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之君不平常:他三十三年内迎来五位霸主,却都能保持良好关系

春秋时期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诸侯争霸,公认春秋有五位霸主,也就是春秋五霸,但五霸分别是谁,则有差异,其中一个说法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五位,而这五位霸主所在的时期,天下的”主人“是同一个,那就是周襄王。

平常之君不平常:他三十三年内迎来五位霸主,却都能保持良好关系

周襄王名郑,是周惠王之子,他能力是有的,但形势比人强,在他三十三年的周王生涯中,五位霸主一个接着一个,登上了历史舞台,而在他们的霸主光环之下,周襄王显得孱弱不堪,周王室也无可避免地持续衰落,沦为诸侯争霸的一杆大旗。

周襄王登位之初就跟霸主们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能坐稳王位,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这些霸主们的帮助。

周襄王在即位之前就很危险,他的老爹周惠王宠爱幼子王子带,不喜欢他这个太子,总想废了他,改立王子带为太子。

周襄王不受父王待见,就想寻求外援,霸主齐桓公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周襄王也不是无能之辈,最终成功说服齐桓公支持他即位。

平常之君不平常:他三十三年内迎来五位霸主,却都能保持良好关系

周惠王二十二年(前655年)夏天,齐桓公邀集鲁僖公、宋桓公、陈宣公、卫文公、郑文公、许僖公和曹昭公,与周襄王在卫国的首止相会,会盟宣布支持太子为嗣君。

看到儿子寻求外援,周惠王非常生气,但又不敢直接跟齐国交恶,毕竟之前卫国和南燕国就曾攻入周王室,让周惠王过了好几年流亡生活,更强大的齐国他哪敢惹。

周襄王是个很谨慎的人,一次声明还不够,周惠王病死后,他还担心王子带争位,所以先秘不发丧,急忙派人向齐桓公求援。齐桓公马上召集诸侯在洮开会,宣布拥护周襄王为天子,即位后的周襄王才放下心,宣布了周惠王的死讯。

周襄王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王子带确实是贼心不死,要是让他先得知周惠王的死讯,王位是谁的还得两说,即便现在周襄王在位,王子带依旧蠢蠢欲动。

周王室什么都少,唯独乱子不少,都已经弱到被二流国家卫国揍的地步,依然在盘算着谋权篡位,王子带就联合自己的党羽默默地谋划着。

平常之君不平常:他三十三年内迎来五位霸主,却都能保持良好关系

在王子带的团队中,有一个很特殊的人物,那就是周襄王的枕边人——王后隗后。王子带怎么勾搭上嫂子的不清楚,反正通过她,王子带对周襄王的一举一动摸得透透的。然而就算这样,王子带数次引西戎兵进攻周王城,还都以失败告终,也不知道是周襄王太强还是王子带太废。

不甘失败的王子带又与隗后约定里应外合,但却被周襄王识破,连忙废了隗后,可惜为时已晚,王子带已率军兵临城下。关键时刻,周襄王也不管头上戴了顶绿帽子,仓皇出逃到郑国,向天下诸侯求救。

或许你会问周襄王为什么不去找齐桓公呢?因为此时齐桓公已经去世,齐国因内乱而衰落,中原诸侯的扛把子换成了晋国。

正好晋文公新立,急需立威,晋文公便打着勤王的旗号,出兵生擒了王子带,迎周襄王回都城,将王子带押到都城处死,平定了这场“子带之乱”。

平常之君不平常:他三十三年内迎来五位霸主,却都能保持良好关系

其实周襄王这次求救,志在中原的秦穆公也已出兵,在晋文公动手之前秦军已经到了黄河边上,只不过晋文公出兵后,撇下秦军自己去了。晋军雷厉风行,等秦军抵达,王子带都身首异处了。

为了感谢晋文公,周襄王把阳樊、温、原和攒茅四个邑的地赐给晋国。东周领土本来就不多,这一次赠了四个邑后,王室领土更少了,只有洛邑王畿方圆百里之地!

宫廷动乱,兄弟夺爱,外忧内患,各种阴谋诡计爱恨情仇,在周襄王的一生中都逐一呈现。他能够在王室衰弱的情况下跟诸位霸主相安无事,除了周王室残留的共主之名以外,跟周襄王自己的识相也有关系。

比如齐桓公助周襄王登位,周襄王就在癸丘之盟上承认了齐桓公的盟主地位,许之见天子不行下拜礼,可以代天子征伐不臣之国。后来在践土之盟,周襄王又承认了晋文公的霸主地位。

秦穆公称霸西戎后,灭国十二,周襄王也派使者送去铜鼓12面,表示王室承认秦国的霸主地位。还有宋襄公,他”称霸“时,也曾打算让王室送东西,可惜还没送就去世了。

平常之君不平常:他三十三年内迎来五位霸主,却都能保持良好关系

在周襄王后期,楚庄王也已上线,不过还未称霸,不过就算称霸,周襄王估计也不会那么识相了,毕竟楚庄王路过洛邑的时候,可是问过九鼎的。

虽然五霸被王室承认后,王室的地位越来越低,发展到后来,诸侯混战,战胜一方都会通知王室来贺,而王室的作用也变成祝贺战胜国,天子尊严尽失!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以当时周王室的实力,的确没有太多选择,虽然共主之名犹在,诸侯不敢行灭周之事,但是换个周王,霸主是绝对敢的,别说霸主,卫国不就做了?

很识趣的周襄王,为了保住王室仅有的一点地盘,给了五霸一个称号,让他们去抵御四夷的进攻,同时又开疆拓土,大大的增加了华夏族的地盘,尽管跟周王室没有关系,但好歹也是华夏族的地盘不是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