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情懷,新事業|濱湖三位「環二代」用實際行動重新定義「X二代」的責任

老情怀,新事业|滨湖三位“环二代”用实际行动重新定义“X二代”的责任

“環二代”

“環二代”是什麼?環衛職工的第二代人也做了環衛人,它相對於其他“二代”是鮮有聽聞,也少有人做。然而正有這樣三名平均年齡在33歲的青年,他們傳承著那份來自父母的環衛情懷,攜著新時代的理念與知識,先後走進濱湖區馬山度假區環衛所,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重新定義了“X二代”的責任。

他們這樣自豪地說:

“接過父母手中的掃把,

我們要掃出更嶄新的一片天地”

一路求索——他是無畏的開拓者

“小時候,我隨手扔紙在馬路上,被媽媽狠狠批評之後再也不敢扔;等我長大一點,媽媽告訴我,馬山每天干淨的馬路都是環衛工一掃把一掃把掃出來的,我明白了環衛工的社會責任;現在我工作了,媽媽仍在做環衛工,她說做習慣了,辛勤勞動的活做著踏實”,回憶起在環衛事業上工作了十幾年的母親,現任度假區環衛所副書記、副所長的胡飛不無感慨地說。

老情怀,新事业|滨湖三位“环二代”用实际行动重新定义“X二代”的责任
老情怀,新事业|滨湖三位“环二代”用实际行动重新定义“X二代”的责任老情怀,新事业|滨湖三位“环二代”用实际行动重新定义“X二代”的责任

胡飛的母親堅守在環衛工作第一線

老情怀,新事业|滨湖三位“环二代”用实际行动重新定义“X二代”的责任

胡飛與母親合照

在2014年前的8年中,胡飛響應團省委“蘇北計劃”做志願服務,考村官,做社區副書記,意氣風發;2014年後的3年裡,他自稱是回到了環衛所這個“孃家”,躍躍欲試。三年裡,他著力打造“黨員點贊吧”的黨建品牌,邀請黨員和一線職工輪番做講師,通過嶄新的點贊方式,實現黨員同志政治技能和環衛技能“雙提升”。在這種符合環衛行業特色的創新黨建引領氛圍下,諸多環衛人榮獲了

“江蘇省勞動模範”“市五一巾幗標兵”“無錫好人”等榮譽。

老情怀,新事业|滨湖三位“环二代”用实际行动重新定义“X二代”的责任

環衛工作一日不能歇,因此職工都是輪休,而胡飛卻經常在他的休息日還和工人“混”在一起,侃侃家長裡短,談談保障細節,聊聊季節落葉,他說:“不想錯過和每一位職工溝通的機會。”正是這樣在基層長久深入的瞭解,短短時間內,他重新梳理了所部的規章制度,編訂新的考核標準,嚴格考核細則,進行法制管理,完善合同簽約流程等。

老情怀,新事业|滨湖三位“环二代”用实际行动重新定义“X二代”的责任

“黨建是左手,業務是右手,環衛工人更是我的脊樑骨,是他們給了我源源不斷的精氣神。”胡飛說。

老情怀,新事业|滨湖三位“环二代”用实际行动重新定义“X二代”的责任

一路芬芳,她是辛勤的播撒者

“28年前建所伊始,我媽在環衛所給職工進行掃盲教育,一路下來帶領職工榮獲了‘全國巾幗文明示範崗’,新時代我要努力做好‘環衛學習型集體’的落實推廣工作,定期組織職工學習各項勞動技能和指路詢問的對外文明禮儀,做好一份職工的精神食糧——內部刊物《潔美之聲》……”作為通訊員的龔於英說,現在很多職工的業餘生活已從麻將桌、追劇上逐漸變成了看新聞、報紙,聊國家大事,氛圍越來越“高大上”了。

目前日益增多的垃圾已成為國際共同關注的問題,如何讓更多人知曉和參與進來,龔於英頻頻走社區、進廣場,廣泛進行分類垃圾的宣傳和廢物利用的演示。“原來這些飲料瓶可以有這麼多的用途,以後再也不會胡亂扔掉了”,老百姓看了常說。

老情怀,新事业|滨湖三位“环二代”用实际行动重新定义“X二代”的责任

一篇篇見諸報端的“護航國標路,刀劍斧鉞齊上陣”“彈出‘漸進’變奏曲,打造學習型集體,馬山環衛人從拒學到知學,從樂學到搶學”等通訊報道,不但向社會傳遞出新時代下的環衛正能量,還給職工提供了滿滿的自信心,並改變了很多人對環衛工僅有的拾金不昧和吃苦耐勞的看法。

一路風塵,他是務實的敬業者

“跳下車收集垃圾,躍上車繼續前行,每天這樣上下七八十趟,就是不幹活也累得慌。”28歲剛來環衛所上班時,收集車駕駛員陳天培真沒想到會有這麼累。

“不信做不來”,當時這位比單位職工平均年齡小整整22歲的小夥子在接下來的最短時間內適應了垃圾桶內各種噁心難聞的氣味、亂濺四飛臭水蠅蟲和嗆鼻刺眼的各種煙霧,同時學會了在不同性質、不同重量的垃圾桶情況下用不同的身體部位、力度和角度進行推桶作業。

老情怀,新事业|滨湖三位“环二代”用实际行动重新定义“X二代”的责任

陳天培與同事一起清理垃圾

“小陳真是厲害的,原來我們開車收集垃圾,線路都是憑習慣或感覺,有時正好一片區域有個角落裡的幾桶垃圾塞不進車,下一車就必須再彎一趟,費時不說,歸隊晚了還會影響後續垃圾壓縮之後去填埋場的車輛。現在他給馬山五塊收集區域都畫了最佳線路圖,真的是方便了很多”,隊友石義廣說。

起先,陳天培是外出收集,回來畫地圖、點位、桶數,設計最短線路;後來又根據桶內垃圾性質與輕重,本著先輕後重原則,再改進線路圖;然後又發現工廠有垃圾淡旺季,居民有節假垃圾高峰,繼續改進;現在他又想到了能避開車流人流高峰的最細緻時間和迎接各種花期的線路設計……

“我的爸爸目前仍在環衛所機修班做修理工,空閒時間我就跟他學修車,如果遇到新型車輛設備問題,我也幫著他一起查詢解決。”提起被評為“馬山好人”的父親陳才其,陳天培嚴肅地說:“是爸爸嚴謹的工作態度和過硬的修車技術直接影響了我,在環衛所,我一定不會輸給他。”

一輩子,他們甘做種花者

短短几年內,面對胡飛的江蘇省志願服務銀獎、度假區“創先爭優先進個人”,龔於英的區黨報十佳通訊員和度假區十佳通訊員,陳天培的所部先進個人等各項榮譽,三位“環二代”異口同聲地說:“‘觀釣頗愈垂釣趣,種花何問看花誰。’當初父母奮鬥在環衛戰線,我們作為旁觀者,深深被他們的精神所打動;今天我們種花,只求努力種好,為父母,為自己,為國家。”

老情怀,新事业|滨湖三位“环二代”用实际行动重新定义“X二代”的责任
老情怀,新事业|滨湖三位“环二代”用实际行动重新定义“X二代”的责任老情怀,新事业|滨湖三位“环二代”用实际行动重新定义“X二代”的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