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阿里巴巴系的企业都不着急上市而腾讯系的企业忙着上市?

马继华


讲真,哪有不想上市的企业,小米雷军15年时说五年内不考虑上市,这才过去三年,小米就扭头上市去了。不过小米上市过程艰难,A股上市没能撑得住小米市值,小米只好转投港股上市。从中窥见,公司想上市也没那么简单。


腾讯系和阿里系打法不同

腾讯系比较独特,社交流量盘子大,腾讯之前也是打算自己搞业务,后来没成功,变成开放投资战略,直接投资优质潜力公司。一方面,腾讯能给公司大量的流量扶持,转换成现金流,另一方面,这些公司自身实力强大,且选择腾讯系,也是因为看中腾讯系流量,二者互补。

比如三年上市的拼多多,靠微信的流量不断裂变,疯狂吸金。

此外,还有京东,以及直播行业上市的虎牙,正在等待上市的美团,都是腾讯系上市大部队的重要成员。他们固然也依靠了腾讯流量支援,但本身强悍的实力也非常重要。尤其是没有边界的美团。

而阿里系,则不同,首先流量主要集中在电商流量方面,导流能力较弱,又不可能给对手电商公司导流,以至于给了腾讯机会,选择扶植京东和拼多多两家电商公司对抗阿里。阿里导流能力没有腾讯牛逼,投资的很多公司主要是以自己为主,并没有互补的前提。

比如阿里收购优酷,为了布局边看边卖的电商格局,以及补足阿里大文娱在视频业务方面的不足。收购饿了么,补足线下新零售战线。

反观优酷和饿了么,貌似并没有从阿里这里得到什么优质资源。尤其是优酷,被阿里收购后,貌似内部开启养老模式,直接掉到行业第三。


上市艰难

除了自身生态和战略不同,公司上市也困难重重。上市不是你想上,想上就能上的,腾讯系能给收购以及投资的公司导流,助其流量变现,并且,这些公司自身业务发展前景较大,得到腾讯流量扶植,如虎添翼。

而阿里系公司,主要为阿里补足阿里生态,得不到阿里系的太多流量支持,并且,自身实力也不够强劲,有了阿里助力之后,反而有了养老心态,有金主爸爸,吃喝不愁。


上市不是衡量公司发展的唯一标准

尽管上市风光无限,但上市并不是衡量公司发展的唯一标准,如果公司业务前景尚可,现金流充足,没有资金困扰,那么选择不上市也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

比如说一直不上市的华为。

总的来说,公司发展,不能完全依靠金主输血,也不能完全寄希望于上市,哪怕是已经上市的优酷,后续发展不行,也保不住行业地位。

公司发展还是要靠自身。


我是吴怼怼,虎嗅、36氪、钛媒体、产品经理等专栏作者、前澎湃新闻记者,专注互联网科技文娱解读,更多深度解读,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吴怼怼


无论腾讯系还是阿里系的企业,没有不想上市的企业。就算企业负责人不想上市,阿里和腾讯的投资为了套现也会要求上市。毕竟只有IPO前期的投资才能变换为收益,也是投资变现的最佳最快的方式。

阿里和腾讯目前已经全面宣战,双方在人工智能、电商、物流、医疗、金融、文娱、社交等多个行业呈现胶着状态。据不完全统计,阿里目前领投和跟投的企业超过300家,腾讯则更多,达到450家左右。这点从每年的互联网大会不同的饭局也能看得出来。

由于腾讯铺的面更多更广,在相同时间段内上市的企业会多一点,这也给了外界一种假象:腾讯系上市或拟上市企业更多一点。

不过,这种假象仿佛也符合两家公司的发展谋划。

在一定程度上,腾讯依靠自身流量变现能力超强,现金流也更加充足一点,而阿里掌门人马爸爸更喜欢慢火炖好汤,习惯布局大的谋划。

阿里更加执着于去打造一个生态闭环,一般倾向于去投资更多的是收购各个条线的企业来丰富生态内容。而反观腾讯,除了在一些正面交锋的地方来与阿里对抗之外,腾讯更倾向上市步伐较快的企业去投资,所以很多时候腾讯更像是作为一只基金去进行投资并变现,只不过腾讯这家基金公司全部资金来源于自己。

再强调一下,不论阿里系还是腾讯系企业没有不想上市的企业。阿里系倾向生态建设也不过是为了更高的市值。


镁客网


很多人不懂这其中的玄妙!都认为“着急上市”,看不起着急上市的公司,可惜看不到其中的利害关系!不管哪一家公司,对于社会公众来说,早上市的,比迟上市的更有利!

