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影帝,安排上了

(本文由闲人电影原创:idlemovie)

未来影帝,安排上了

在《我不是药神》之前,提及王传君,恐怕大多数人都会一脸懵逼但是要是说起他就是那个“关谷神奇”,这批人肯定会有种恍然大明白的感觉。

在《我不是药神》之后,王传君的名字几乎传遍了每一个可以发声的角落,他极力都想摆脱的定型困扰总算实现了。

未来影帝,安排上了

靠外在皮囊的关谷,谁披上了这件皮囊都可能是关谷,但是靠自身魅力的吕受益,换个人就不是原来的味道了。

自2014年宣布不再参演《爱情公寓》后,他就一直在撇清与《爱情公寓》的关系。

放弃了可以吃半辈子的流量角色,狠狠地甩掉了“高大傻”的标签,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娱乐圈,他的特立独行更像是一种病态。

这种病态自然也为他招来了不少骂名,有人说他忘本,有人说他过河拆桥,有人直接在他微博底下评论,叫他切腹自尽,还顺带夸了一波其他人的坚守情怀。

未来影帝,安排上了

我倒觉得,我们的一厢情愿更像是偏激的愤青,而他们的选择反而彰显了各自的明白。

因为在捧一个人的时候完全没有必要去黑另一个人,王传君的目标是当一个好演员,陈赫就想做个嘻嘻哈哈的综艺咖,娄艺潇更钟情于歌舞,各自选择不同,无可对比之处。

未来影帝,安排上了

唯一相同的就是他们都是从《爱情公寓》走进大众视野,有些人选择仰山而至,有些人选择停驻观景,有些人选择知难而上,际遇与追求相异,我们何必强行将自己的愿望加在别人身上。

《论语》中有一句话“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怎么活,不是靠别人说出来的,而是自己拼出来的。

反观之,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会被安排要按照父母的规划去成长,我们不顺从,所以有了叛逆,也有了个性迥异的每个人,这才组成了缤纷的世界。

未来影帝,安排上了

我们喜欢《爱情公寓》,喜欢剧里的每一个角色,自然,也要允许“我不喜欢”的反调出现。

与为了保全回忆却现实惨淡相比,我更喜欢他们各自精彩。

美好,不一定是最好的朋友在身边,深爱的人就在隔壁,而是他一直是我拥有上进心的动力。

未来影帝,安排上了

王传君现在的样子才最好的模样,活成了他很喜欢的那句话“成为你自己想要成为的,别成为他们所希望的。”

就像他说的:“为了生活我吃了太多屎,如果你想知道我可以告诉你”,他口中的“屎”便是自《爱情公寓》后找他演的都是与“关谷神奇”同一类型的高大傻的男配。

未来影帝,安排上了

那个时候的王传君不会说不,整个人处于很拧巴的状态。

当然,也不太认识自己,父母告诉他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社会和身边的人告诉他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他就从那个方向行进。

而且,那时的他也圆滑的像个久经商海的“奸商”,与现在的不合群,格格不入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未来影帝,安排上了

和自己的同班同学郑恺上节目宣传《前任攻略2》时,当郑恺提到他在这一年拍了5部戏,录制了两档跑男时,王传君一脸羡慕。

他总会瞄准时机在间隙说很多夸赞郑恺的话,他深知在这个讲求人脉、资源、情面的演艺圈,场面上的客套不可避免。

他也更加明白,能够有那么多演戏的机会,总会有一部戏成为爆款,即使这些戏近乎是烂片,但是能红才能有挑选的可能。

未来影帝,安排上了

早在2007年参加“加油,好男儿”选秀时,王传君已经很懂得人情世故,他教乔任梁什么场合怎么说话,告诉他过年过节要给哪些人怎么问候祝福。

乔任梁学得很快,第二年北京再会时,乔任梁已经非常成熟得体了。

按理说,如此识大体的王传君理应在娱乐圈混的风生水起,他的世俗恭维不做作,能把马屁拍的很舒服。

未来影帝,安排上了

而这一切的转机发生在2016年前后。

这段时间内出现了“王传君卡里只剩一百万,我很慌”的梗,成为众人调侃的对象,其实有点断章取义了。

王传君的本来意思是,自己的钱暂时够用但是又想做导演又想做编剧却什么都做不好,他感觉到这个圈子很病态,自己不应该像以前一样浑浑噩噩地活着。

于是,他开始学习表演、导演,去各地旅游放松心情,不再循规蹈矩,不混圈子,也没有经纪团队。

未来影帝,安排上了

他彻底让自己从一个人情世故的俗人变成了一个疾世愤俗的真人,这样的真才是他想做的,不故作谄媚,为艺术打磨,不肤浅迎合,学会独处思考。

就像金世佳对他说的那样,从这一年开始,他总算明白了什么叫身为演员的羞耻心,在而立之年懂得道理,他是幸运的,因为很多人穷极一生都不一定理解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能够走出舒适区,很难,尤其是还要让自己改变讨好型的人格,更难。

王传君的转变来的不容易,2016年的两件大事和一部电视剧促使他必须将这种不容易化为演戏时的严格要求。

未来影帝,安排上了

《大仙衙门》是王传君颇为看重,也认为会火的一部戏,戏拍完后他就去了日本,剧组给他打电话让他回来配音,他说再等两天,自己事情处理完立马赶回去。

等他到了北京,配音工作已经完成了,看到别人配音后的成片后,他说:

