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箱油比后半箱油耐烧?是真的吗?

前半箱油比后半箱油耐烧?是真的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经历过一些奇妙的“错觉”:

冰淇淋总觉得后半个吃得更快;

暑假一计入倒计时日子就好像飞奔了起来;工资的后半部分也总比前半部分不禁花......

前半箱油比后半箱油耐烧?是真的吗?

有人说这都是我们的大脑在“作祟”,不同的精神状态会导致大脑的分泌不同的物质,从而影响我们对于事物的判断。所以冰淇淋前半个和后半个一样多,只是不同的心态影响了我们的感受。

这种感觉相信很多车主也不陌生。每次加满油,起初跑了几十公里都不见油表往下掉,但到了后半箱油箱里的油就好像神秘失踪一般飞快往下掉,这是为什么呢?也是错觉吗?

前半箱油比后半箱油耐烧?是真的吗?

油箱的形状是不规则的

我们区分前后半箱油以及用油的快慢都是通过油表的指针或液晶屏显示的数格来判断的。作为普通汽车使用者也很少会把油箱单拆出来研究。但油箱在用油的计量里又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前半箱油比后半箱油耐烧?是真的吗?

很多人会简单大略的把汽车油箱看做规则容器,圆柱桶型或者长方体形状。若果真如此那我们从仪表盘上判断前、后半箱油的读数,是比较准确的。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我们都知道汽车的构造精巧复杂,大部分小车的油箱是镶嵌在底盘后侧、后排座椅下方非常隐蔽的位置,且需要避开车架横梁、传动系统、悬挂系统、排期系统等等部件,这就导致大部分油箱的形状都是不规则的。

前半箱油比后半箱油耐烧?是真的吗?

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利用并节省空间,但会导致油箱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容积不一样。

大多数油箱上半部分允许紧靠后备箱或是后排座椅,所以上半部分的造型能够做得规整一点。但油箱的下半部分因为空间和结构的限制,只能做成不规则的形状。如此一来,油箱下半部分的容积就要小于上半部分。所以浮子测量的油箱一半的位置,并不是容量的一半。

传感器的误差

我们通过油表读取剩余油量,但油表的数据又是如何从油箱传导仪表的呢?这期间会不会产生误差?

前半箱油比后半箱油耐烧?是真的吗?

一般汽车上的常见燃油指示表分为三种:电热式、电磁式、电子集成式。

这三种燃油表的油面高度传感器均为可变电阻式,由可变电阻器和与可变电阻器滑动臂相连的浮子组成,安装在油箱内。浮子随着油面高度的变化而改变自身位置的同时,带着可变电阻的滑动臂连同触点在电阻器上滑动,改变串联在燃油表电路中的电阻值。

前半箱油比后半箱油耐烧?是真的吗?

这样说可能太复杂,最简单的理解就是油箱内会有一个始终漂浮在油面上的浮子,它会随着油量高度变化而改变位置,进而将信号传递给油面高度传感器,再经过一些处理后将数据反馈到油表上。

上诉三种指示表虽然在原理上有少许的不同,但是都是通过浮子的上下浮动指示油箱内的燃油剩下多少。当油箱内的燃油温度出现变化时,油面高度传感器所测量出来的数据会有一定的偏差,于是我们从油表上读取的信息也就会有误差了。

预留空间以防万一

现在有拖延症的人不在少数,看到油表已经飚红也非要拖到最后一刻才会急忙去加油。然而机智的设计师早已看穿一切。

前半箱油比后半箱油耐烧?是真的吗?

为了避免太多人在路上因为没油而抛锚,车企设计师就动了个小心机,特意把油量预留约10%的空间。也就是说红线危险区的实际油量比显示的油量要多,当油表显示续航里程为0时,你还可以续航20公里-50公里,甚至是100公里。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后半段的油表显示是不均匀的,而目的是为了尽早提醒司机去加油。

前半箱油比后半箱油耐烧?是真的吗?

而前半段油表的显示也可能不均匀,如果加油量超过额定加油量,油表最大量程则无法准确表示油量比例。因为油表指针到顶了,无法再往上。走了几十公里,油表指针都还在最高处。所以这种情况很自然造成后半箱油用的比前半箱油快。

心理作用

除了上述原因外,心理因素也起了作用。

汽车刚加满油时,我们的注意力一般不会放在油表上,而当油表显示剩下半箱油时,由于担心续航里程的问题,驾驶者会时不时关注油表,因为太过在意而造成一种油量下降飞快的感觉。

前半箱油比后半箱油耐烧?是真的吗?

所以总的来说,觉得前半箱油比后半箱油耐用并不是错觉,但是跟心理作用也有那么一点点关系。所以大家不用太在意,放心开就好。

看完小编的分享,大家对汽车用油的情况是不是更加心里有数了呢~

前半箱油比后半箱油耐烧?是真的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