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古代騎兵不用騾子?

鳶飛九天2018


有網友問:為什麼古代騎兵不用騾子?其實清朝末年的捻軍就大量裝備了騾子。有一位傳教士倪戈氏就親眼看到,並且記載了一次捻軍來襲的場景。捻軍要求被圍城市交出所有的騾子,驢子,當然有馬就更好了。

捻軍過境,搶掠所有值錢的東西,會燒掉村莊,吃掉所有家禽,狗,豬和牛。然後把所有男人都穿上捻軍的衣服,讓他們騎著騾子,毛驢加入到捻軍的行列。在進攻戰鬥的時候,這些人將作為第一輪衝鋒,並且參加最慘烈的戰鬥。

捻軍最喜歡年輕的小男孩,讓他們騎著馬,穿上漂亮衣服,當做童子軍使用。捻軍當做的黑旗軍是殺戮最殘忍的,他們帶走年輕的女性和男性,摧毀一切。

捻軍所有人員全部騎馬,騎著騾子和驢,每天都在行軍,左右奔突,在江蘇,山東,河南,安徽,湖北,山西,陝西等等多個省份縱橫。捻軍最懼怕進行陣地戰,一旦進入陣地戰就會被清軍包圍,在包圍圈裡,捻軍將無法搶掠糧食,時間長了,就會發生崩潰。

捻軍最不懼怕的就是僧格林沁那樣的猛烈追擊,因為,捻軍同樣可以保持極高的行軍速度,最後進行伏擊戰打掉追擊的敵軍。比如在高樓寨,捻軍數萬人埋伏在十多里高粱地當中。

當1萬多蒙古騎兵和漢軍進入這大片高粱地以後,捻軍使用幾米長的長矛從道路兩側進行突刺,一舉擊敗了戰馬更加優良的蒙古馬隊,八旗馬隊和漢軍火槍手。隨後就騎著騾子,馬匹迅速轉移到百里以外。

最後,清朝建立起各種堡壘民團,要求民團堅壁清野防禦,另外湘淮軍從各個方向進行包圍,逼迫捻軍進行陣地戰,隨後以近代化槍炮為武器,徹底打敗了捻軍。

李自成大軍也是出名的喜歡騾子的軍隊,李自成大軍在行軍的時候喜歡騎毛驢和騾子,到了戰場上才會騎馬。所謂,“賊介馬馳,一日夜數百里;我步兵多,騎少,行數十里輒疲憊,以故多畏賊。”

李自成大軍每次戰鬥繳獲,諸營較所獲,馬騾者上賞,弓夭鉛銃者次之,幣帛又次之,珠玉為下。李自成在山海關,在河北,在陝西打不過八旗軍的關鍵是,八旗軍是真正的重甲騎兵和弓騎,又比這種騾子,毛驢和耕地馬佔了很大部分的李自成軍隊的衝擊力更強。


深度軍事


看到這個問題的第一時間,我腦中浮現了一個畫面,驍勇的騎兵揮舞著馬刀,胯下清一色的騾子,這個畫面是不是很有喜感。

先別忙著笑,歷史上真有騎兵使用騾子當坐騎。

“初李希烈據淮西......淮西少馬,精兵皆乘騾,謂之騾軍。”據此我們可以看出,並非沒有騎兵使用騾子,只是沒有普及,而且是難以得到馬匹時的無奈之舉。

說到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對比一下騾子和馬。

首先我們得知道騾子是怎麼來的

騾子分為公驢和母馬雜交的“驢騾”,還有公馬和母驢雜交“馬騾”,他們都結合了馬和驢的優點力量大,耐力好,抗病能力強,不挑食,有些類似於獅虎獸和虎獅獸。

相對於馬和驢,騾子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雜交而來,不具備生育能力,不利於大規模的繁殖。

騾子和馬的優缺點

雖然騾子的優點很多,但是作為騎兵使用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速度

騎兵一般來說是指騎馬的部隊,但是也有例外,比如在一些特殊地形有騎駱駝的還有騎大象的。

相對於步兵,騎兵最大的特點就是機動性,一般而言在兩軍對陣中以騎兵發動衝鋒來達到衝破地方陣營的目的。

相對於馬來說,騾子的速度和爆發力均不佔優勢。

騾子的主要用途

其實在部隊中騾子也有很大用處,那就是作為輜重部隊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來運送糧草,大型武器等等。

