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筆帳-(強烈推薦)

從今年春節開始,我就越發的活不明白了。一個人到底應該怎麼活才是對的。再說活法這種東西,有對錯之分嗎?兢兢業業是一日,渾渾噩噩也是一日。加之蘇格拉底也曾說過未經審視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

到今天為止,我活了26年,312個月,1359周,9514天,中國人平均能活到75歲,900個月。這麼看,自己三分之一已經埋到土裡了,我腿不太長,也仔細審視了一下人身,要說入土的話怎麼著也得膝蓋往上十公分了。

入土這種事兒光是想想也麼啥好怕的,無非就是一個地上一個地下。但是昨天,當不諳水性的我,把土換成水的時候,我嚇壞了。

一筆賬-(強烈推薦)

我能想想自己站在泳池中,水浪帶著韻律一次次打著我,一點點往上漫。現在也只不過是心慌,那我應該什麼時候掙扎呢?通常情況下脖子以下應該就差不多了就不幹了,按照時間上來算可能61,62歲左右吧。

再想一個問題,水位上升的速度是可控的嗎?泳池裡就你一個人嗎?如果是露天泳池,會不會永遠天氣晴朗?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呢?

當然這可能是個很俗,也很不靠譜的例子。上面也只是提到了我活到今日的大概時間。再來看看我的一天。

勻速版(理想版)

一天24h

睡眠:8h

工作:8h

自由時間:8h

很理想哈,那麼再看看這個自由時間,都需要處理哪些事。

自由時間:

如廁時間:0.5h,

洗漱整理時間:0.5h

用餐時間:三餐 1h

剩下自由時間6h

一筆賬-(強烈推薦)

當然這種情況是真的很理想。為什麼這麼說呢?

工作時間8h但是卻沒有包括通勤時間。

我上班一來一回約2.5h,剩下的自由時間約3.5h,

偶爾去超市最近的超市約1h,剩下自由時間約2.5小時

偶爾有些家務,假設半小時能搞定,剩下自由時間約2h

還有剩下2h,我總可以學習自我提升了吧。

這2h就關鍵了。

糾結如何分配這2h……

培養個興趣愛好,健健身,學學外語,還想讀書,吃雞,搞個副業(儘早實現財務自由),這應該是人的常態了吧。這麼算下去,1萬小時的理論(當然了1萬小時理論也不那麼靠譜,我們就是舉個例子),每天2h,5000天,算13年好了,萬一週末專注了48小時呢……

那麼不太理想的情況又有哪些呢?

有誰能保證,一天到晚絕不刷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及各類購物軟件?

有誰能保證不逛街,看個電影聚個餐什麼的?

有誰能保證自己不熬夜追個劇,打個遊戲,今天多過點,明天少過點,一天睡眠時間和8h偏差值不大?這麼看來一天24h都不夠用。別說自由支配的時間了,何況誰能保證自己的時間能夠完全自由支配而不是被老闆,被家庭支配?能保證平時不加班?週末雙休嗎?

所以我得出了一個結論。

26歲還像我一樣碌碌無為的人,如果不重新思考下人生和時間的安排,到75歲也依舊是無所作為,而且按照現在這種發展趨勢,多半也會在職場和生活中遇到不可避免的艱難時期(淘汰郎)。

順便再說一下,我們會在哪些時間繼續浪費我們的時間,作踐我們的生命呢?

1. 無意義的加班

2. 沒有目的且又漫長的會議

3. 太多的目標,太多的半途而廢

4. 太多的助人為樂

5. 太多的不好拒絕

6. 太多不情不願的人際交往

7. 太多時間還很長的念頭

...

一筆賬-(強烈推薦)

當然了您要說,平庸沒啥不好,平凡也麼啥不好,面臨社會淘汰自己也依然能笑對,那我無話可說,我想您已經從內到外和自己和這個世界達到和解。

至於之後怎麼辦?您想怎麼辦就怎麼辦,你的人生別人無權干涉,但你有權選擇。

選擇繼續還是改變?

選擇平庸還是不凡?

選擇長痛還是短痛?

選擇成己為人還是成人達己?

等等,都是我們自己的選擇,結果是黃連還是碩果,都是自食的果,箇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