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4條地鐵線走向公示

為適應贛州打造“中部地區區域性中心城市”、贛縣撤縣設區、高鐵贛州西站樞紐選址調整等重大變化,贛州已啟動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0年)的編制工作。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作為城市總體規劃的專項規劃,為支撐贛州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一區、兩群、四軸”和“一心、三軸、五區”的城市空間結構,提高居民交通出行質量,促進城市軌道交通可持續發展,提前控制軌道交通用地,同步制定本規劃。

贛州4條地鐵線走向公示

規劃期限

(1) 遠期:2030年,與贛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遠期目標相符合

(2) 遠景:2050年,綜合考慮資源和環境容量而得出的城市理想發展狀態對應時點

第5條 規劃範圍

規劃範圍為贛州市市域,分為市域和中心城區兩個層次。重點規劃範圍為中心城區範圍

(1) 市域為贛州市行政轄區範圍,總面積 3.94萬平方公里

(2) 中心城區範圍包括:章貢區全域;南康區蓉江、東山街道,龍嶺鎮、鏡壩鎮、潭口鎮、潭東鎮、太窩鄉、三江鄉,及唐江鎮、鳳崗鎮、龍華鄉、朱坊鄉的部分村莊;贛縣梅林鎮、及茅店鎮、儲潭鎮的部分村莊。總面積約 1165平方公里

(2)出行時間目標

本次規劃市域範圍內實現覆蓋城區中心及主要片區與對外交通樞紐的便捷高效的軌道交通網絡,中心城區軌道出行時間控制在45分鐘之內

規模匡算

依據贛州市城市空間佈局和城市人口規模(遠期常住人口315萬人,遠景常住人口350 萬人),同時考慮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交通客運需求量、居民出行特徵、城市道路交通條件、軌道交通線網覆蓋密度等因素,確定遠景城市軌道交通線網合理規模匡算為94.5~141.8千米。

【城市軌道交通線網方案】

形態:推薦方案以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服務軸和國家級產業發展軸展開和佈設,以 1 號線作為城市帶型發展主軸的骨幹線路,2 號線作為連接北部高端產業聚集區的骨幹線路。在此基礎上對線網進行拓展,規劃了聯繫南康通道 3 號線和網絡連接線路 4 號線。線網整體呈現 1、2號線相扣,外圍各線對角放射的 “中心圍合+四角放射線”網絡結構。

遠景方案

遠景贛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由 4 條線組成,線路總長 111km,線路間換乘2車站 6 處,軌道線網密度為 0.35km/km 。

贛州4條地鐵線走向公示

1號線串聯了黃金機場、贛州西站、贛州東站等客運樞紐,是沿城市服務軸(中央金脊)骨幹線路。連接了鳳崗、蓉江新區、章江新城、河套老城、水東、贛縣等片區

2號線是沿國家級產業發展軸串聯北部高端產業聚集區的骨幹線路,連接贛州西站、贛州站等交通樞紐、唐江、鳳崗、經濟開發區、章江新區等片區

3號線是帶動南康區與城市新中心片區的骨幹線路

4號線沿水西組團與蓉江新區的線網西南東北向對角線路,連接了蓉江新區、經濟開發區、水西等片區

遠期方案

遠期建設 1號線、2號線一期及 3號線,線網全長 77.4km。

贛州4條地鐵線走向公示

1號線線路起訖點:起於黃金機場,止於贛縣北。線路走向:黃埔大道~飛翔大道~站前西路~蓉江四路~幸福路~武陵大道~興國路~長征大道~東陽山路~紅旗大道~虔東大道~贛新大道,線路全長 33.5km

2號線一期線路起訖點:起於科教新區,止於贛州站。線路走向:站前西路~客家大道~金玲路~登封大道~紅都大道~贛江源大道,線路全長 22.5km

3號線線路起訖點:起於南康南,止於蓉江新城。線路走向:泰康大道~G105,線路全長 21.4km

規劃預留線路與規劃預留走廊

考慮到城市西部預留髮展的可能性,線網考慮預留向西延伸的條件。4 號線西端具備繼續向西延伸的條件覆蓋遠景可能發展的區域。

贛州4條地鐵線走向公示

軌道交通與城市交通一體化銜接

(1)與航空港的銜接:贛州城市軌道交通線網在黃金機場規劃有軌道交通1號線銜接,實現高效、便捷的內外交通銜接

(2)與國家鐵路幹線及城際鐵路客站的銜接:規劃 1 號線、2 號線服務贛州西站;規劃 2號線服務贛州站;規劃 1號線服務贛州東站

(3)與公路客運交通和公共交通樞紐的銜接:軌道交通應與公路客運站、公共交通樞紐進行一體化設計及建設,形成綜合性客運交通樞紐站

(4)與其它公交方式的銜接:軌道交通應緊密結合常規公交等建設,形成以軌道交通為骨幹、常規公交為主體的高效、便捷的城市公共客運系統

贛州4條地鐵線走向公示

良好的城市環境。軌道交通線網建設順序研究中,既要考慮軌道交通引導城市發展的作用,又要兼顧改善城市居民出行條件的任務。因此,把握好贛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線路的建設順序,逐步形成規劃中的線網結構,建議通過以下 2 個階段,形成符合城市發展要求的線網建設時序:

第一階段:優先建設與城市總體規劃主要發展軸線一致的沿城市服務軸敷設的 1 號線和聯繫現代家居產業聚集區與和歐潭城市中心的 3 號線,作為起步階段軌道交通一期建設線路

第二階段:形成覆蓋北部高端產業聚集區的中心圍合的軌道網絡,建設2號線一期工程

第三階段:結合遠景可能的線網優化及調整確定後續建設線路

第21條 系統選型

1號線採用地鐵製式6輛編組B型車,3號線初期與1號線貫通運營,也採用B型車(4輛或 6輛)。2、4號線建議暫按4輛編組B型車進行規模控制和預留,遠期根據城市發展及相關係統的適應性進一步對其他系統制式進行詳細分析

第22條 運行模式

(1)國鐵線路:開行不同停站的快慢車以提高旅行速度,列車運行交路可根據客流更為靈活設置

(2)城市軌道交通:根據客流情況開行不同交路列車,以站站停模式為主。根據相關要求有條件時可組織 Y線運營

第24條 車輛基地

全網規劃設置 2處停車場,4處車輛段,1處綜合維修基地

詳見附表一:車場分佈一覽表。

贛州4條地鐵線走向公示

贛州4條地鐵線走向公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