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解读(一)「217号文」已见成效,多家银行关停支付通道

【217号文】整顿工作已经来临

史上最严“二清”整顿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无证经营支付业务整治工作的通知》(银办发[2017]217号)(银办发[2017]217号)的下发,让无证经营支付业务机构背后一凉,满满17页纸的内容可见整顿力度一斑。(文末可查看217号文逐条解读文档)

据有关信息显示目前多家银行已经下发通知对支付通道和商户进行整理整顿,部分银行已经关停支付通道,特别是聚合支付公司从银行对接的通道基本上将全部关停,直连微信或者支付宝的商户不受影响。

217号文现在已经进入落地执行阶段,这也就意味着银行系清算大军很有可能会全军覆没!(结果已显而易见了)此前提供聚合支付交易通道几家主流银行民生,浦发,兴业,招商等占据主要银行端通道市场,拥有一定市场占有量,已经有一大批机构和商户将主动或被动的关停,聚合支付行业的洗牌真正来临。

最强解读(一)「217号文」已见成效,多家银行关停支付通道

整顿工作流程

整顿工作开展顺序如下:

先自查——开始清退无证机构——再当地人行检查——人总行验收——最后处罚

一、各持证机构自查自纠

首先是各家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等进行自查自纠,截止到2017年12月底(不要说人行没给你自治自疗的机会,等到监管来了就真开刀动手术了)

二、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组织检查

各地方人行2018年2月底前开始大检查,检查无证机构也就是做二清产品的公司,根据查到的交易通道信息,谁提供的通道,然后再入驻现场检查持证机构。最后联合工商、公安等部门依法对做的较大的二清类产品进行整改并勒令退出市场。

三、人民银行总行组织开展现场督查阶段

截止到2018年4月底前,人总行将在各地方进行该工作的抽查,如果有遗漏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四、处罚和总结

截止到2018年6月底前,人总行将所有工作汇总,开启开罚单模式,从严处理后果难料。

认定标准解读

什么是无证经营支付业务,什么叫“二清”

在银行卡收单业务中,以平台对接或“大商户”模式接入持证机构,留存商户结算资金,并自行开展商户资金清算,即所谓“二清”行为。

(看清楚哦……人行以“有没有开展商户资金清算“为标准定义二清,而不是其他)

在网络支付业务中,采取平台对接或“大商户“模式,即客户资金先划转至网络平台账户,再由网络平台结算给该平台二级商户,以及为客户开立的账户或提供的电子钱包等具有充值、消费、提现等支付功能,以上都叫无证经营支付业务。

(现在市场上各类无卡支付各种水果钱包危险了……这一条几乎就针对各类钱包写的。)

最强解读(一)「217号文」已见成效,多家银行关停支付通道

人行对持证机构违规情形的认定解读

(一)为无证机构提供资金清算、结算通道。(重点关注:中国银联等清算服务主体)。

这一条说明人行对市场状况门清,市场上那么多t0垫资资金谁授信的?直指源头。

(二)通过系统发起集中代收付等业务的委托人直接从事支付业务。(重点关注:中国银联等清算服务主体)

这一条也说明了人行很清楚二清通道是谁通过什么业务放出去的。

(三)为无牌机构放通道:无证机构通过接口将拓展的商户交易上送持证机构,由持证机构为其商户结算资金,或通过其他持证机构为商户结算资金。(重点关注:银行业金融机构、支付机构)

这一条更是直接指为聚合支付品牌公司提供微信、支付宝、快捷支付、代扣业务通道的各民生、兴业、华夏等银行和支付机构。断直联,扶网联是监管部门的最终目的。

(四)为无证机构提供“代付业务”:无证机构与持证机构签订代付合作协议(如代付工资等名义),由该机构直接将资金结算到指定账户。(重点关注:银行业金融机构、支付机构)

这一条至关重要,很多无证机构说我没有自己清算啊,我委托银行清算的呀,所以合规啊安全啊。对不起,还是违规!很多银行提供t0资金做代付业务,所以市场上那么多聚合支付二维码产品、钱包类产品、二清手刷类产品的d+0到账就是这么来的。服务很好,但实质上存在很大的资金安全风险,因为是把资金结算到由无证机构“指定的账户”,自由指定可能会账户号指定错了,金额指定错了多了或少了,甚至某一日指定给自己了,更加不利于反洗钱规定,所以依旧是违规的。

(五)持证机构把核心业务外包了:指的是没有支付牌照的机构可以打着有证机构的幌子,用无证机构自己的系统平台进行“特约商户进件审核”“签订受理协议”“生产机具秘钥”。

这一条指的就是各类挂羊头卖狗肉的二清pos机,用自己的收单系统,再借用支付公司名头拓展新品牌业务。就算支付公司假装不作声默认,对不起,这支付公司也是严重违规。

(六)为无证机构开立内部过渡户,接收无证机构的交易量并协助划转资金。

(重点关注:银行业金融机构)这一条就不说了,说起来就严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