原因有两点:

第一,早上市,公司的估值低,融资额少!社会公众出的钱,远比迟上市的公司少!阿里上市融资的金额是腾讯的40多倍!拼多多现在上市,估值也就200多亿美元,上市融资金额18.7亿美元,如果拼多多等到估值1000亿或者500亿美元再上市,那时候拼多多融资的金额,远比现在融资金额多的多!将来,将来,将来,将来蚂蚁金服上市,估值超过1500亿美元的时候甚至2000亿美元的时候,上市融资都可能达到150亿美元!那时候,蚂蚁金服融资额就是拼多多的许多倍了!所以,公司越早上市,对于公众来说,越有利,出的钱远不如给迟上市的公司多。如果该蚂蚁金服成立3年就上市,公众可以出更低的价格买同样数量的股份!

第二,早上市,对于公众来说,更能够享受公司的成长!一个公司上市的时候市值200亿美元,未来成长到1000亿美元,就可以涨5倍,公众赚5倍,而一个公司上市就2000亿美元,未来涨到1万亿美元?可能性太小,因为目前世界上只有4-5个公司有这潜力。现在网传蚂蚁金服估值已经是1500亿美元,还没上市,等到上市的时候,2000亿美元或者更多,大家觉得,蚂蚁金服将来能涨多少倍?超过工行?工行现在市值2756亿美元!超过苹果?!可能性小的不得了。蚂蚁金服如果亿2000亿美元估值上市,超不过工行,那就几乎没有成长性,如果将来融资个200亿美元,对于公众来说,迎接蚂蚁金服上市就很不划算。当然,这个前提是假设蚂蚁金服没有工行值钱。如果这个假设不成立,蚂蚁金服升值没有天花板,远比工行值钱,那是另外一回事。这个大家自己考虑,蚂蚁金服是不是有这能力!如果蚂蚁金服成立3年就上市,那么公众可以享受更多的成长空间!

总结前面两点:腾讯系早上市的,对于公众来说,是更有利的,公众以更低的融资额享受更多的成长空间;而阿里系的迟上市,对于公众来说是不利的,只是以更高的融资额来换更少的成长空间。

实际上,腾讯系低调,不去思考一下,根本就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光看表面是不行的。只有说腾讯,茅台是股王,没有听说阿里是股王,因为腾讯,茅台,涨的厉害,都是几百倍的上涨,阿里也就涨2-3倍,所以称不上股王!如果阿里和腾讯同时上市,那阿里也会被称为股王!可是阿里他不早上市,等到公司硕大无比才上市!


西格玛的化学


阿里系企业长期不上市,而腾讯系企业忙着上市,粗一看确实有此明显特征,但细一想又似乎不是那么回事。



如果把旗下每个独立产品都视为一个企业的话,腾讯系恐怕是最不积极谋求上市的了,比如,微信的强大似乎可以颠覆QQ了,但是,微信并没有独立分拆上市。

再看阿里巴巴,从B2B到C2C,再到B2C和新零售,如果能拆分的业务,比如支付宝等,似乎都在寻求上市的可能。

再看各自的投资风格,阿里巴巴投资的企业,很少是不寻求控制权的,而腾讯投资的企业很少谋求控制权,比如,搜狗、美团甚至滴滴等。

腾讯寻求的航母战队,大航母带小航母,阿里则是大航母带一堆小船,离开了航母则可能存在生存危机。

比如,脱离了阿里电商平台,支付宝似乎就没什么用了。

但离开了腾讯,搜狗还是搜索,美团还是外卖,滴滴还是打车。腾讯风格成就别人也成就自己,阿里是吸纳别人成就自己。


李俊慧


阿里巴巴旗下共有12家企业,包括阿里巴巴、淘宝、天猫、阿里妈妈等,但是阿里巴巴集团的上市公司却只有阿里巴巴一家。然而,与之在商业上相抗衡的腾讯,其旗下的企业却每天都在为上市而忙碌。

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阿里巴巴系的公司都长期不上市,甚至一点都不着急;而腾讯系的企业却一直在忙着港股、美股等的上市?