直到近現代戰爭中,一些山地部隊還在使用騾子或馬匹作為主要的運輸方式。

對於騾子的使用,是按照其特點物盡其用。


一點點歷史


騾子是驢和馬雜交的後代,母馬生的叫馬騾,是一種常見的役畜。馬騾個頭比較大,比驢大,比高大的馬略小,兼有馬和驢的優點。馬騾有驢的負重能力和耐力,力氣比馬大,馱東西比較多;馬騾有馬的靈活性和奔跑能力。騾的另外一個優點是比馬省草料,像驢子一樣不計較草料。馬騾叫起來的聲音更像驢子。

馬騾的弱點是奔跑速度比馬弱,脾氣比馬要犟,因為盆骨不能開合不能生育。

馬、驢、騾都不是反芻動物,騾的胃比較小,上端有括約肌不能嘔吐,吃撐了會把胃撐破。胃糜中易消化的被小腸吸收。但騾、驢的大腸比較發達,比馬要發達,粗飼料主要由大腸消化。大腸由盲腸、大結腸、小結腸和直腸組成。騾子繼承了驢的盲腸,非常很大,功能類似反芻動物的瘤胃,有大量的微生物,分解粗纖維。盲腸上端與迴腸相連的回盲口、下端與結腸相連的盲結口都非常細,使小腸來的食糜能長時間停留,由盲腸中的微生物進一步分解。騾的大結腸也很發達。這是騾子不計較草料的主要原因。

所以騾子在軍隊中,主要是馱軍用物資,而不是當騎兵坐騎用。

還有一個問題:騾子兵上戰場的時候,容易笑場!試看,別人騎兵的馬在咴咴叫著衝鋒,很有氣勢。你這邊幾千頭騾子在衝鋒,像驢一樣嗯啊嗯啊叫著,還忽閃兩個大耳朵,很容易把對方的騎兵笑岔了氣從馬背上跌下來,很不公平的!

但歷史上確實存在過騾子騎兵,那是唐朝中後期的淮西節度使組織的一隻奇葩部隊。

淮西在今天河南南部,淮河上游,這裡沒有合適的牧場,養的馬少。並且淮西節度使是個割據的大軍閥,唐朝政府一直對他進行封鎖,讓他買不到馬。當地倒是有很多驢子,淮西節度使李希烈急中生智,果斷下令組建騾子兵。淮西節度使的騾子兵大約有五千,戰功赫赫。

淮西軍最早的來源是平盧軍,也就是安祿山的老巢那裡,一部分平盧軍反對安祿山造反,就來到了淮西,把北方的戰馬也帶到了淮西。但以後卻得不到足夠的戰馬補充,只得採用騾子軍。

淮西節度使依靠這五千騾子軍竟然屢敗大唐朝廷的軍隊。

李希烈擊敗朔方名將哥舒曜,佔領襄城,哥舒曜逃回洛陽。

李希烈佔領汴梁,汴滑副都統劉洽率曲環、李克信軍十多萬人來戰而敗,劉洽退還。

唐朝派十六道兵馬前來討伐淮西節度使吳少誠,結果大敗而回。唐朝只好封吳少誠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本人是沂藍書院趙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現代史,繼承章太炎學派唯識史觀學說。


沂藍書院趙月光


小時候我聽說一種奇怪的生物,叫做騾子,原因大家估計有所體會,就是小學的時候都學過一篇課文,就是彭德懷元帥和他的大黑騾子。

對於這種生物,後來老師也給我們解釋就是說由於馬匹他爆發力比較強,但是耐力不足,而驢子這種生物呢,耐力足夠,但爆發力不強,所以人們就把這兩種動物雜交在一起,形成了騾子這種獨特的生物,兼具了馬匹的力量大,同時又有驢子的那種高耐力,對於農民來講,這種生物簡直就是福星。

但是對於軍隊來說,這種生物頂多就是用來打雜的,並不是用來作戰的。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這種生物不是集合的兩點之間的優勢嗎?軍隊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對於這種生物竟然看不上眼。

不是軍隊的眼光太高,而是戰場上面生存的形勢,這惡劣要求生物必須要有高爆發,爆發越高,你在戰場上面生存下來的概率也就越大。

大家想想,兩軍對壘,騎兵與騎兵之間的對沖,講究的就是一瞬間的事情,如果說這個時候你力氣太小了,被敵人的戰馬直接給拱飛了,那你就死啦!面對敵人步兵的時候,雖然說考驗的是你的耐力,你要靠騎兵慢慢的磨死對,手沒有哪一支輕騎兵會蠢到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去撞擊敵人的堅固的陣型,但是如果你沒有速度,敵人的弓箭追上你一鍵直接可以將你喪失戰鬥力,所以在與敵人對壘的時候,雖然耐力很重要,但是更加要求部隊需要用高速度高爆發,這個時候騾子的那種低速就有點扯部隊的後腿。

