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力!貴溪一村連續40年爲大學生髮獎學金……

给力!贵溪一村连续40年为大学生发奖学金……

大學裡會為品學兼優的學生,

設立各種獎學金,

用來鼓勵他們繼續努力學習,

同時緩解他們的經濟壓力。

那麼,村裡也設獎學金恐怕就比較少見了......

在咱貴溪就有這麼一個村,

連續40年為村裡考上大學的學生髮放獎學金,

给力!贵溪一村连续40年为大学生发奖学金……

◆ ◆ ◆ ◆

一大早,貴溪市羅河鎮陳家村的準大學生陳佳惠家中來了幾位客人,村主任陳煌飛和村老年協會會長陳康生專程登門,祝賀他考入解放軍空軍工程大學,並代表村委會將2000元的獎學金交到他手中。今年該村共有8名學子考上大學,在未來4年,他們每學期都將獲得1000至2000元不等的獎學金。在陳家村,為大學生頒發獎學金的傳統已經沿襲了40年。

◆ ◆ ◆ ◆

给力!贵溪一村连续40年为大学生发奖学金……给力!贵溪一村连续40年为大学生发奖学金……
给力!贵溪一村连续40年为大学生发奖学金……

◆ ◆ ◆ ◆

“我們村設立獎學金是從1979年開始的,那時村裡還從未出過大學生,連大專生也沒有。”年近八旬的老支書陳康生介紹說,由於地處偏僻,貧窮落後,很多孩子即便考上了大學,家裡也無力承擔費用。當時,村班子成員和村民坐在一起商量,決定從村集體產業的收益中拿出一部分來作為獎學金。最初定的標準是中專生每學期補助160元,大專每學期260元。獎學金設立3年後的1982年,村裡終於考上了第一位大專生,領到了260元的獎金。在那個年代,這筆錢足夠解決學生一學期的所有開銷。

◆ ◆ ◆ ◆

给力!贵溪一村连续40年为大学生发奖学金……

◆ ◆ ◆ ◆

“鄉村振興,首要在人。”陳康生說,當初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希望這些孩子們通過大學走上成才之路,以後更好地為家鄉做貢獻。如今,老書記的願望已經變成了現實,尊師重教也成為陳家村人的自覺行為。2016年,該村數十位在外發展的鄉賢回鄉助學,共同設立了陳家村促進教育基金會,將獎勵範圍從大學生擴展到小學和中學全覆蓋,併為困難家庭的學生提供額外補助。這些鄉賢中的大多數當年都曾獲得村裡的獎學金,才順利完成學業。

◆ ◆ ◆ ◆

给力!贵溪一村连续40年为大学生发奖学金……

◆ ◆ ◆ ◆

堅持近半個世紀的獎學助學,讓陳家村收穫的不僅是每年近10名新大學生,還有村風民風的不斷轉變。陳家村早已從當初有名的貧困村、野蠻村,到如今的富裕村、先進村。在全鎮率先啟動秀美鄉村建設,率先實施殯葬改革,湖羊養殖、甘蔗種植等產業欣欣向榮,吸引著越來越多外出打工的青年回鄉創業,每年春節村民自辦的春晚都引得四鄰八鄉的鄉親前來觀看。

◆ ◆ ◆ ◆

大家都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