针对该问题,个人见解如下:

一:两者的侧重点不同

阿里以打造生态为主,而腾讯是以投资回报为主。阿里期望以全资收购来丰富生态圈建设;而腾讯则更重视投资回报,其旗下的公司几乎都不是控股公司,只是投资公司。上市对于腾讯来说,可以获得相应的投资回报,以此来投资更多的公司,扩大经营范围。

二:两个旗下公司归属性不同

对于阿里来说,其旗下的淘宝、天猫等都属于阿里巴巴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阿里巴巴的上市则代表着其旗下所有全资子公司的上市。但是对于腾讯来说却不是这样,因为腾讯更注重投资回报,所以其旗下的公司都是投资公司,腾讯的上市并不代表他投资的公司也上市。因此,其旗下的投资公司想要上市就需要自己努力,因此相较于阿里巴巴集团来说,腾讯系的企业为上市显得有些着急。

综上所述,阿里巴巴更注重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也一直在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而腾讯则更注重投资回报,说白了,就是更注重眼前的利益。显然,阿里巴巴一直都在想着怎么赚到以后的钱,怎样可以一直赚钱。

你好,商函杂并论,一个以客观视角解读商业的伪ceo


商函杂并论


因为阿里巴巴和腾讯的模式不一样!


首先,我们来看阿里巴巴,全称是阿里巴巴集团,腾讯,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美国上市公司只是把阿里的电商业务,包括淘宝、天猫、聚划算,(估计也有闲鱼这种二手电商交易平台)以及云计算业务打包上市,五千亿美元的市值其实只是电商业务和云计算而已,其他资产都属于阿里巴巴集团的!不过电商业务占阿里营收80%,赚钱还是靠电商,但阿里巴巴集团的庞大和价值绝不只是美国上市的那五千亿美元市值,随便拿出一个业务,虽然未必盈利但价值和估值都大的吓人!再看腾讯,在香港上市的主体叫腾讯控股,这已经囊括了腾讯的所有业务,就连微信也属于腾讯控股的一部分,除非有业务单独剥离出来独立上市!再回头看阿里巴巴集团,高德、口碑、饿了么、优酷、虾米、恒生电子、中天微、阿里影业、先声科技等等都是阿里巴巴集团的资产,和美国上市主体没有什么关系!


其次,阿里巴巴一直按照的思路就是布局一个完整的生态闭合链,而内部是用平台化的模式来进行的!淘宝C2C平台、天猫B2C平台、1688B2B平台、口碑O2O平台、云计算平台、阿里妈妈广告联盟平台、蚂蚁金服互联网金融平台、菜鸟网络物流平台,每一个大型的平台是独立的也是可以向外延伸的,还可以互相串联合作组成一张网,这就组成了一个闭环的生态链!它们互相配合,协调性和执行力非常强,一旦有什么情况可以调动整个集团的资源协同作战!比如最近刚结束的世界杯,阿里能迅速调动全集团的资源进行宣传!开发平台战略的优势就很明显了!阿里还有一个战略叫履带战略,就是每个时期都会有一个平台充当阿里巴巴集团的发动机,十年前是淘宝扛大旗,五年前变成天猫接过了接力棒,这个大家都可以感受到,无论是平时的宣传还是马云在世界各地的演讲或者是最近几年每年的双十一,天猫成为了主角,淘宝被边缘化了!到了现在,以支付宝为主的蚂蚁金服正在充当阿里履带战略的第三台发动机,现在阿里的很多投资都是和蚂蚁金服联合入股的,面对微信支付的竞争支付宝也是争锋相对,布局互联网金融让蚂蚁金服的估值达到了1500亿美元,上市前估值就这么高上市后那还了得,2000亿美元市值那将是起步价,再给点时间再造一个阿里也不是不可能的!而未来五年后,以菜鸟网络为核心的世界物流骨干网将成长为参天大树,物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要人类还有经济活动,就无时无刻不进行商品的购买、交换和运输,而等到菜鸟的世界物流骨干网建成之后,世界将属于阿里!最后的发动机将是阿里云!阿里云是云计算加大数据的结合,马云在演讲里反复强调,阿里巴巴将来会是一家数据公司,这不是说说而已!以阿里巴巴庞大的生态链,光内部产生的数据都庞大的无可想象,更何况支付宝还对接的外面接口、外面的公司入驻在支付宝里面、菜鸟平台对接的物流公司、阿里云平台上迁移或者直接入驻过来的企业,可以说阿里巴巴能囊括收集到全社会的数据,然后再分析分类最后给个人提供个性化的定制!只要这个数据不用于企业或者个人之间的贩卖,合法的利用,数据的价值将是无穷的!所以阿里一直在布局,一直在深度融合,公司肯定是要上市的,因为一个公司上市不仅仅只是为了融资,对品牌的塑造和推广以及用户对品牌的认可都有很大的作用!但是阿里巴巴不急,不急于子公司上市!

