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宜黃,這幾個宜黃之最,你見過幾個?

這麼多宜黃之最,你曉得幾個?

宜黃最寬橋樑

宜黃大橋

醉美宜黄,这几个宜黄之最,你见过几个?

逼格最高的宜黃大橋,建於2007年10月13日,於2008年10月初竣工。橋長166.5米,有24.5米寬,中間行車輛,兩旁走人。這麼長的大橋,全部是由鋼筋混凝土建成的,簡直是牛逼哄哄,下面有七排橋墩,每排四個,共有二十八個橋墩,大橋橫架在160米多寬的河面上。有這橋,宜黃倍兒有面,我會亂哇?!

宜黃最大公園

親水灣公園(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

醉美宜黄,这几个宜黄之最,你见过几个?

吼吼吼~~大媽舞來啦~~依偎在宜黃河邊的親水灣公園,是宜黃縣居民健身娛樂的好去處。植被面積大,曲徑通幽,散步談情別有一番滋味o(^▽^)o更有親民的親水灣廣場,在燦爛的燈光照耀下,媽媽們的廣場舞姿更迷(xiao)人(hun)啦~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

宜黃最大廣場

宜黃華南虎文化廣場

醉美宜黄,这几个宜黄之最,你见过几个?

泥房銀注意啦!!!華南虎文化廣場簡介華南虎文化廣場佔地2.5萬平方米,集觀賞、休閒、娛樂、遊覽於一身,揉合了生態、人文、當代建築美學等諸多元素。霸氣側漏,泥房銀的驕(ao)傲(jiao)啊~

宜黃最大森林公園

卓望山森林公園(約不約~)

醉美宜黄,这几个宜黄之最,你见过几个?

嗷~嗷~位於江西省撫州市宜黃縣城南部新車站旁的卓望山森林公園,與縣行政中心遙相呼應,海拔158米,立其上,觀縣城猶如孔雀開屏。宜水、黃水交會於峰下,似白練飄逸東去。山、水、城相輝映,天、地、人相融合,自然風光美不勝收,當稱宜黃絕景。卓望山更是有名的愛情山,是情侶們約會必選聖地,約麼~

宜黃現存最古老的塔

三元塔(始於1577年)

醉美宜黄,这几个宜黄之最,你见过几个?

贊!贊!!贊!!!位於萬福橋東的三元寶塔,明萬曆5年1577年建造,塔身為八面七層,牆實中空,無梯可上,高12.4米,對角直徑2.8米,全用青麻石砌成。塔頂層每面嵌有小銅鏡,八角掛銅鈴,陽光普照金光閃閃,輕風吹拂八面鈴鳴。可謂鎮妖驅邪,讓人景仰,浮想聯翩。說不定許仙和白娘子不是在斷橋相會,而是在我們宜黃的三元塔附近呢,嘻嘻~

宜黃最大寺院

曹山寺

醉美宜黄,这几个宜黄之最,你见过几个?

位於宜黃縣城西15公里處的曹山寺,是中國佛教禪宗五大派系之一的曹洞宗祖庭(發源地)。曹山“魁大秀偉,雄視一方”,“重巒迭峰,若數瓣青芙蓉”,這裡翠竹掩冉,古木參天,溪水環繞,靜謐幽雅。曹山寺在海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和廣泛的影響,尤其在日本和東南亞一帶影響極深,已有1100多年曆史。

宜黃最高山峰

軍峰山,主峰海撥1760.9米

醉美宜黄,这几个宜黄之最,你见过几个?

泥房的小夥伴們,對於江西名山,你們絕逼脫口而出三清和龍虎,卻不造我們宜黃就有一座直衝雲霄、高聳入天際的山峰---軍峰山。軍峰山位於南豐縣三溪鄉、市山鎮、紫宵鎮和江西省宜黃縣神崗鄉境內,主峰海拔1760.9米,是江西省六大山脈中雩山山脈的最高峰,號稱贛東之脊,系贛東群山之首、撫州地區第一高峰。

軍峰山是登山愛好者的好去處,若是碰到明媚的天氣,雲霧繚繞後的日出,簡直美不勝收!山上更有寺廟可供休憩。偷偷告訴你,據說離天越近的寺廟,許下的願望更容易被老天爺聽到哦~

宜黃最古老寺院

石鞏寺(建於唐代肅宗公元756——761年間)

醉美宜黄,这几个宜黄之最,你见过几个?

親麼,看到了石鞏寺的太極巖,小編才知道什麼叫做渾然天成、鬼斧神功!石鞏寺位於江西省撫州市宜黃縣二都鎮二都村西北2.5公里處的太極巖風景區。始建於南北朝時。唐肅宗敕封為“石鞏義泉寺”。宋仁宗敕封為“石鞏義泉古寺”,賜匾石鞏為“江西第一名山”。你們又不造了吧,怪我咯?!

宜黃最大古建築群

棠陰古鎮

醉美宜黄,这几个宜黄之最,你见过几个?

拍膩了古樸的鳳凰古鎮、清新的田子坊、秀氣的雲南山水......是不是該“魂歸故里”了?!宜黃有座鎮,古色古香牽著魂!江西曆史文化名鎮——棠陰古鎮,棠陰古鎮是我省十大歷史文化名鎮之一。鎮內尚有完好的明清時代建築160餘座。“小小宜黃縣,大大棠陰鎮”這句古語,在宜黃人民心中已唱了幾百年。因為這裡盛產夏布,棠陰古鎮在歷史上被稱作了“3萬煙囪,10萬人口”。客商雲集,人文景觀豐富。棠陰是宜黃縣明清建築數量最多、最為獨特的古鎮。家鄉的,才是更值得在你相機下留下記憶的~~~

宜黃最大劇院

宜黃戲大劇院

醉美宜黄,这几个宜黄之最,你见过几个?

咿呀300多年的宜黃戲,誦詠著在這繁衍生息了3個多世紀的宜黃故事!宜黃戲以“宜黃腔”為主要唱腔。“宜黃腔”又名“二黃腔”,因產於宜黃縣而得名,是古老的宜黃戲主唱腔的代名詞。是我省的大型古典劇種之一,其主要聲腔是探索研究我國戲曲的演變規律最理想的標本。2006年,宜黃戲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而宜黃戲大劇院的建成,為的就是保護和傳承宜黃戲這一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打下堅實的基礎。

宜黃最大古墓(江南第一古墓)

譚綸墓

醉美宜黄,这几个宜黄之最,你见过几个?

我們宜黃地小,但是人才多呀~~看我們譚綸(字子理,號二華,漢族江右民系,江西宜黃縣譚坊人),抗倭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戲曲活動家,官至兵部尚書、太子少保。

譚綸墓便是為了紀念這位英勇的將領,位於宜黃縣二都鄉簾前村鹿塘以北山上,始建於明萬曆七年,面積約1000平方米,設神道、牌坊、墓堆,祭臺踞坡地上。是重要的旅遊景點。為撫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江西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