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縣古槐小故事

泗縣古槐小故事

來自於網絡

人工栽植的古樹,承載著一個地方的悠久歷史和文化。泗縣現存有三棵著名古槐,堪稱三大槐仙,一棵在離城三十里外的馬場山,一棵在泗縣初級中學院內,一棵在泗城西關外古運河北岸的朱橋。三棵古槐粗皆可多人環抱,原本都高大參天,後也都遭過雷劈,枝梢折斷,但它們依然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

說到馬場山古槐,至今仍然受人香火供奉,當為卜仙,很多人都知道它有兩個離奇的故事,一個是神話故事,說的是古槐託夢給在南京經商的鄉鄰,告訴他自己的腳被凍壞了,讓鄉鄰回家幫其加土保暖,一個是歷史故事,說的是隋末瓦崗軍與隋將楊林大戰於此,羅成曾拴馬於槐樹。泗縣中學院內的古槐,雖然傳奇色彩稍差,但它見證了泗縣古今文化教育的興衰,當為文仙。可是,說到泗縣西關外朱橋古槐,那可是更粗、更壯、更老,而且有著一個更加離奇動人的歷史和神話傳說。要知詳情,且容我慢慢道來。(故事出自於朱祥,今天分享出來)

泗縣古槐小故事

來自網絡

話說隋朝楊廣弒父害兄,坐上了皇位,即隋煬帝。隋煬帝生性殘暴,荒淫無度,好大喜功,一意孤行,他濫用財力,不知體恤民生,硬是在全國百姓的反對聲中開鑿了一條大運河,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隋唐大運河。運河北起洛陽、南至揚州(當時叫江都),這條運河雖然給南北運輸和沿途水利帶來了便利,但是也陷百姓於痛苦不堪的境地,於是全國各地反隋起義風起雲湧。而就在國家風雨飄搖的當頭,隋煬帝遊興大發,竟然組織了一批聲勢浩大的船隊,於隋大業十二年煙花三月,浩浩蕩蕩開往江都巡幸。一路上風順則帆,水淺則纖,彩旗招展,鼓樂喧天,花天酒地,驚擾百姓,所耗財力民力不可估量,百姓叫苦連天。

這一天龍船沿運河駛入虹鄉境內。虹鄉是泗縣的古稱,歷史悠久,運河著名河段通濟渠巧妙地利用了這裡的原有水系古汴河,因此當地人依然習慣把這一段叫汴水或小汴河。運河到此,河面陡然變寬,水流減緩,風輕瀾微,水面在落日的餘暉中披上霞衣,一片彤紅,這正是“汴水晴波”美景,著名的虹鄉八景之一,今人有《汴水晴波》藏頭詩讚美這百里波光:

汴河故道淵源遠,水上繁華數百秋。

晴日菱花牽往事,波光影裡過龍舟。

再看兩岸,垂柳蔥鬱,依依曼舞,淡煙微起,一望無際,這景色又正是虹鄉八景之二的“隋堤煙柳”,今人又有《隋堤煙柳》藏頭詩讚美煙柳:

隋開汴水賴通波,堤上人家和淚多。

煙雨千秋傷往事,柳絲舞處有誰歌?

煬帝聞聽太監來報,說船外風光旖旎,適宜觀賞,便與蕭皇后攜手走出船室,但見前前後後的龍船欄杆前,早已站滿了宮娥綵女和隨行人員,人人指指點點,盡情享受一路上難得的宜人景緻。煬帝手捋龍鬚,蕭後輕曳裙裾,二人讚歎不已。

而此時汴河兩岸已是萬人空巷,河堤上早已站滿了扶老攜幼的百姓,都想一睹這平生難得一見的聲勢浩大的龍舟隊伍,還有大隋天子的真容和蕭皇后的風彩。百姓迫於淫威,高呼“皇上萬歲”、“娘娘千歲”。亦有少數不屑一顧甚至罵罵咧咧的,早已被維持秩序的當地官兵抓走。

