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

龙湖区,广东省汕头市辖区,位于广东省东部,因境内龙湖沟而得名。龙湖区地处汕头市的中心城区,是汕头经济特区的发祥地,著名的侨乡。区域面积103.13平方公里,辖金霞、珠池、新津、龙祥、鸥汀5个街道和外砂、新溪2个镇。

龙湖区获得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全国首批实施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先进集体、“省老龄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

  • 中文名称

  • 龙湖区

  • 外文名称

  • Longhu District

  • 别 名

  • 蓬洲

  • 行政区类别

  • 市辖区

  • 所属地区

  • 中国华南

  • 下辖地区

  • 5个街道,2个镇

  • 政府驻地

  • 金霞街道龙湖北路1号

  • 电话区号

  • 0754

  • 邮政区码

  • 515041

  • 地理位置

  • 广东省东部

  • 面 积

  • 103.13平方公里

  • 人 口

  • 409999人

  • 方 言

  • 潮州话-韩江小片-汕头话

  • 气候条件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著名景点

  • 龙湖沟、方特欢乐世界、湿地公园

  • 机 场

  • 揭阳潮汕国际机场

  • 火车站

  • 汕头火车站

  • 车牌代码

  • 粤D

  • 区划代码

  • 440507

历史沿革

1950年3月15日成立汕头市人民政府。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市区龙湖区试办经济特区。1983年12月22日实行市管县体制,撤销汕头地区,原地区所属8县1市并入汕头市。1984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汕头经济特区的区域面积扩大为52.6平方公里,分龙湖和广澳两片区。1991年4月国务院批准汕头经济特区的区域扩大到整个汕头市区,面积234平方公里,并确定于是年11月正式实施;同年11月,潮汕行政区域调整,潮州、揭阳分设地级市。

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汕头行政区划作出重大调整,潮阳、澄海撤市建区,原市区5个区调整合并为3个区,其中河浦、达濠两个区合并为濠江区;升平、金园两区合并为金平区;龙湖区保留,将原属澄海市的外砂镇、新溪镇划归龙湖区;澄海市撤市设区;潮阳市撤市分设潮阳、潮南两个区。调整后,市区面积从原来的310平方公里扩大到1956平方公里,市区人口从原来的120万增加到487.5万。南澳县建制和区划不变。

1991年11月,以原汕头经济特区龙湖片区为主体,划入原郊区下蓬镇,始设龙湖区。1996年,面积46.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0多万人。辖4个街道、1个镇:新津街道、珠池街道、龙湖街道、金霞街道、下蓬镇。2000年,龙湖区辖8个街道。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龙湖区常住总人口255888人,其中:金霞街道29233人,龙湖街道26909人,珠池街道56965人,新滓街道64109人,鸥汀街道29934人,龙津街道20212人,渔洲街道14749人,龙祥街道13777人。2002年,龙湖区辖珠泡、龙湖、金霞、新津、龙津、移洲、龙祥、欧汀8个街道,共有5个村委会、64个居委会。

2003年1月29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3]11号):将原澄海市的外砂、新溪2个镇、原金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东片区域(即东起天山北路,西至华山北路,南起汕头经济特区北界线,北至科技北三街向南转向科技西路再转向科技北二街)划归龙湖区管辖。4月1日,完成了原澄海市外砂镇、新溪镇行政管辖权的移交工作。

风景名胜

妈屿岛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

妈屿岛

妈屿岛为著名旅游胜地。岛上妈祖宫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后经多次修缮,集潮汕木雕、嵌瓷、石刻三大独特传统工艺于一体。北部放鸡山西麓有清乾隆年间所建东海普陀山寺遗址。尚存“东海普陀山”石刻横匾和基础垣阶,门前榕树为明代所植。南端凤山观海亭,背山面海,绿瓦飞檐,亭下石卵累累,称“凤卵”。

证果寺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

证果寺

汕头市龙湖区鸥汀街道证果寺,现由赵朴初(1907-2000.5.21)题名,相传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是1994年10月6日被市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刹。区宗教局于1985年5月24日批准其归还僧人管理,1995年春起准其登记开放。证果寺以独特的山门、无量(梁)殿、九龙壁玉雕、超500年历史菩提树、般若泉、大型泰国佛铜像和缅甸释迦佛玉像,为经济特区添一礼佛名蓝、旅游胜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