再看腾讯,腾讯的一切都是围绕社交平台展开的,QQ地位下降了,微信成了腾讯收割的利器!十亿的社交用户这在中国简直是无解,社交平台的粘性之超强,有用户就能产生源源不断用之不竭的流量,而腾讯把这些流量用来变现,所以说腾讯是个贩卖流量的公司也不为过!变现的方式有很多,对外投诉入股外加给你开放微信窗口导流,内部转化最好的例子就是游戏产业,大家都在一个社交池子里,腾讯的所有游戏一个QQ号就能登录,简单快捷,并且游戏联网使得趣味性增强,大家一起玩一起比排名,加上腾讯游戏的一些玩法,变现能力简直是印钞票!既然腾讯的模式一切都是为了利用社交用户基数获取流量然后变现,那么急着公司上市也就可以理解了,股东们的集体意愿呗!

再次,阿里巴巴一直奉行的是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的原则,阿里的合伙人制度让马云的团队牢牢的控制着这个集团,大股东虽然有董事会席位有投票权,但不能干预公司的发展战略和正常运行,最后还是要马云拍板才能执行下去!在分红问题上,阿里上市至今有五年却一毛不拔的没分红一分钱,股东们还无可奈何,唯一的办法就是出手自己手中的股份套现!但股东肯定不甘心,因为能进入董事会的或者持有阿里股份的人手中拿的是股份,是阿里巴巴集团的股份,是干股!而不是所谓的上市后购买的股票!前面说到在美国上市的阿里巴巴主体只是把电商业务和云计算业务打包上市,和整个阿里巴巴集团有着本质的区别,在阿里巴巴集团的其他业务还没上市之前就套现阿里集团干股的人肯定得亏的只剩下裤衩!这也许也是阿里巴巴不急于让其他业务或子公司上市的原因吧!无论是收购还是自我卵化,阿里只需要内部融合,把这个生态闭环做的更好比急于上市让股东割几波韭菜要好的多!

再看腾讯,除了类似腾讯音乐集团这种剥离出去的业务外,腾讯的所有业务都已经囊括在了上市公司腾讯控股这个里面了!虽然腾讯跟阿里一样也可以说是铁公鸡,每年分红少的可怜,但马化腾的团队对腾讯的控制力肯定不如实行了合伙人制度的马云团队,大股东对马化腾的决策有很大的影响,这也为什么马云说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而马化腾只是腾讯CEO首席执行官的原因,马化腾受董事会的约束!马化腾的职位只是相当于阿里CEO张勇,当然权力肯定比张勇要大的多,阿里CEO可能会被马云换掉,但马化腾的CEO未必有人有能力换掉他!所以马化腾要对腾讯董事会负责,换句话说他要对董事会大股东负责,所以一旦股东想要通过上市圈钱的手段套现,腾讯也必须只能按照他们的意愿,急于寻求上市!