所以在軍隊裡面對於坐騎的。那裡要求是其次的,最重要的作戰的坐騎,必須要有高爆發,也就是在生死一刻的時候,你給我把速度提起來,讓我幹掉對手,你只要做到這一點,其他時候就算我們扛著你走也行。

所以在絕大多數擁有騾子的軍隊裡面都是用騾子用來塗一些戰略物資,(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而不是用來作戰,實在是某些逼不得已的軍隊比如說我這個地方不生產戰馬?我又買不到,最後沒辦法,我只好用騾子,這些騾子也是直接從農民那裡徵調過來的!有總比沒有強,然後形式性的組一個騎兵部隊,但是這樣的騎兵部隊作戰能力一般都不高。

與此同時,騾子還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就是這種生物不能夠生育,學過生物的人都知道,由於馬匹和驢是兩種不同的生物物種,所以二者之間雖然說沒有生殖隔閡,但是生育下的物種是不能夠繁殖的,這就有點尷尬了,你一匹上好的戰馬,你只用來生騾子,那怎麼能行,你還必須得去跟其他的馬匹交配,生下好的戰馬以後,用至下一代的戰馬來生育騾子,這樣的話,你的養殖場可能任務有一點兒繁重,不僅驢子跟馬否要分開處理,而且到了必要的時候還得挑選出公驢子,母驢子,公馬,母馬,然後進行繁殖,但是生物的繁殖期是有一定期限的,最後的結果就是一半的時間得去生育自己的物種,另一半的時間得去生育騾子,你部隊的數量永遠提升不上去,還不如搞一水的大路貨,比如說我養戰馬的我全部養戰馬卻我養驢的我全養驢去,免得到時候下面還要跟你打報告說,到季節了,該生騾子了,我們得把這個驢子和馬關起來……


漩渦鳴人yy


古代騎兵是用過騾子的,唐朝的淮西鎮用騾子作為馬匹的替代來組成騎兵,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獲得了戰場的勝利。

當時的李希烈佔了淮西,淮西少馬,於是他便用騾子替代,精兵都騎著騾子,俗稱騾子軍。騾子軍戰鬥力非常強悍,當時大唐的政府軍是非常懼怕的。後來淮西鎮這種騾子軍的方式被廣泛使用在其他地區的軍事建設中:

1.白敏中在劍南西川,增加騾子軍。

2.李固言“始置騾軍千匹,有募銳士三千,武備雄完。”

白敏中是在唐宣宗的時候,李固言則四朝元老,這兩個人做官名聲都是不錯的,任人唯賢。在唐朝的時候,這兩個人都是做過宰相的。當他們是西川節度使的時候,對西川的武備建設都採用了同樣的措施,那就是設立騾馬軍。從這一點來看,當時的騾子軍的戰鬥力應該是受認可的。

騾子是由馬和驢雜交所產生的。由公驢和母馬所生的為馬騾;由公馬和母驢所生的為驢騾。騾子具有馬和驢子的優點,比如馬騾力氣大,是馬和驢子遠遠不能比的,而驢騾則善於奔跑,也是驢所比了的。螺子能夠使用的時間為20到30年,這是馬和驢都比不上的。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在,螺子都是很好的畜力。比如二戰的時候很多裝備都是用騾子來運輸的。即使是到了21世界的現在,裝備最發達的美國在山地作戰的時候也是需要使用騾子來作為運輸工具的。因為山地地形複雜,很多車輛是不可能通過的。


歷史是什麼


不是所有的馬都適合當戰馬,按比例一般來說10匹馬裡面,才能選出一匹良好的戰馬。戰馬要求爆發力衝擊力強,而且馬的性格也要比較聰明堅韌冷靜剛烈,還要服從主人的操作。不然炮火連天,血流成河的戰場上,馬就驚了。騾子作為雜交品種,爆發力不強,抗病力和負重力強,而且因為和驢雜交造成了騾子的脾氣倔強,認死理,不能高度服從騎兵的命令,而且智商不高,上戰場後面對刀光劍影炮聲隆隆,它基因裡的驢脾氣一犯,後果嚴重了。


手機用戶14177847723


糾正一下,歷史上是有騾子騎兵的,就是唐代淮西鎮的“騾軍”:

初李希烈據淮西......淮西少馬,精兵皆乘騾,謂之騾軍。

這裡已經說明了淮西軍乘騾子的原因,就是“少馬”,那麼,我們來說一下為什麼古代的騎兵要騎馬,而不是普遍騎騾子、騎驢?