一會功夫,船隊來到了朱橋,朱橋是一座古石橋,橋寬孔大,足夠龍船順利通行,過了朱橋,豁然開朗,一片開闊水面呈現眼前,約有三百餘畝,兩岸景色更加秀麗,這就是虹鄉歷史上有名的白塘湖,它是古運河開挖時巧妙利用的一個湖泊,目的要在夏季汛期緩衝水流,以免汴水氾濫淹沒兩岸村莊。白塘湖北面有一個古老村莊朱橋,這裡自古就是文人薈萃之地,古人《詠朱橋》詩 “汴水淵源遠,朱橋柳色新。薜蘿清淨地,盡是讀書人”即是對這裡最真實的讚美。而白塘湖西面、汴水之南有一座寺院,廟裡終日煙火縹緲,誦經之聲不絕於耳。煬帝一路行來,哪裡見到過這樣的美景,加上天色已晚,寺裡又傳來了悠揚的鐘聲,煬帝決定停下船隊在此夜宿。

整夜裡樓船燈火通明,照亮了清澈的河水與兩岸的民居,絲竹管絃之聲隨風飄蕩。也有百姓遠遠圍觀,徹夜不散。

翌日拂曉,煬帝即被湖西寺廟中傳來的陣陣清脆悅耳的晨鐘叫醒,起身下了龍床,自有宮女侍候洗漱,完畢,用了早膳。這時旭日東昇,映紅水面,岸上鳥語花香,煬帝遂與蕭皇后踱步到船尾,舉目向西眺望,但見湖西一片茂密的樹木中掩映著一座寺院。煬帝出來就是遊玩的,哪願錯過如此寶地,於是要與文武百官前去欣賞寺院風光,順便奉上香火,求籤問卦。

太監早已派人通報寺院長老,長老哪敢怠慢,立即命令侍僧做好迎駕準備。煬帝與大臣來到寺前,舉目望去,寺院紅牆碧瓦,門樓高大,上書金字“朱家寺”,果然氣度非凡。步入寺院,紅氈鋪地,香菸繚繞,鼓樂齊鳴,眾僧跪拜迎接,山呼萬歲。煬帝來到正殿前,但見“大雄寶殿”四個大字熠熠生輝,氣勢雄偉。與眾臣進得殿門,焚香叩拜,默默禱告。接著到側殿享茶,再次接受眾僧禮拜。完畢,起身率群臣走出殿來,隨興觀賞。轉過殿後,忽見有一株古槐高大參天,煬帝覺得奇怪,要看這寺院,不過百年曆史,而這株古槐,少說也有千年,其粗足可五人合抱,雖已腹空腰彎,但氣勢磅礴。樹的左右十米各有一株小槐,亦皆碗口來粗,同樣枝繁葉茂,鬱鬱蔥蔥,三株槐樹彷彿一老二少,互為照應。老槐樹下陳設著一鼎香爐,爐內已經積滿厚厚香灰,看得出,此槐平日裡被人香火供奉。煬帝本就信神信鬼,看到這裡,不由想了很多:眼下國無寧日,瓦崗賊人造反,守邊大將各懷異志,普天之下人心不測,朕不顧大臣反對,執意趁煙花三月美景巡幸江都,要賞瓊花,不知此去是兇是吉,何不求上一簽。隨行太監早知聖意,急令主持奉上香來。煬帝親自點上一炷,口中念念有辭。接著“譁、譁、譁”搖動籤筒,跳出一簽。太監急忙撿起,雙手遞於煬帝。煬帝龍目微睜,但見簽上是篆書寫的四句話:汴水向東流,何曾有調頭。當知無極木,綾絕在揚州。

泗縣古槐小故事

來自網絡

煬帝看完此籤,龍顏頓現慍色,將籤一折為二,投擲地上。轉身離去。大臣、太監,還有寺院裡的僧人不知何故,也都嚇得戰戰兢兢,誠惶誠恐,大氣不敢喘一聲,跟著煬帝悻悻離開寺院。

煬帝回到龍船,蕭皇后接駕,見皇上面有不悅,便問何事驚怒龍顏。畢竟煬帝與蕭皇后青梅竹馬,無話不說,便將在寺中對老槐樹燒香求籤一事說於皇后。皇后聽了此籤,亦覺奇怪,這前兩句“汴水向東流,何曾有調頭”,倒好理解,但不吉利,想想前兩次巡幸江都規模要小得多,但都很順利,莫非此次就回不來了?只是這“當知無極木,綾絕在揚州”如何解釋,不得而知。煬帝當時也是看到了“何曾有調頭”一句,才龍顏大怒的,對於後兩句,他也不知何意,但帝后二人隱約覺得,此籤應為下籤。

