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國家不能無限印鈔票來讓自己有錢,購買更多資源進行建設?

60億元一張的鈔票見過嗎?

為什麼國家不能無限印鈔票來讓自己有錢,購買更多資源進行建設?

這是民國末期發行的60億一張的法幣,能買多少東西呢?僅僅數十粒大米!

1937年抗戰前夕,法幣發行總額不過14億餘元。為了籌集抗戰軍費,到日本投降前夕,法幣發行額已達5千億元。這還不是最嚴重的。

到了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更是瘋狂發行貨幣來搜刮民間財富,1948年,法幣發行額竟達到660萬億元以上,等於抗日戰爭前的47萬倍,物價上漲3492萬倍,法幣徹底崩潰。

那時國統區的老百姓,個個“有錢得”堪比《人民的名義》裡的貪官趙德漢

為什麼國家不能無限印鈔票來讓自己有錢,購買更多資源進行建設?

為什麼國家不能無限印鈔票來讓自己有錢,購買更多資源進行建設?

(工人發工資)

但是再有錢有什麼用呢?上街買袋米要背一麻袋錢去,在路邊攤吃碗米粉得先付錢,因為點餐時一碗可能1千萬,吃完時已經漲價到2千萬一碗了……

為什麼國家不能無限印鈔票來讓自己有錢,購買更多資源進行建設?

再回到這個問題:為什麼一個國家不能無限印鈔票來讓自己有錢,購買更多國外資源以及進行本國建設呢?

這個問題有兩個要點,第一個:無限。貨幣有一定發行量限度,超出之後會引起嚴重的通貨膨脹,使得錢不值錢,再多的話就成了廢紙了。

第二個:國外的資源。世界上絕大部分貨幣只能在本國流通,現在能夠全球流通的只有美元,正因如此,美國能夠通過印鈔票向全球徵收“鑄幣稅”來維持本國的霸權地位。

但也要有個限度,一下印太多無異於殺雞取卵,毀滅了美元的信用體系,導致沒人再用美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