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總規:在堅守與創新中謀劃未來

成都新總規:在堅守與創新中謀劃未來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成都總共編制過1954版、1982版、1996版、2011版四輪總規,在引導不同歷史時期城市各個方面的發展均發揮了重要作用。而此次總規的修編,則是成都市的第五輪總體規劃。總規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貫穿新時代各項戰略部署,指明新時代成都“三步走”戰略目標的實現路徑,促進城市發展與國家發展同軌同步,體現高度的政治自覺和強烈的責任擔當。

儘管總規的有效期通常較長,但總規的修編週期卻在逐漸縮短,第五輪總規的編制與第四輪總規的出臺僅僅相隔了七年時間,這足以說明城市的發展速度在不斷加快,使得必須以更快的頻率去更新城市的發展藍圖。總規不僅劃定了人們對於這座城市未來的想象力,也決定了以怎樣的方式去實踐這些令人振奮的目標。

務實開拓,科學實踐

新編制的總規首先給人的最深刻印象是目標務實、措辭明晰。比如,規劃提出到2035年,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全面建成泛歐泛亞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門戶樞紐城市。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設現代化新天府,成為可持續發展的世界城市。“美麗宜居”、“國際門戶樞紐”、“可持續發展”等用語均體現出明確的指向性和清晰的定位,即便不做過多解釋,民眾也能較為準確地理解這些目標的大致含義,並對其順利實現抱有信心。

規劃還提到至2035年,成都的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2300萬。確定人口上限尤其體現出一種務實的態度。如果單純從需求端看,經綜合預測的結果是2035年成都的人口規模將會達到2400—2600萬人;但從供需平衡的角度看,尤其是考慮到資源承載能力對發展規模的約束,總規明確提到至2035年成都可承載的常住人口規模應控制在2300萬。人口規模牽涉到城市進程的方方面面,無疑會影響成都未來十幾年裡許多領域的發展方向。

實際上,總規所體現出的科學務實精神裡也包含了一系列深刻的辯證思考與實踐。比如規劃的目標之一是要處理好“舍與得”、“增與減”、“東與西”、“新與舊”、“城與鄉”5個關係。

“舍與得”指疏解轉移非核心功能,強化提升國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增與減”指建設用地規模總量基本穩定,空間分佈上東增西減,用地結構上生態生活空間增、生產空間適當縮減。“東與西”指區域層面,向東與重慶全面相向發展、向西與川西共同保育生態;市域層面,西部重點保護生態、減量發展,東部重點強化功能、增量拓展。“新與舊”指處理好歷史與現代的關係,實現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歷史城區與城市新區和諧相融。“城與鄉”,指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面實現鄉村振興,實現從城鄉統籌到城鄉融合。

為城市發展裝上穩定器

對上述5大關係的梳理無疑把準了成都未來的發展命脈,用非極化的思維來探索城市的發展機遇,尤其是良性的可持續發展機制。與這種宏觀視野相呼應的落腳點尤其令人耳目一新:四定原則無疑將成為總規裡的一大亮點,也是其中最吸引人的短語之一。

與那些千篇一律的口號不同,四定原則並非虛無縹緲,而是堅持科學和理性精神的產物。其具體內容包括:堅持以底定城,以建設公園城市為目標,錨固綠色空間底限;堅持以水定人,確定城市人口規模上限;堅持以能定業,以能源資源的供給約束和節能減排為前提,確定產業發展的負面清單;堅持以氣定形,根據大氣環境特徵,優化空間形態,改善通風環境。

定,是一種態度,和一種不妥協的精神。它表明成都在未來的發展歷程中將會堅守哪些核心價值,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舍與得”的另一種體現。

我們認為,總規中的一系列內容都是為了防止大城市病和現代化進程中時常出現的各種負面效應,好比給城市的飛速發展裝上穩定器,使其不至於在各種誘惑中迷失方向。

一個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在城市風貌方面,總規提到要打造“透風見綠、簇群錯落”的城市空間秩序。具體包括:合理確定城市的開發強度和建築高度,重點強化對臨近山體、河流、公園、歷史文化片區的“四邊”區域建築高度進行管控。營造中軸、門戶、老城、中心四類城市標誌性天際線。構築29條觀山視域廊道,再現“窗含西嶺千秋雪”盛景。

對於當下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來說,不一味追求和炫耀高樓大廈,是一座城市邁向成熟的標誌之一。從天際線的角度規劃城市的立體空間格局,是此次總規中又一個值得稱讚的創新理念。此外,上述規定也涵蓋了衡量一座城市發展階段的重要標準:即毛細化水平。在總規中,我們尤其能讀到與生態建設的毛細化有關的內容。

生態建設的毛細化

毛細化是以人為本精神的具體體現。城市最終要在微觀層面上被親近地感知與觸摸。城市不是隻能遠觀的收藏品,它是身體性的,承載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在總規中,生態建設的毛細化首先體現在加快實施全域“一軸兩山三環七帶”區域級綠道方面。

作為慢行系統的綠道必須貫穿城市肌理,才能真正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總規提到,以區域級綠道為骨架,城市級綠道和社區級綠道相互銜接,從而形成串聯城鄉公共開敞空間、豐富居民健康綠色活動的天府綠道體系。為了貫穿城市肌理,綠道的規模必須足夠長。為此,總規明確指出要建設區域級綠道1920公里、城區級綠道5380公里、社區級綠道9630公里,總計16930公里,這是目前全國規劃最長的綠道系統,無疑將成為城市最優質的生態資產。

尤其能體現出生態建設中 毛細化創新理念的部分是對城市公園、小遊園和微綠地的規劃思路。總規提到要加快建設城市公園,其中中心城區和東部城市新區規劃建設102座城市公園。因地制宜建設3000平方米以下的小遊園,見縫插綠設置微綠地。“300米見綠,500米見園”,做到“推窗見田、開門見綠”,實現“綠滿蓉城、花重錦官、水潤天府”的盛景。

公園、小遊園和微綠地的相互搭配和縱橫交融將保證整座城市的微觀生態結構,尤其是後兩者對於那些行色匆匆的人們來說尤其具有重要意義,它也許就在上班族們上下班的路途中,只需要一個轉身,就能與自然親近。

此外,在城鄉融合發展中提出的改造提升傳統村落,結合資源本底打造功能型林盤(聚落)與生態型林盤(聚落)的規劃也可以看做是生態毛細化的體現。後者同樣也是塑造新型城鄉形態所產生的諸多效應之一。總規強調,要打造不同主題類型的城鄉統籌示範線、示範片,全域塑造“產田相融、城田相融、城鄉一體化”的城鄉形態,重現“岷江水潤、茂林修竹、美田彌望、蜀風雅韻”的錦繡畫卷。

縱觀新編制的總規,可謂亮點頗多,上面提到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內容。而此次總體規劃事前密集開展調研,廣泛徵求專家和公眾意見,並提交“兩會”審議,是一次堅持民主科學決策的典範。無論如何,成都第五輪總體規劃將引領城市科學發展。它不僅為這座城市以及生活於其中的市民描繪出一幅藍圖,同時也促使各界達成了某種共識:關於這座城市的發展道路以及它應該堅守的價值觀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