最后,阿里巴巴和腾讯的投资风格不一样。阿里巴巴的一切投资都是围绕着自己的核心业务展开的,电子商务(新零售)、互联网金融(支付)、云计算(大数据)、物流(仓储)、大文娱、健康产业、新闻媒体,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当然对于一些前沿科技肯定也是要投资布局的!腾讯的投资其实也在围绕它的核心业务展开,

社交、游戏、泛娱乐,这三个领域腾讯布局很深!但是除开这三个领域外,我发现腾讯的其他投资很混乱,就比如去年来开始的新零售对抗,和阿里巴巴赛跑着跑马圈地,人家阿里是做电商做商品买卖出身的,又是他们自己提出来的升级概念新零售,布局这些是水到渠成,中间的阻力和弯路会少很多,毕竟一二十年的运行经验在那里,而腾讯也在疯狂的花钱投资,但你所有的新零售投资最后没有一个载体,难道仅仅只是为了为微信支付寻找新的场景?那就太吃亏了!阿里巴巴布局新零售那是因为线上的电商已经快到天花板了需要向线下发展,并且线下庞大的支付场景也是阿里或者蚂蚁所看中的,消费金融的拓展需要这些!并且能布局物流配送末端,完善菜鸟平台的物流网络,最后还能获得线下的大量消费数据,这是一举三得甚至四得的好处,腾讯却只能一举两得

阿里巴巴是稳扎稳打,即便是收购的公司失去了市场份额,但那些公司已经深深的融入了阿里的这个生态种去成了其中的一部分!腾讯现在越看越像一家投资公司,虽然主营业务还是那么的强,但在投资方面确是依靠它的流量霸主地位漫天撒网,很多投资也仅仅只是投资,和主营业务融不到一起,不能发挥协同作用!这样的投资逻辑只会有一个目的,让投资的公司上市,然后就能通过股市获取高额回报,这完全是风投的逻辑啊!

所以大家对腾讯贴的标签是游戏公司,社交平台,贩卖流量的公司,投资公司,这几个都很形象!一句话,腾讯太急功近利了,只愿意赚快钱,没耐心!


大轮萌王鸠摩智


因为IPO是资本退出的最佳方式



据统计,目前腾讯参股的公司总计近400家,阿里系参股近250家,双方势力范围基本上覆盖了互联网能触及的各个领域。

众所周知,腾讯和阿里的竞争一直都很激烈。对于腾讯来说,电商一直都是其挥之不去的心病,在它几乎所有的过往战绩中,估计电商是唯一的败笔。

对阿里来说,似乎社交和游戏注定是腾讯的天下,尽管多次尝试进攻却总是失败。


自己不行那就拉帮结派,扶持第三方来助攻。不论阿里或者腾讯都在默默使用,这样就逐渐形成了大家口中的阿里系和腾讯系。

一张“乌镇饭局图”就可看出腾讯系的一斑了:

而阿里系除了我们熟悉的淘宝、天猫、支付宝、网商银行外,还有饿了吗、新泰、滴滴、盒马生鲜、苏宁云商、OFO单车等众多知名企业。

据Mergermarket数据统计来看,2012-2017年间,腾讯在全球的投资额高达625亿美元,阿里为419亿美元。

腾讯、阿里各自的投资、收购大战已触及到人工智能、电商、物流、医疗、金融、文娱、社交等多个行业,两个来自于腾讯和阿里的“投资金主”都豪掷千金,排兵布阵,培养出自己强大的生态系统。


对于投资人来说,无一不希望所投资参股的企业尽快上市,这是资本退出的最好方式。不论阿里系还是腾讯系旗下企业都不停地开启融资模式,之所以还有些企业未能上市,只是因为尚未达到上市的步骤和要求。

综上所述,没有不想上市的企业,只是暂时达不到上市的资质罢了!


东震木


是不是上市,何时上市,怎样上市,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目标,对不同的企业,也有不同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对自身培育的企业,不会轻易选择上市,而会将企业“养”得体壮肉肥时再考虑上市,以便于实现利益最大化。如蚂蚁金服,讲了这么长时间,还没有最终上市。原因就在于,马云想推出一个超过阿里巴巴的更大的上市公司。

对通过资本市场并购而来的企业,特别是非绝对控股企业和非主业企业,多数企业都会选择加快上市来完成并购的利益赎回。因为,只要上市,并购所付出的代价,就会数倍数十倍地回收。所以,对这样的企业,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加快上市步伐。

