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食用鹽正名:沒毒,可以放心吃!

我們的一日三餐離不開食鹽,但是近日,關於食鹽有毒的新聞不斷刷屏,真假難辨,並引起了不小的恐慌,實際情況到底是什麼?關於食鹽有毒的謠言不斷傳出,作為消費者的我們需要知道真相。

有記者通過走訪大超市食鹽銷售區發現,很多消費者對配料表上標有“亞鐵氰化鉀”的食鹽拒不購買,有人表示“就是這個亞鐵氰化鉀,說是有毒,吃了對腎不好”。他們都是在網絡上看到了關於“含抗凝劑的鹽不能再吃了!對腎不好!”這樣的傳言才得出了食鹽有毒的結論。更過分的是,其中一篇名為《中國賣鹽的是畜生》網傳文章中,一位自稱“中央黨校餘教授”的人公開了自己食用加了亞鐵氰化鉀的食鹽之後,腎臟受損的經歷。

為食用鹽正名:沒毒,可以放心吃!

但是,事實真相又如何?

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常務委員鍾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亞鐵氰化鉀要造成人健康上的負面效應,至少成年人每天攝入1.5毫克”。針對網上傳言亞鐵氰化鉀遇高溫會分解出劇毒物質氰化鉀,專家表示亞鐵氰化鉀的化學性質很穩定,如果要分解它,需要在400攝氏度下完成,而我們平常做飯的溫度還不到200攝氏度。因此,食用鹽裡沒有有害物質。而所謂的“食用鹽裡添加了抗凝劑”,專家表示使用抗凝劑是為了穩定食用鹽顆粒的性狀,從而增加使用的方便性,而抗凝劑本身也是五毒的。

關於食用鹽的相關謠言一再傳出,卓奇食品追溯平臺創始人符春彥提醒大家,面對謠言時要保持理性,不要被謠言左右,以官方回應為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