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含&房思琪-性侵受害者视角 难道爱上施害人会活下去?(10)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是台湾自由林奕含根据自身经历编写而成。这部小说以极为细致的工笔,刻画出一个受性侵女孩的成长悲剧。

林奕含&房思琪-性侵受害者视角 难道爱上施害人会活下去?(10)

创伤理论聚焦于创伤后应激反应及恢复过程。下面将结合创伤理论构架,从创伤来源、创伤痕迹、创伤恢复三个方面分析房思琪从创伤到走向毁灭的过程。

林奕含&房思琪-性侵受害者视角 难道爱上施害人会活下去?(10)

当创伤发生时,受创者往往通过逃避的方式来进行自我防御。然而逃避创伤并非长久之计。受创后创伤主体往往会 将自我与集体疏离,切断现在和过去的联系,对自我身份产生怀疑或者否定。因此,创伤恢复的根本方法在于自我和解与集体联系的重建、过去与现在的连接、自我身份的重建,唯此,受害者才能正确认识过去,更好面向将来。

但无论是小说中的房思琪,抑或是现实中的林奕含,最终都无法走出性侵创伤的阴霾。

过去与现在的连接

治愈创伤的关键在于整合创伤记忆。受害儿童走出创伤的最终方法,不是逃避、幻想创伤不存在、内化伤痛,而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正面回应、释放压力、承认过去、着眼未来。建立过去与现在的连接,是创伤恢复的良药。

  • 以爱为名

对于性侵的创伤记忆,思琪想到了使之合理化的方式—以“爱”去解释,这种“爱”不是不爱的爱,却也不是爱情的爱,她是思琪给自己留下的最后余地。她一直都明白,这个事件中,只有“爱”上老师,她才能活下去,她才能在最低限度下承认自己,即使这会将自尊舍弃,即使这是极为邪恶的平庸,但这是她活下去的唯一解释。而即便如此,这种“爱”太过于脆弱,即要忍受思琪羞辱感的拷问,又需要李国华小心翼翼的“呵护”,还不受道德伦理的检验。

“你要我在对你的爱之外学会另一中爱?”

因而,当这个解释被熄灭,思琪唯一的理由也将消失。所以尽管思琪在一次次地肯定“爱”的理由,肯定它存在的意义,这种“爱”最终还是被李国华一手摧毁。当李国华对思琪说他以后可以和好的男生走下去时,思琪心存强烈的质疑和否认“你要我在对你的爱之外学会另一中爱?”,因为她知道她再也没有学会爱情的爱的能力;当李国华开始给她钱,带她去商场买东西,思琪会觉得“心里有什么被打破了,碎渣刺得她心痛痛的”;而当李国华回答喜欢思琪的“娇喘微微”,她对这段关系的所有解释和贪婪都在一刹间破灭,是性而不是“爱”才是李国华对于这段关系的最终答案。

虽然,思琪在一开始便积极地以“爱”为解药,试图整合这段创伤经历。但是这个解药却并非良药,其在人为因素下产生的巨大副作用可以说最终对思琪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