在我們的影視劇裡,騎兵其實就是騎乘著馬的武林高手,為了拍攝方便,比如甄子丹的《關雲長》裡,關二爺都跳下馬來打步戰了,這種狀況,並不是古代騎兵的常態。

實際上,中國古代歷史大部分時間的騎兵,都類似於歐洲東羅馬帝國的重裝甲騎兵,既使用弓箭,也裝備有近戰肉搏的武器,只有少部分時候,比如南北朝、隋唐、北宋,採取甲騎具裝的裝備,也就是人馬披甲的狀態,採用類似西歐諾曼、法蘭克重騎兵的“夾矛衝鋒”。

“夾矛衝鋒”如下圖:

拜占庭騎兵的使用方法如下:

這幅圖裡比較全,最近處的這位,是雙手挺刺的戰法、右側騎白馬這位是單手持短矛,自上而下斜刺或投擲(輕騎兵,無馬甲),遠處彎弓那位馬沒有披甲也是騎射輕騎兵。

不過,以上除了騎射輕騎兵之外,對於馬匹的速度帶來的衝擊力都有很高的要求,你的馬一路慢悠悠地走,就沒有足夠的動能,武器缺少動能自然也就不容易破甲殺傷敵人,更不用說破開敵人的密集隊列防禦了。

騾子也好,驢也好,長途行進的耐力都遠比戰馬強得多,但是其全速衝鋒的速度就實在有點悲劇,而在戰場上的短途衝鋒,馬匹可以達到很快的速度,也就意味著戰場衝擊力和機動性的有機結合。

有人說蒙古馬如何,蒙古馬雖然也矮小,以耐力見長,但是短途加速還是比騾子和驢強得多的,當然非要和歐洲的重型馬比,那確實差得遠,不過蒙古騎兵的戰法,也不單純是突擊一項,也就意味著蒙古馬是當時的蒙古騎兵能夠得到的能力最綜合的坐騎。

騾子和驢,真不行。


劉三解


想象一下一個英明神武的大將軍,騎著一匹騾子,帶領著手下的士兵們衝鋒,士兵們也都騎著自己的騾子,這個畫面其實還是挺有趣的。當然不是在這裡嘲笑騾子不行,只是我們的慣性思維導致了人們會覺得想到這個畫面感到好笑,實際上騾子還是很有用的。

可能很多城市裡面長大的孩子都不知道騾子是什麼東西,騾子就是馬和驢雜交的產物。如果有人是農村的,那一定知道騾子是幹農活的一把好手,它的體力非常好,而且是吃苦耐勞,古人也深知這一點。

在古時候運送輜重的時候經常能夠看到騾子的身影,可它絕對不會出現在戰場上的。騎兵最大的優點就是非常高效的機動性,這一點是騾子絕對比不了的,如果騎兵都騎了騾子,速度大大折扣還怎麼起到騎兵的作用。正面衝鋒的時候還會面臨騾子爆發力不足的情況,不耐騎乘這就導致了在戰場上會處於劣勢。

騾子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它是不會有後代的,所以大規模的使用也不可能。可是千萬不能小瞧了騾子的作用,騾子的負重能力和抵抗能力是不容小視的,有趣的是它的力量還比馬的大,還有一點就是它吃的相對比較少,用起來絕對好,所以實際上在軍隊中騾子也是不可缺少的一個角色。

沒錯騾子在軍隊中就是運輸兵,馬則是衝鋒的士兵,俗話說得好,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些糧草都是要運的,這個時候騾子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如果沒有這些騾子做好後勤工作,一場戰役也是很難取得勝利的。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繁星點點之旭日東昇


一言蔽之“適材適所”。古人馴化的大型牲畜:羊駝,牛,單駱駝,馬,驢,騾子,犛牛,馴鹿……。騎兵運載工具分成幾種用途,運輸物資,長期乘坐,短途奔跑。不同的用途適合用不同的物種,寒帶用馴鹿,溫帶沙漠用雙峰……扯遠了,總之騾子爆發力差,力氣小,更關鍵的可能膽小,不適合作戰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