“太扯了,两天就配完一部三十多集的电视剧,我看了一眼都快吐了,本来我的表演有80分,配完后只有50分了,他(配音)连我的语速都跟不上。”

果然《大仙衙门》播出后并没有激起什么水花,王传君就此宣布不再接拍任何电视剧,他讨厌这样的不负责。

对胸肌靠P图、胖瘦靠倒模、表情全靠装、感情靠配音的演员来说,王传君的存在似乎是年轻演员里的一股清流。

未来影帝,安排上了

除此之外,好友乔任梁自杀去世,母亲因病去世,对他的影响更加深刻,亲人好友的生死离别,毫不夸张地说,让他变得大彻大悟。

他说“以前妈妈在的时候,你不管去到哪里,她都会时不时给你发信息,都有家的感觉,现在像是没有家的。爸爸是不会给你发信息说“回来吃饭吧”,再也没有了。所以现在就是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经历过生死以后,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可能就会变。”

未来影帝,安排上了

而很多人不知道,那场叫声惨痛的清创戏,是来源于他的母亲——“我妈当时就是这么喊的。”

妈妈生病很多年,他见惯了,“我那个时候没进去,就在门口听着。”

未来影帝,安排上了

很难想象,一个一米九大高个的帅气小伙为了演的像个病人,拍戏时佝偻着腰,一个月内瘦了20多斤,两天两夜不睡觉就为了让自己的状态看起来更加真实。

难怪有人说,王传君的演出要是放在美国应该可以入围奥斯卡最佳男配。

他对人物细节及人物设计的把控和拿捏精准无比,这次的吕受益(王传君饰演)不同于关谷神奇快餐式的观影体验,看过就忘。

吕受益更像是一本好书,是一种精神食粮,动静皆有数,脑中有画面,对人物尊重,对自己负责,读完后有一种体验了一番百态人生的酣畅感,充实快意。

未来影帝,安排上了

尤其是吃火锅最后面对徐峥那段,由嬉皮笑脸到嘴角抽搐再到心碎无奈推门而出,真的想由衷地感叹一句,在流量和快消费当道的影视圈还能有这样的青年演员是我们的福分。

与邻国相比,我们国家的实力演员显得青黄不接,《燃烧》之后这样的讨论更甚,我们惊叹、羡慕韩国有刘亚仁等一批有匠心的青年演员。

《我不是药神》之后,王传君的出现或许会改变这种局面一点点,哪怕只是一点点,至少能让我们知道还会有人对电影用心,对角色负责。

未来影帝,安排上了

在《我不是药神》之前,注意到王传君的演技是程耳导演的《罗曼蒂克消亡史》,这部戏拍完后,程耳被称为“最被低估的导演”而王传君被称为“最被低估的演员”。

当时,导演想要找一个地道的上海人出演马仔这一角色,尽管戏份不算太多,但能与葛优、章子怡、浅野忠信等人一起搭戏,无疑会让许多人趋之若鹜。

剧组找到了王传君,他的周围人都劝他发一张艺术照给导演,可是他却发了一张头发蓬松、胡渣满脸的自拍。

这不是对导演的不尊重,而是他明白,这个角色并非光鲜亮丽,他的身上应该有小人物的迷茫与自我满足。

未来影帝,安排上了

对角色负责自然会收到应有的回报,他在《罗曼蒂克消亡史》的演绎,松弛自然,不再有紧绷绷的娇柔浮夸。

虽在葛优、章子怡、倪大红面前,他还是略显稚嫩,但是能够让观众忘了王传君只记得角色的“毁容式”演技,他的进步,肉眼可见。

未来影帝,安排上了

今年,除了《我不是药神》,王传君还有陈冲继《天浴》后再度涉及敏感年代的《英格力士》,这是与冯小刚多次合作的编剧王刚的本子,以及“禁片之王”娄烨的《兰心大剧院》。

《英格力士》改编自王刚的同名小说,曾入围矛盾文学奖,就凭王刚的这一段话,电影若能如期上映势必会大爆。

“中国写文革的小说太多了!但是都有一个规律——好人是绝对的好人,坏人是绝对的坏人……可我在小时候就从我父母身上发现,这个道理是不对的。我们中国人是一个不愿意承认自己错误的民族,我们的父辈到今天都不忏悔。于是我想,在文革时还是一个孩子的我,就来忏悔吧。”

未来影帝,安排上了

能够获得出演的机会,在于王传君的不妥协。

《英格力士》的监制为了找到适合角色的演员,面试了很多人都不满意,在大半个娱乐圈都在说着恭维的“我喜欢”时,王传君不应景地来了一句“我不喜欢”。

刚巧,那天正在上微博的监制看到了王传君的“我不喜欢”,他赶忙给陈冲打电话,告诉她人已经找好了。

未来影帝,安排上了

也许不选择做明星,执意做演员的王传君丢失了很多赚钱和成名的机会,但是正如徐峥所说:

“王传君的艺术追求远不止于此,以后也会远远超过我,因为我感觉他还是蛮铁了心想做一个好演员的。”

告别关谷,迎接真正的不被捧杀的王传君。

微博搜索关注:Idlemovi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