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吧!「候鳥」大軍臥虎藏龍!堪稱人才寶庫!

8月11日,利川市召開“候鳥”人才工作座談會,聽取“候鳥”代表的意見建議,研究“候鳥”人才工作。

座談會邀請了38位來利川旅遊休閒的“候鳥”人才代表,其中不乏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高級幹部、博士生導師、高級工程師、藝術家、企業家、作家等。

沒想到吧!“候鳥”大軍臥虎藏龍!堪稱人才寶庫!

州委常委、市委書記沙玉山向來到利川的所有“候鳥”和積極服務地方的“候鳥”人才表示衷心的感謝,致以誠摯的問候。

代表們結合自身專長和經歷,從不同角度分享了自己的心得體會,剖析了利川人才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發揮好“候鳥”人才作用的意見建議,主要集中在為“候鳥”人才搭建橋樑平臺、優化居住環境、完善政策服務、聚焦重點領域等方面。

會議期間,利川市向“候鳥”人才代表頒發了聘書。

近年來,利川每年都會迎來幾十萬的“候鳥”大軍,其中藏龍臥虎,不乏各領域的專業人才,堪稱一座人才寶庫。

沒想到吧!“候鳥”大軍臥虎藏龍!堪稱人才寶庫!

蘇馬蕩美景

利川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候鳥”人才工作,將其作為重要課題加以研究部署,引導鼓勵更多“候鳥”人才在健康養生的同時更好融入利川、服務利川。

沒想到吧!“候鳥”大軍臥虎藏龍!堪稱人才寶庫!

蘇馬蕩夜色

當前,利川正為“候鳥”人才發揮作用提供廣闊的舞臺,已經在各個避暑點建起了12個“候鳥”人才工作站,建立起了擁有500名高層人才的“候鳥”人才庫。

評論|萬羽“候鳥”巢齊嶽,一片真情獻涼城

近年來,利川每年都會迎來幾十萬的“候鳥”大軍,其中藏龍臥虎,不乏各領域的專業人才,堪稱一座人才寶庫。利川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候鳥”人才工作,將其作為重要課題加以研究部署,引導鼓勵更多“候鳥”人才在健康養生的同時更好融入利川、服務利川。

當前,利川正為“候鳥”人才發揮作用提供廣闊的舞臺,已經在各個避暑點建起了12個“候鳥”人才工作站,建立起了擁有500名高層人才的“候鳥”人才庫。

“退休在武漢,熱得心焦冒火,耍著心也煩;工作在利川,涼得心曠神怡,做事開笑顏!”這是一位來自武漢的“候鳥”到涼城利川度假時又在當地發揮特長,服務山城的真實感受。

沒想到吧!“候鳥”大軍臥虎藏龍!堪稱人才寶庫!

所謂“候鳥型”人才,是指到一個地方季節性休養、生活、旅遊,具有一定專業知識或專門技能,在不改變其原有人事、檔案、戶籍、社保等關係的前提下,通過顧問指導、短期兼職等多種方式自願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省外人才。

繼4月初利川市開展“聚力脫貧•引鳳歸巢”行動,公開引進能人志士回村任職後,5月底又發出《關於徵集利川市“候鳥型”人才的通告》,組建“候鳥型”人才之家,搭建平臺,讓“候鳥們”發揮聰明才智,加快推進利川經濟社會發展。

“候鳥型”人才徵集通告一經發布,便在“候鳥”群體中引起強烈反響,兩個月來,全市已有500餘名“候鳥型”人才登記報名,肖梅、梅明平、蔡小曼等多名“候鳥型”人才已陸續展開志願服務。

儘管這些“候鳥型”人才在當地只是“短暫停留”,但他們盡情施展才華,對利川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沒想到吧!“候鳥”大軍臥虎藏龍!堪稱人才寶庫!

城市發展,需要“候鳥”。利川地處武陵山區,發展基礎薄弱,城鄉發展不夠協調,脫貧攻堅任務艱鉅,教育、就業、醫療等民生改善任務繁重,人才總量不足,結構不合理,創新引領人才缺乏,急需各層次多方面的人才加入,共同推進城市發展。

但在人才市場化的今天,作為山區小城的利川,無法像北上廣深那些大城市那樣大手筆開出同等條件的價格來引進高端人才,更談不上“全職”擁有這些人才。

而另一面,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憑藉著得天獨厚的氣候、生態、人文等優勢,利川每年能吸引30-40萬“候鳥”留宿,其中不乏各領域的高端人才,他們的知識與才幹是利川經濟社會發展可藉助的寶貴資源,只要把這些“候鳥型”型人才真正用起來,他們就能在閒暇之餘為利川的發展做出貢獻。

搭建平臺,善用“候鳥”。面對沿海發達城市紛紛出臺各種硬招大招引高價進各類人才,利川小城唯有解放思想,下大力氣使用“候鳥型”人才。

一是解放思想,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把在利川的各方面優秀“候鳥型”人才都吸引進來、凝聚起來,為利川的發展貢獻聰明才智。

二是摸清底數,優先考慮新型工業、城市規劃、現代農業、教育、衛生、科技、旅遊和文化藝術等領域的專業人才和最緊缺的人才;同時定期開展“候鳥型”人才專項調查統計,摸清來利川的“候鳥”群體規模,建立完善的“候鳥”人才信息庫和人才供需信息動態管理機制,細化分類使用,人盡其才。

三是搭建平臺,以顧問指導、短期兼職、退休返聘、對口支援及其他一切適宜的方式,按照社會需求與個人志趣、專業特長相結合的原則,強化用人單位的主體作用,對接聯繫,提供良好服務,做到人人有事幹,工作幹得好。

健全機制,服務“候鳥”。雖然《通告》發出後“候鳥”們熱情高漲,報名人數持續上升,各方面工作也已經開展,但類似於《利川市加強和改進“候鳥型”人才工作實施方案》的文件還未公佈,加快完善柔性引才工作機制勢在必行。

要積極支持和指導各類“候鳥”協會等社會組織建設,用好蘇馬蕩“紅色驛站”綜合服務平臺,把流動黨員服務中心、“候鳥”人才工作站、志願者服務工作站的作用發揮出來,引領“候鳥型”人才為利川經濟社會發展獻智獻力。

完善“候鳥型”人才待遇、權益保障等機制,從生活服務、景區遊覽、酒店入住、獨家購房方面制定更多優惠政策,加強對各單位落實“候鳥型”人才工作情況的督促檢查,強化“候鳥型”人才工作年度考核,實現與“候鳥型”人才的常態化、長期化合作,最大限度發揮“候鳥型”人才資源的作用。

開展重大節日走訪慰問、座談交流等活動,組織“候鳥型”人才參與本市各類公益活動,增強“候鳥”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大力宣傳“候鳥型”人才在本市建功立業的先進事蹟和典型經驗,定期予以通報表揚,激發廣大“候鳥型”人才為利川服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候鳥型”人才發揮作用營造良好的社會和輿論氛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