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者优势

作者按:

安徒生有篇叫《豌豆公主》的童话中讲到一位公主特别敏感,就是睡在一百张床垫的床上,也能感受到床下的豌豆。童话中这样敏感的人,放到现实当中无疑是世界上最敏感的人,童话中虚拟的人物当然不可信,但现实中如此敏感的人却大有人在。那么敏感,到底是种什么物质?它是天使,还是魔鬼,本文敢说是当前最为客观和透彻的分析。

敏感者优势

电影《豌豆公主》剧照

我在一篇解析“选择困难症”的文章里提到过穿衣选择困难症的短片,这部短片展示出了每个女孩清晨都会遭遇的司空见惯的场景:时尚而又性感的女郎,通过她衣袜鞋帽的不停转换,表现出一场永不谢幕的梦幻般的时尚走秀。

导演将这一趣事夸张放大,似乎每个女孩子从早到晚都沉浸在不断试穿衣服当中,一两分钟的时间里浓缩出的服饰是令人目不暇接的,不同的颜色、质地、式样等等,表演从起床开始,直到晚上在浴缸中沐浴中结束。

众所周知“女人的衣柜永远缺一件”,女生从来不嫌衣服多,但我这里所说表达并非女生穿衣本身,而是通过女生的选择困难症道出所有敏感者的共性:因为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他们患得患失,有着超强的纠结心理。

对于普通人而言,我们每天选择吃什么、穿什么、选择做什么事都是极其简单可以轻松应对的事,而对于敏感者而言,大事就不用提了,哪怕诸如买衣服、吃什么菜最普通不过的日常小事,都令人头疼和抓狂。

追根究底,这种纠结缘于我们内心的敏感,就拿我们日常用到最多的手机说起吧。我们是否有过这样的感觉:把手机放在包里,没过一会,就好像听到了手机铃声,将手机掏出来后却发现没有任何电话和信息。再次将手机放进去,要不了多久,铃声再次出现,掏出手机却仍然发现手机屏幕上没有任何的提示。这就是所谓的手机幻听,这是典型的敏感心理在作祟。

除此之外,某个时候,我们会对很多事情产生一些无谓的猜想,就算与别人最平常的聊天,也会无端揣测出对方的敌意。总感觉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死对头处处为难自己,让自己变得像只失控的公牛。

可见,敏感在生活中呈现给我们的往往都是负面的。但如果我们盲人摸象般就判定敏感是个坏东西,那就是大错特错了。

敏感者优势

(知性大树绘)

某次同学聚会,和一位多年未见的女同学闲聊。她告诉我她在一家内衣品牌做营销总监,他们品牌主打的是“无钢圈”、“健康”、“环保”、“舒服”等卖点。我说:“男人看女人内衣,看的是性感、色彩、材质。”她说:“我们女人也看重这些,但只有女人自己知道是否舒适和贴合。因为内衣接触的是女人最敏感的地方,这又意味着它最易受伤,所以,我们的品牌致力于保护女人的敏感。”

“保护敏感”,这种说法令我耳目一新,不由联想到自己的经历。我也是一个敏感的人,特别年轻时因为自卑,内心变得极其敏感而脆弱,整个青春时代深受其困扰。而今从事专业写作,触及敏感这个主题自然有感而发。另外,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太多过度敏感的人,发现他们活得患得患失,苦不堪言。因此,在我们看来敏感明明是种不好的情绪,为何还要保护它呢?

原因就是我们只看到了它不好的一面,并且过度的强调和夸大了它的不利影响。实际上敏感是一种天赋,与内向一样自有其性格优势。我们之所以认为内向性格不好,只是盯着内向的人不善言辞、不懂自我推销和不合群之上。敏感也是如此,要把眼光放在敏感的优势之上,你就会发现它是上天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敏感者优势

所谓敏感,就是察觉细微变化的能力(出自字典里的解释)。这让我不由联想到显微镜、滤镜之类的功效,我们敏感的人正是借用这种类似仪器来看这个世界的:在这种仪器的作用下,我们看到的世界有着更高的饱和度和辨识度。因此我们能感受更激烈的痛苦,也能领略到更深邃的喜悦;能看见更多的丑陋,也能遇见更多的美好。可见,敏感本身正如字典里解释的,不带任何褒贬的色彩。

那么,敏感这种能力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这个好处实在太多,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小赵、小钱、小孙三人聊天,小赵说了些话,小钱脸色不悦了,被敏感的小孙察觉到了,小孙便急忙转移话题了,避免了矛盾。

小孙这种敏感特质,换个好听的说法其实就是细心。我们常说的“会做人,情商高”,说的就是某人在察言观色这方面比别人要敏感得多,能察觉到常人看不到、更深层次的东西,从而抱以好意去化解。这样的人,不受大家欢迎才怪呢?

这种敏感的特殊能力运用到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商业与艺术创意方面,敏感的能力更是千金难求。试想一下,商业创意如果没有敏感之心,那是无法俘获消费者的;作家如果没有异于常人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平庸如普通人看花是花,看叶还是叶,那么,他的作品就是乏善可陈的;画家如果没有一双发挖平常生活之美的眼睛,其画作艺术感染力也是有限的。可以说,所有艺术性的东西都需要敏感的能力帮你捕捉灵感。

敏感者优势

以上所说只是敏感好处中的冰山一角,总结来说,敏感特质具备的优势是很丰富的,涵盖到了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这在写作中会有详尽阐述。

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体验的深度与广度,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的绚丽多彩、圆满无憾。而敏感正是能达到这种境界的能力。但敏感者强烈的情绪反应,常常被误认为弱点。其实,这种观念是把敏感当成替罪羊,病灶源于内心不够强大,承受能力弱。这就好比电脑,只要CPU足够大,因敏感造成的缓存比同类电脑再多再大,也不会影响电脑的运行速度,更不会造成死机。

不知是谁说的:“假如你因为敏感而没有得到世界的温柔对待而痛苦,那就学着保护自己——不是以让自己变麻木为代价。”这话一语中的,有关天性的东西,它就像DNA一样根深蒂固,是没有办法根本性改造的。如果我们选择麻木让敏感退化或者消失掉,这是暴殄天物,也是对天赋极大的辜负。林黛玉那么“糟糕”的性格,几百年来无数人莫名其妙地被她吸引,就在于她身上超凡的灵性和感受力。不妨学学大禹治水,面对凶猛的敏感洪水正面引导和完善它,以达到扬长避短之效,而非粗暴的堵截与对抗。

真正的自我保护其实就是重建我们的自信和强大内心,抓紧成熟起来。成熟以后,我们的性格逐渐变得善解人意,身体上似乎装上了雷达,在交往中,我们能敏锐地解读到一些深层次的东西,从而确定应对之道。

  • 更多精彩请关注公众号:很久很久以前的传说
  • 百家号:心思路(知性大树)
  • 点赞是种美德,评论更是一种善举。
  • 读者的支持,是我坚持下的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