一路順利,哪曾想這風光秀麗的汴水河段卻讓煬帝心情不悅。煬帝隨即下旨給太監開船趕路。正當起錨之際,突然湖面狂風大作,掀起了三尺巨浪,但聖旨已下,莫說巨浪,就是刀山火海也不能停止。就這樣,樓船在風浪中顛簸,艱難行駛了三天三夜,可是卻依舊又回到原處。太監覺得事情非常蹊蹺,小小湖面,怎麼竟走不出去呢?於是急忙去面見煬帝,奏明此事。煬帝聞奏有此怪事,立即召集群臣商議。結合三天前求籤一事,煬帝說道:“今召集諸愛卿前來,商討兩件事情。一是寺院槐樹求籤,二是風浪巨大,船不能行。”於是煬帝把籤中內容說給大臣們聽。禁衛軍統領宇文化及首先站出來啟奏道:“陛下,‘汴水向東流,何曾有調頭’乃是很正常的話,並無意義,自從盤古開天地都是江河流向東南,日月沉於西北。”可是當他解釋到“無極木”三字時,臉上掠奪一絲難以察覺的吃驚神色,但他畢竟老奸巨滑,又立即鎮定下來,不露聲色地繼續說:“這‘當知無極木,綾絕在揚州’,應是老槐樹想搞什麼鬼,無極木,就是槐樹,這綾與絕雖然是絲織品,但都是不吉利的字眼,分明在影射大隋什麼,是對陛下的大不敬。陛下不聞“槐樹千年成木鬼”嗎,望陛下立即下旨,剷除妖槐,以絕後患。至於三天三夜風浪不息,大船無法前行,此必是河神所為。若要擺平風浪,還須一對金童玉女獻於河神為食。”煬帝覺得船不能前行,延誤賞瓊花日期,終究不是事,於是准奏,立即傳旨剷除槐妖,以防後患,並令當地地保尋找金童玉女獻上來祭祀河神。如有違令,就把汴河兩岸百姓統統殺掉。

這地保本就是個實誠人,接到聖諭後嚇得不輕,思忖到哪裡去弄這麼一對金童玉女呢,那可是活生生的生命呀。但聖諭難違,這可如何是好?回到家裡,驚魂不定,長吁短嘆,食不甘味。妻子看到他那個樣子,就給他出主意說:“奴家聽說寺院裡的老槐樹非常靈驗,你何不去求求它呢?”一語提醒夢中人,地保說:“娘子說的是,看我來真是嚇昏了頭,怎麼竟沒有想到呢。”於是趁著天還沒黑,立即準備了香火,來到寺院大槐樹下,擺好祭品,點上香,連叩三個響頭,小聲禱告:“槐大仙啊槐大仙,今天小老兒大禍臨頭了,還請您老大發慈悲之心,為小老兒指點指點迷津吧!”接著就把隋煬帝讓他尋找金童玉女獻於河神為食說了一遍。說畢,又點上一炷香,復叩了三個響頭。於是搖籤,籤跳出筒外。地保急忙撿起,只見上面也是篆字寫的四句話:“月上汴河堤,金童玉女啼。扁舟莫遲誤,浪息昏君離。”地保求得此籤,將信將疑,但心情稍稍放寬,就匆匆離去,回到家中馬上召集人員準備船隻,趁著黃昏忙去河邊尋找小孩。

這邊地保剛剛離去,那邊煬帝的禁衛軍已到,不由分說,如狼似虎闖入寺內,直奔大槐樹而來。寺僧哪敢阻攔,早已嚇得魂飛魄散,東躲西藏。禁衛軍用隨身攜帶的軍刀,對著老槐樹一陣亂砍,可憐千年古槐,瞬間被攔腰截斷。禁衛軍又要去砍兩側的小槐樹,可是卻怎麼也找不到了,只有兩個淺坑。禁衛軍覺得奇怪,就找來寺僧拷問,寺僧也覺得奇怪,哪裡說得出小槐樹去處。禁衛軍統領大怒,一聲令下:火燒寺院!頓時火光沖天,方圓幾十裡都能看見,可惜百年古寺,頃刻化為焦土。

再說地保按籤中指示,於月上三竿之時,和兩名鄉鄰把船駛到河邊,隱隱聽到河邊有幼兒啼哭,船靠岸邊,果然看到兩個幼兒坐在岸上,一男一女,眉清目秀。地保問他們為何坐此啼哭,兩個孩子也不說話。地保便心中有數,把幼兒抱上船來,載回家中,和妻子對兩個幼兒哄著籠著,悉心照顧,幼兒這才停止哭泣。

