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鱼玉佩》不再是鬼神故事!量子纠缠解开未解之谜!

《双鱼玉佩》不再是鬼神故事!量子纠缠解开未解之谜!

在大学时(2005-2009),就在网上看到了罗布泊彭加木双鱼玉佩等“故事”。当时觉得很好奇,很科幻,很能激发求知探索欲。而最近量子技术大热,看了一些科普文章后,突然发现二者仿佛有些关联。比如“故事”中曾描写双鱼玉佩可以把接触过的东西再复制一个出来,于是有了两个彭加木。而后科研人员又用双鱼玉佩复制了一条鱼,仔细观察发现两条鱼就像镜像一样,左右相反,却又会同时同向运动。而且两条鱼相互之间的紧密联系还不止于此,当其中一条鱼死亡后,另一条在六七分钟(具体时间可能因版本不同而不同)之后也会死亡。“故事”中就说双鱼玉佩是传送装置,可以从另一个维度空间传送彭加木,鱼等过来,巴拉巴拉~但我觉得这和量子纠缠,量子通讯不是很像吗?可不可以认为双鱼玉佩确实是一种量子传输装置,可以通过量子纠缠的方式“传输”物体,包括活物。但是由于技术原因或者是操作问题,造成传输距离很近,就被我们理解为“复制”,同时传输物的左右也弄反了。希望哪位懂量子技术同时又看过双鱼玉佩传说的大神来满足一下好奇宝宝的阴暗心理,我们是不是真是得到了类似于双鱼玉佩这样的东西,才有了量子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

《双鱼玉佩》不再是鬼神故事!量子纠缠解开未解之谜!

1大概是两年前,朋友里面流行鬼怪故事和未解之谜。其中有个中国十大未解之谜,叫做双鱼玉佩。

新疆某处,发掘出一块玉佩,是一个玉佩,图案是两只对称的鱼。传闻玉佩会发出某种光线。被它照射到的人会出现一个和他一模一样的镜像。就是出现了两个一模一样的人。

这听起来就是一个魔幻的故事。可是,这样的事情真的不可能发生么?

在原子的世界里,当一个原子以某种节奏运动时,会出现一个奇妙的现象。就是渐渐的会有一个原子与它运动节奏变得一致。这两个原子慢慢的以固定节奏运动,被称为量子纠缠。巧合的是,这两个原子也恰巧互为镜像。

正物质都是以原子的不同形态组合而存在的,既然单一原子可以互为镜像,那么复杂物体,比如说我们自己,有没有可能形成镜像呢?

基因技术要依附成熟的卵子,高等生物都是通过既有基因繁衍,比如多莉羊。它与母体基因一致,但不能与母体完全一致。年龄上是最大的障碍。生理成熟需要一定的时间差。

量子纠缠形成的镜像可以完全避免这个现象。物体会以镜面的形态同时存在。

《双鱼玉佩》不再是鬼神故事!量子纠缠解开未解之谜!

多个原子的量子纠缠态可行么?

宾州大学量子加速器实验室实现了几千原子的量子纠缠态。当然,代价是巨大的。要实现原子间同态运动需要极严格的条件。每次实验的耗电量是几千个家庭的月耗电量。

在能量满足的情况下,人是可以通过量子纠缠态,实现在异地的重组。人类可以以自身镜像的状态在任何自己想要的空间瞬间穿梭。

那,哪一个才是真实的自己呢?自己的镜像岂不是可以多次镜像,无限量的扩展自己?

这要等科技伦理自己博弈了。

在量子纠缠态下,双鱼玉佩这个看起来很魔幻的故事,就这样被实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