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的烙饼还是记忆犹新

对烙饼的记忆还是在70年代,那时能吃到并不那么容易,一般情况下是6月份收割完毕,每家分到小麦后,先磨成通粉,就是100斤小麦出粉达到95斤的哪种,急切地先蒸一锅麦面馍或烙饼,要知道那时每人每年能分到细粮即小麦也就不到百十斤,蒸好的馍或烙好的饼三下五除二就干掉一个,一个重干面粉为半斤左右,所以吃上小麦烙的饼恰似过年,记忆非常深刻。看到妈妈是这样做的,把面发好做好饼子再醒一会,然后在院子里用三块砖头支起架上鳌子,用麦秸杆点燃加热,筷子上结一块布从油灌里蘸油刷到鳌子上,然后把饼子搁上盖上盖,一点一点点上麦秸扞慢慢加热,妈妈坐在用麦秸杆编制的坐垫上一直坚守在傍,烙一个大概要十多分钟,一面焦黄了在翻过来烙。现在想来是烙饼的好吃还是在怀念老人,应该是怀念老人的成份多,但那时的麦面饼子还是深深的烙在脑海里。

现在生活水平那些都不在稀罕,但时不时想起那种味道,所以只能依现在的条件制做,以便使怀念不至于太空想。

1、面粉里加鸡蛋、熟油、盐、椒叶拌匀。

70年代的烙饼还是记忆犹新

2、加水拌匀和成团,`发酵二倍大。

70年代的烙饼还是记忆犹新

3、发酵好拿出放案板上做成饼子状,盖上布静醒十多分钟。

70年代的烙饼还是记忆犹新

4、醒好后放在刷了油的平底锅里开小火,再用馕扎扎些眼,也可用牙签。

70年代的烙饼还是记忆犹新

5、烙成两面金黄既可出锅,请记住用小火烙。

70年代的烙饼还是记忆犹新

明天发表"凉皮调料之二‘香醋’",不要离开,精彩明继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