第二天天剛亮,看著兩個活潑可愛的孩子,地保哪裡忍心送去。正當左右為難之際,太監帶著禁衛軍闖入家中來追問金童玉女之事,恰巧看到兩個孩子,便不由分說,硬把兩個孩子搶走。禁衛軍來到船上,把幼童交給宇文化及,宇文化及下令鳴炮奏樂,舉行祭祀河神儀式。三聲炮響,宇文化及讓把金童玉女投入河中。只見手下人員把金童高高舉起,用力拋了下去,滔滔河水,立即淹沒了孩子撕心裂肺的哭聲。正當宇文化及下令再投玉女時,忽聽有人高聲喊道:“手下留人!”喊話的不是別人,正是蕭皇后。蕭皇后聞聽此事,覺得荒唐,才匆匆趕來,命令住手。說也湊巧,金童拋下去後,河水立即變得風平浪靜了,再加上蕭後製止,這才把玉女留了下來,小女孩嚶嚶啜泣。地保也趕來,跪地叩頭如搗蒜,為女孩求饒。宇文化及這才讓地保把女孩帶走。

浩浩船隊繼續沿河朝江都行駛,一路上還留下很多傳說,在此不必贅述。

只說地保把女孩帶回家中,女孩由於驚嚇,不吃不喝,一個勁地啼哭,地保和妻子怎麼哄都哄不好。到了下半夜,沒有了哭聲,夫妻二人以為孩子睡著了,這才放下心來。第二天早上,地保夫婦匆匆起身來看孩子,可是哪裡還有孩子的蹤影。卻見床上平躺一棵槐樹,夫妻二人初是驚訝,走近細看,又更覺怪異,這不正是寺院裡老槐樹旁邊的那棵小槐嗎?再結合兩日來發生的怪事,地保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一切都是老槐樹的苦心安排啊!可憐老槐樹已經被昏君砍倒,燒為灰土了。眼前的小槐,青枝綠葉,根鬚完好,於是急忙把小槐栽於井邊。夫妻二人又想到那被投入河中的金童,想必是另一株小槐的化身,如今沿著河水也不知流落何方了,會不會被淹死後沉到水下了呢?自此地保精心呵護這棵小槐,臨死還交待子孫寧可餓死也不得砍伐它。

煬帝到了江都,依然每日花天酒地,荒淫無度,不理朝政,每天還以鏡照面,嘆息“朕這顆好頭顱不知誰來砍”,而此時天下更加大亂,大唐李氏興起,奪得楊家天下,隋煬帝已無退路,兩年後在江都被宇文化及用二尺白綾縊死。臨死,煬帝才對老槐樹下所求之籤的三、四兩句話如夢初醒:“當知無極木,綾絕在揚州”,無極木,沒有了極字的木,是及字,這不正暗合宇文化及嗎!綾絕,分明是用綾把朕縊死呀。可惜朕辜負了老槐樹的良苦勸誡,聽信讒言,砍了槐,燒了寺。宇文啊宇文,你這老賊,不但朕的天下葬送在你的手裡,朕的性命也喪在了你的手裡。昏庸煬帝,到死都不明白,你的天下與性命,其實真正丟在的是你不惜民力、荒淫無度的手裡。

再說投入河中的金童,也就是另一棵小槐樹,順著滾滾東流的汴水輾轉漂到揚州城下,被清早起來到河邊打水的老人撈起,由於是三月,正值栽樹季節,老人便把它栽到了自家院中,也是精心呵護,小槐樹多年後長成參天大樹,唐代著名的典故“南柯一夢”據說就是發生在這棵槐樹下。這樣看來,泗縣西關外朱橋的這株古槐和揚州境內的那株古槐當之無愧堪稱“兄妹槐”或者“金童玉女槐”了,一千多年來一直向過往行人訴說著它們的淵源和傳奇。今天,朱橋古槐已被列為縣級保護文物,它依然生機勃勃,為鄉人遮日送涼,見證著隋唐大運河的興盛與衰落,是當之無愧的史仙。這正是:

槐樹長生可萬年,枝繁葉茂勢凌天。

若非倉頡誤生字,萌庇後人堪大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