而从近年来阿里和腾讯两家企业的并购情况来看,腾讯的并购速度明显快于阿里。也就是说,通过并购获得的企业,特别是控股的企业是非常多的。而且,不仅有直接并购的企业,也有通过支公司并购的企业,还有通过投资的企业再并购的企业。如美团并购摩拜,就是此类形式。

也正因为如此,外界对阿里和腾讯在上市问题上的感觉,就是腾讯更喜欢企业上市,而阿里不太喜欢了。很显然,是有一些特殊情况的。

不过,从马云与马化腾的办企思维来看,马云似乎更讲求战略,更善于谋划长远,而马化腾则更擅长战术,更喜欢短期目标。虽然不能因此就认为马云是做大事的,马化腾是做小事的。但是,至少马云的大局观可能要比马化腾更强一些。譬如CDR马云就积极响应了,马化腾则暂时没有考虑。从这一点也不难看出,马云的格局更大一点,马化腾则更现实一点。急于上市,可以加快变现。不急于上市,则想在未来获得更大的利益。马云与马化腾,在如何实现利益最大化方面,都不含糊,也都不会含糊。

但是,不管怎么说,阿里巴巴也好,腾讯也罢,都是目前最值得关注的企业之一,也是最具活力的企业之一。“二马”也绝对是企业家中的精英,是能够把企业做好、做出名堂、做成样板的企业家。


谭浩俊


作为当前中国最大的两家互联网巨头,其竞争对决一直都非常激烈。双方各自的投资、收购大战也几乎涉及了各行各业。而为什么阿里系的企业不上市,而腾讯系的企业着急上市。表面上看阿里系投资的企业发展的更慢,(包括雅虎中国、虾米音乐、天天动听、中国万网在内的很多品牌均已经消失)腾讯系发展的企业发展更快(京东已经上市,美团,滴滴准备上市)本质上其实是由这两大巨头最核心的产品决定的。


我们都知道阿里是做电商起家的,旗下的淘宝,天猫,以及目前的蚂蚁金服等都能直接产生收入和利润,但这些收入需要源源不断的流量来转化。从这个角度来说,阿里就像一个流量黑洞,从外界吸收流量,然后在自己的平台产生交易,无论是收购UCweb、高德、优酷,还是投资微博和陌陌,都是如此。一旦这些所谓的入口流量耗尽,阿里就会寻找新的流量,其实是通过不断吸血来壮大自己,把很多并购的企业逐步变成阿里事业部。

而腾讯靠社交产品起家,PC时代的QQ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微信都是流量的天然聚集者,但微信和QQ本身不能赚钱,主要是做赋能,自己要做的就是把自己低价高质的流量分给自己投资的那些公司,比如京东,美团,滴滴,然后再扶持这些公司壮大发展,从而实现整个的商业闭环。

所以从两家巨头的产品来看,阿里系更像是一个吸血鬼,而腾讯更像是一个发动机。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腾讯总体的投资额要高于阿里。据统计,最近5年,腾讯在全球的投资额高达625亿美元,阿里为419亿美元。所以相对而言,腾讯系上市企业多一些也正常。

当然资本市场,所有的投资最终都是为了得到回报的,所以上市是肯定的,毕竟只有上市才能最终拿到投资回报,只不过阿里系投资的企业发展的慢一些,暂时还没有达到上市的资质和要求而已。


侯贤平


其实不管是阿里系还是腾讯系企业,上市都是最好的选择。但是,由于两者的布局和目标不同,所以决定了它们上市的时间不同。

我们知道,阿里系的企业中,上市的寥寥无几。就拿阿里手中一直握着世界最大的非上市公司——蚂蚁金服来举例,却不着急着上市。很多人都对此表示不解,明明只要将蚂蚁金服上市,马云就有望重回中国首富,可为何阿里不这么做呢?


据笔者分析,阿里之所以不打算将蚂蚁金服上市,是因为阿里打算先构建好封闭的生态链再考虑上市问题。从蚂蚁金服的发展趋势来看,蚂蚁金服有望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只要等到哪时候上市,蚂蚁金服的市值就不只一万亿了。

而相比阿里,腾讯就显得有些“心急”了。毕竟腾讯是以投资回报为主,能尽快上市就意味着更快就看到投资回报,以此来投资更多的公司,扩大经营范围。

不知道各位看官们是如何看待的呢?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让更多人看到您的观点,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