國,沒有具體的數字可統計,到底有多少老人一生病,首先想到的就是不能拖累子女,不能拖累家人,用一種殘忍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很痛,也很現實,在農村更是普遍。

要錢還是要命?病不起的中國人《我不是藥神》

中國家庭的抗風險能力太差了,擊潰一個家庭,往往只需要一兩件事就已足夠。而生病也許是最無解的一種。一旦家庭成員生一場需要50萬的大病,基本就可以摧毀一個家庭。

目前,至少一半家庭的風險抵抗能力幾乎為0,哪怕看上去你有車有房。作為普通人,在風險到來之前,做好無論怎樣充足的準備,都不為過。

要錢還是要命?病不起的中國人《我不是藥神》

財務規劃

有病沒有藥是天災,有藥買不起是人禍。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報告》顯示,在中國,超過一半家庭的儲蓄為零,零不僅意味著窮,也意味著風險,意味著無錢治病。

一位朋友是這樣描述自己生活狀態的:每月工資一發,房貸、信用卡,就得扣掉大半,剩下的,寶寶花費多少、吃飯花費多少、老婆買衣服、化妝品花費多少,左算右算還是不夠。

不想一病就窮,就不要長時間讓家庭財務處於緊張狀況。從現在開始有意識地進行存款,並做好長中短期的資產配置,這樣才能在可能出現急用錢的時候不至於手足無措。

要錢還是要命?病不起的中國人《我不是藥神》

定期體檢

很多病在發病的早期是可以治療的,而且費用也遠比在中晚期的時候要低的多,定期進行全身體檢往往可以讓自己更好地掌握體的情況,從而避免一發病就是大病重病的情況。

很多時候,打垮人類的,並不是困難,而是頑固,尤其是倔強的老人。定期體檢可以很好地避免突發的危機。

要錢還是要命?病不起的中國人《我不是藥神》

家庭資產

生活中,要懂得如何釐清和評估你的家庭資產。對於一般家庭而言,最重要的資產就是房子、車子和票子。

這些資產能在你遇到家庭危機時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當你手中的積蓄已所剩無幾,借不到錢,又急需用錢的時候。你就可以通過抵押和貸款將現有的資產進行變現。

要錢還是要命?病不起的中國人《我不是藥神》

不僅僅是房、車貸和信貸,公積金、保單、壽險都是你家庭資產的一部分,懂得如何短時間內通過變現資產來解決燃眉之急,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知道的生活經驗。

關於怎樣通過貸款進行資產變現,大家最好諮詢有專業背景的金融顧問為您解答。

要錢還是要命?病不起的中國人《我不是藥神》

根據中國重大疾病發生率的調查顯示:男性在0-72歲期間“至少罹患1種重疾”的概率為44.32%。女性在0-78歲期間“至少患1種重疾”的概率為46.81%”。

諱疾忌醫,是我們的心理傳統,90%以上的人對不願發生的事情,選擇不去碰觸,尤其是在年輕的時候,總覺得,疾病離自己很遠,僥倖心理越重,準備就越不充分,風險的衝擊業就越大。

病來了,所有的道理都顯得蒼白無力,也可能所有的努力和準備都將化作無可奈何,但不意味著只能聽天由命。我們能做的,是將傷害降到最低,不至於摔下來,連個墊子都沒有。提前配置自己的資產,懂得如何將資產進行變現,讓金錢不再成為你活下去的絆腳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