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散打,爲信仰!我們期待每一位歸來的戰士!

往往比賽還沒打,就有說風涼話的:“老了,不行了。”有出言不遜的:“復出,搞不好晚節不保。”更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缺錢了吧?”


迴歸,為了錢?

張開印2009年打完全運會,回到北京體育大學讀書,之後又上了研究生,期間比賽少了許多,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2016年,他復出的消息傳來,但與殺玉狼比賽後又“隱身”了,主要原因是他進入首都體育學院任教,又創辦提爾搏擊俱樂部,“過去這兩年有很多賽事聯繫過我,不僅僅是Glory,但當時我的重心放在教學上,自己的競技狀態沒法保證,因此就謝絕了。

搏擊,在沒有變成“理財產品”之前,運動員還是在靠喜愛、汗水和毅力堅持這一行。問及復出動機,張開印就曾表示:希望再遇到一些有挑戰性的拳手,使自己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一些。“如果對手太弱的話,那就沒意義了,產生不了他的價值。你給我找個水貨的話我打他幹嘛,我是為了那點兒出場費?那就沒意義了。我打比賽就為了更好的挑戰自己。

為散打,為信仰!我們期待每一位歸來的戰士!

他選擇在Glory的平臺復出,打的又是比利時拳擊和泰拳雙料冠軍、ISKA世界冠軍,場上搖避、防守反擊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最終落敗也是分歧判定。這些足以讓我們對加強體能後的他,滿懷期待。


復出,只為挑戰自己

作為一名散打選手,康永剛無疑是成功的,他是名副其實的“大滿貫”選手:錦標賽、冠軍賽、九運會、亞運會、世界盃、世錦賽等各類賽事金牌的獲得者,外戰不敗神話的締造者。

2005年,康永剛因傷退役,在廣東散打隊任助教。這些年來,他一直無法割捨與擂臺的感情,常常夢見自己再次登上領獎臺。2013年初,廣東隊空出一個全運會散打60kg的名額。康永剛與領導開玩笑說自己想嘗試一下,沒想到美夢成真!

為散打,為信仰!我們期待每一位歸來的戰士!

顧不上以往52-56kg的比賽級別,也不管7年沒打比賽的經歷,拋開32歲的年齡,拖著一條有傷的右腿再次披甲上陣了。雖然止步16強,但他的表現得到了領導和粉絲的高度讚揚,認為他“雖敗猶榮”

這樣的一位戰士,你忍心嘲笑他嗎?

這樣的格鬥老炮,你能用錢來侮辱他嗎?

敬佩,唯有敬佩!


因為摯愛,所以繼續

每年高考後,學生都會面臨選專業的問題。父母作為過來人,往往會從經驗出發,指導孩子選報經濟、法律、計算機等容易就業的。這無可厚非,畢竟在市場經濟中,只有活下去才有資格講情懷和理想。

但搞體育的,尤其是從小就練體育的,絕對是出於喜歡才從事的這一行。

喜歡,是人類最樸實的情感、最直接的動機。現在張開印31歲,白近斌33歲,方便36歲,若論戰績,他們足以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從世俗角度,他們應該功成身退。但他們就是因為喜歡,喜歡訓練時流汗的感覺,喜歡擂臺上捉對廝殺的感覺,退役之後再復出,在常人看來有些執拗,可當執拗變為執著,我們只有感動、祝福和敬佩。

為散打,為信仰!我們期待每一位歸來的戰士!

也許這些曾經的散打領軍人物復出後,打不出以前的水平了,請不要苛責。他們以前流過血、流過汗;有過一戰成名的光鮮經歷,也有過灰暗的人生低谷;他們也是凡人,也要面對增長的年齡、累積的傷病;他們也會成為一名丈夫、一位父親,擔當起更多的社會角色。作為觀眾,我們應該期待的,是和他們一起,再做一次擂臺上的夢!為信仰,戰自己!

如果終究有一天告別擂臺,我希望他們能培養出更多的優秀拳手,在擂臺上延續他們的運動生命!

能打時,“兄弟們跟我來”;不能打了,“兄弟們給我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