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因爲三個字,最終被夷滅三族,自此,蜀漢再無大將

在三國名將當中,魏延是一個比較特殊的人物。他不像馬超、陸遜那樣,擁有很高的家庭出身。不過,魏延有一個本事,就是能善待士卒。所以,久而久之,在魏延身邊,就聚集起一支私人軍隊。在東漢末年的亂世時期,擁有私人軍隊,其實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東吳的大世族,都有召集私人軍隊的傳統。像公孫瓚、袁紹他們手下的軍隊,都可以算是私人軍隊。當然,魏延的這支軍隊,實力沒那麼強。

魏延因為三個字,最終被夷滅三族,自此,蜀漢再無大將

而魏延本人,也並沒有像其他人那樣,獨立出來,在亂世中爭奪地盤。魏延選擇投奔劉表。大概是在這段時間裡,魏延知道了劉備的存在。劉備是一個真正想有一番作為的人。這種作為,不只是搶奪地盤,聚斂財物,而是真正的匡扶漢室。

如果沒有這種抱負,諸葛亮、關羽這些萬里挑一的人才怎麼會願意跟隨他呢?而且,劉備是一個極有人格魅力的人,當年想要暗殺他的刺客,都拜服在劉備感化。由此可見一斑。

魏延因為三個字,最終被夷滅三族,自此,蜀漢再無大將

魏延最初投奔劉備的時候,選擇在劉備情況最危急的時候加入。劉備剛剛被曹操的幾十萬大軍擊敗,大多數人都認為,劉備必敗無疑。而在這個時候選擇加入,可見魏延的忠心。不過,這次因為亂軍奔襲,魏延的加入並沒有成功。直到劉備奪長沙的時候,魏延加入劉備陣營。

對於魏延,劉備一直是頗為看重。他把魏延留在自己身邊,看看魏延的本事。在征討劉璋的時候,魏延表現得十分勇猛,多次立下戰功。這讓魏延得到了多次升遷。劉備得到漢中、成都,便自稱為漢中王。當時雖然是稱王,但情況並不是樂觀。因為漢中這塊地方,連接著蜀地跟魏國。

魏延因為三個字,最終被夷滅三族,自此,蜀漢再無大將

曹軍如果要攻打蜀地,就會把漢中當作必取之地。漢中的存亡,關係著劉備集團的根基。誰來鎮守漢中,十分關鍵。誰也沒想到,劉備最後會提拔魏延這樣一個新人,讓他把守漢中關口。這份任命,其實也說明了劉備知道了魏延的能力與忠誠。

夷陵之戰後,劉備戰敗,不久便在白帝城託孤去世。蜀漢進入諸葛亮時代。雖然很多人都說諸葛亮不重用魏延,其實並非如此。蜀漢當時面臨著人才短缺的情況。劉備一敗,數年積累,毀於一旦。諸葛亮清楚蜀漢的情況,他不會做那種自斷一臂的事情。諸葛亮一直在提拔重用他。

魏延因為三個字,最終被夷滅三族,自此,蜀漢再無大將

除了各類加爵封官,諸葛亮還讓魏延擁有“假節”的權力。這是一個在某些必要時刻,可以代替皇帝發號施令的權力。表示著一種殊榮。而且,魏延也曾擁有獨自統兵出征的經歷。在蜀漢諸葛亮時期,這是一個較為少見的情況。不過,魏延雖然受到重用,但跟同事之間的關係並不好。在軍隊中,他跟楊儀的關係極度惡化,朝廷中的人緣也一般。

魏延因為三個字,最終被夷滅三族,自此,蜀漢再無大將

尤其是到了諸葛亮去世後,這種情況更加糟糕。魏延跟楊儀徹底鬧翻。這還並不是最致命的,魏延還在諸葛亮去世後,喊出了“不退兵”,以及燒閣道的舉動。當然,他沒有說過要謀反,以及投降魏國的說法。不過,僅僅是這些,就足以讓魏延面臨著眾叛親離的場面。

因為他“失人心”。諸葛亮去世後,本來大家就覺得蜀漢的支柱垮了。現在魏延這麼一鬧,就等於把自己放在所有人的對立面。再加上楊儀早就看他不順眼,魏延根本就不會有好結局。

魏延因為三個字,最終被夷滅三族,自此,蜀漢再無大將

魏延的性格,註定他只能是一個戰將,因為想要爭奪天下,沒有人心支持,從來都不能成功。而在魏延死後,蜀漢真正陷入到沒有大將的衰敗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