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抱怨考駕照難了,放在古代,你可能連「科目一」都過不了!

現在考駕照的人越來越多,拿駕照已經快成為人生必經程序之一。但是面對越來越嚴格的駕考,再想到練車時的風吹日曬,質監君不禁想要穿越回古代,趕個馬車還不用考駕照,也沒有紅綠燈,更沒有交警叔叔開罰單!但是查閱資料後,發現自己真是太天真,原來古代照樣要考駕照,而且真不是一般人能通過的!

別抱怨考駕照難了,放在古代,你可能連“科目一”都過不了!

古代駕照到底要怎麼考?

《列子》記載,在西周時期,有一個名叫“造父”的老司機,他因為駕車有功被封王。當年他學車的時候,他的“教練”要求他做到同時操作六匹馬的韁繩,並且24只馬蹄每次落地都要整整齊齊,不能出現錯誤。

當然這還不叫“駕考”,只是學車而已。我們都知道,如今的教育倡導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其實在公元前1000多年的周王朝的貴族教育體系也有這麼一個類似的標準,稱為“六藝”,要求掌握六種基本才能:禮、樂、射、御、書、數。其中的“御”,就是駕駛技術。

別抱怨考駕照難了,放在古代,你可能連“科目一”都過不了!

古代駕照考核有五個標準科目,光聽名字就覺得難,分別為“鳴和鸞,逐水曲,過君表,舞交衢,逐禽左。”

科目一:鳴和鸞

別抱怨考駕照難了,放在古代,你可能連“科目一”都過不了!

“和”與“鸞”是馬車上兩個部位的鈴鐺。在駕車時,它們所發出的節奏要協調。這是入門課程,考察的其實是駕車的節奏,即“穩而不亂”。這也側面反應了,開車需要心平氣和,拒絕“路怒症”。

科目二:逐水曲

別抱怨考駕照難了,放在古代,你可能連“科目一”都過不了!

這是指在曲折的水溝邊駕車前進,考驗的是駕駛者在路面情況糟糕時控制車的能力。這一技能也是現在的車主必須掌握的,如果車技不熟練,在遇到有積水的地方,容易打滑。

科目三:過君表

別抱怨考駕照難了,放在古代,你可能連“科目一”都過不了!

在插著旗子的轅門中,放置一些石墩作為障礙物。車頭兩邊與石墩的間隙只有五寸,車伕需要恰好從中經過。這就是繞樁,也有倒車入庫的感覺。這訓練的是車主的心理素質和估算能力。

科目四:舞交衢

別抱怨考駕照難了,放在古代,你可能連“科目一”都過不了!

車在交叉道上,往來馳驅、旋轉適度,有點像在花式秀車技。

科目五:逐禽左

別抱怨考駕照難了,放在古代,你可能連“科目一”都過不了!

車追趕禽獸,並把禽獸阻攔在左右,方便弓箭手射殺。

一套流程走完,駕照考試就通過了。那麼如果沒有過怎麼辦呢?繼續考唄!但是,秦朝《除吏律》規定,如果考察駕車者四次不過關,就要被取消資格並且附帶罰四年徭役。這真是在用生命考駕照啊!

過了駕考就可以肆無忌憚地駕車了嗎?

當然不是!古代也是有交通標準的,不是你想怎麼開就怎麼開的。在古代,為了治服飆車的老司機,官府制定了一系列交通標準。

別抱怨考駕照難了,放在古代,你可能連“科目一”都過不了!

為了保護受害者能得到應有的賠償,從秦漢時代就出現了保辜制度。交通事故中的受害者會判定一個觀察期,肇事者先積極賠償給傷者治病。如果傷者在觀察期後恢復健康,肇事者被定為傷害罪;如果傷者在觀察期後死亡,肇事者被定為殺人罪。

別抱怨考駕照難了,放在古代,你可能連“科目一”都過不了!

到了唐代,唐太宗制定了“來左去右”交通標準,規定進城門的時候必須靠右走,出城門靠左走。這也是我國第一個較為規範的通行標準。為了解決騎馬超速的問題,《唐律》的交通條款規定,在人多的道路上超速騎馬,肇事車主將被打150次屁股。如果出現嚴重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就直接按照故意殺人罪判刑。

別抱怨考駕照難了,放在古代,你可能連“科目一”都過不了!

到了宋代,各種交通工具的出現,使得道路擁堵嚴重。當時在交通要道的路口都立著指示牌,上面刻著當時的交通標準——《儀制令》:賤避貴、少避長、輕避重、去避來。

別抱怨考駕照難了,放在古代,你可能連“科目一”都過不了!

清朝時,交通標準趨於完善。為儘可能減少雪災期間的交通事故,《大清律例》規定,因為天氣關係騎馬撞傷人的,不但得賠償傷者的醫藥費,連座駕都要賠給人家。 如果把人撞死了,不但要賠償家屬喪葬費,其坐騎則被官府沒收,還要負刑事責任坐牢三年。

駕照難考,且考且珍惜。上路不易,邊開邊留意。希望各位新老司機都能一路平安!

(內容來源:上海市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