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不容易:懷孕到生產要檢查上百次,8個月後,一周跑一趟醫院

懷孕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情,孕育寶寶也是一個甜蜜又辛苦的過程,尤其是現在醫學發達了,為了隨時瞭解孕媽和寶寶的身體狀況許多的檢查是少不了的。據一位兩個娃的寶媽說,

懷二胎的時候已經四十歲了,從懷孕到生產其中做了得有上百次檢查,醫院都快成自己的家了。

當媽不容易:懷孕到生產要檢查上百次,8個月後,一週跑一趟醫院

許多剛懷孕的寶媽也都有這樣的疑惑,懷孕期間要做多少次檢查,哪些檢查是必要的,哪些檢查是就可以不做的?

初次產前檢查:

1、應在確診自己懷孕時開始,檢查生殖道情況及具體受孕的時間,推算準確預產期。

2、測量血壓、尿蛋白、血色素,對孕婦基本情況做出評估。

3、其他建冊時常規輔助檢查:

空腹血糖、肝功能、血漿蛋白、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血漿鐵、鈣、鎂等元素測定、肝炎病毒指標測定(也稱二對半)、腎功能、心電圖,瞭解孕婦健康狀況。

當媽不容易:懷孕到生產要檢查上百次,8個月後,一週跑一趟醫院

血型測定:測定孕婦及其丈夫ABO血型及RH血型,既為分娩做準備,也為了解有無母兒血型不合情況發生;

人免疾缺陷病毒(HIV)、:篩查孕婦有無形傳播性疾病,減少母嬰之間及醫源性的傳播。

血清弓形體、鉅細胞病毒、風疹病毒測定:因為這些病毒感染對胎兒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導致先天性異常激流產、死胎。

血總膽汁酸:如升高則提示有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ICP)可能,此病為孕婦特有疾病,對母親預後無不良影響,對胎兒影響較大。

孕14~21周:唐氏綜合徵血清篩查

孕24~28周:抽取母血檢查,用以篩查胎兒21-三體、18-三體、開放性神經管缺陷等先天異常。

孕35周後每週一次:胎心監護

當媽不容易:懷孕到生產要檢查上百次,8個月後,一週跑一趟醫院

13~27周建卡時:白帶常規

每次產前檢查均化驗:尿常規

除初診檢查外,在孕32周、分娩前分別再檢查1次

:血常規

一般孕婦在初診、孕20~24周、34周、38~39周各作一次:B超

一般來說,孕婦的產檢次數最少不應該低於9次,8個月之後每週都要進行一次產檢。

當媽不容易:懷孕到生產要檢查上百次,8個月後,一週跑一趟醫院

對於懷第一胎的寶媽來說,這個過程可能會感到高興又緊張,但同時也要多多注意,如果周圍沒有有經驗的人的話,建議看一下這本書,包含了從孕育到分娩再到嬰兒照顧三個階段的所有事情。

懷孕期間可以做哪些事?要做哪些事?如何做?都有非常詳細的介紹。跟著兒科專家的做法學,自己更加健康,寶寶長得更好。

當媽不容易:懷孕到生產要檢查上百次,8個月後,一週跑一趟醫院

圖文並茂的講解,一看就懂,就是一個家庭的育兒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