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魚玉佩》不再是鬼神故事!量子糾纏解開未解之謎!

《雙魚玉佩》不再是鬼神故事!量子糾纏解開未解之謎!

在大學時(2005-2009),就在網上看到了羅布泊彭加木雙魚玉佩等“故事”。當時覺得很好奇,很科幻,很能激發求知探索欲。而最近量子技術大熱,看了一些科普文章後,突然發現二者彷彿有些關聯。比如“故事”中曾描寫雙魚玉佩可以把接觸過的東西再複製一個出來,於是有了兩個彭加木。而後科研人員又用雙魚玉佩複製了一條魚,仔細觀察發現兩條魚就像鏡像一樣,左右相反,卻又會同時同向運動。而且兩條魚相互之間的緊密聯繫還不止於此,當其中一條魚死亡後,另一條在六七分鐘(具體時間可能因版本不同而不同)之後也會死亡。“故事”中就說雙魚玉佩是傳送裝置,可以從另一個維度空間傳送彭加木,魚等過來,巴拉巴拉~但我覺得這和量子糾纏,量子通訊不是很像嗎?可不可以認為雙魚玉佩確實是一種量子傳輸裝置,可以通過量子糾纏的方式“傳輸”物體,包括活物。但是由於技術原因或者是操作問題,造成傳輸距離很近,就被我們理解為“複製”,同時傳輸物的左右也弄反了。希望哪位懂量子技術同時又看過雙魚玉佩傳說的大神來滿足一下好奇寶寶的陰暗心理,我們是不是真是得到了類似於雙魚玉佩這樣的東西,才有了量子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

《雙魚玉佩》不再是鬼神故事!量子糾纏解開未解之謎!

1大概是兩年前,朋友裡面流行鬼怪故事和未解之謎。其中有個中國十大未解之謎,叫做雙魚玉佩。

新疆某處,發掘出一塊玉佩,是一個玉佩,圖案是兩隻對稱的魚。傳聞玉佩會發出某種光線。被它照射到的人會出現一個和他一模一樣的鏡像。就是出現了兩個一模一樣的人。

這聽起來就是一個魔幻的故事。可是,這樣的事情真的不可能發生麼?

在原子的世界裡,當一個原子以某種節奏運動時,會出現一個奇妙的現象。就是漸漸的會有一個原子與它運動節奏變得一致。這兩個原子慢慢的以固定節奏運動,被稱為量子糾纏。巧合的是,這兩個原子也恰巧互為鏡像。

正物質都是以原子的不同形態組合而存在的,既然單一原子可以互為鏡像,那麼複雜物體,比如說我們自己,有沒有可能形成鏡像呢?

基因技術要依附成熟的卵子,高等生物都是通過既有基因繁衍,比如多莉羊。它與母體基因一致,但不能與母體完全一致。年齡上是最大的障礙。生理成熟需要一定的時間差。

量子糾纏形成的鏡像可以完全避免這個現象。物體會以鏡面的形態同時存在。

《雙魚玉佩》不再是鬼神故事!量子糾纏解開未解之謎!

多個原子的量子糾纏態可行麼?

賓州大學量子加速器實驗室實現了幾千原子的量子糾纏態。當然,代價是巨大的。要實現原子間同態運動需要極嚴格的條件。每次實驗的耗電量是幾千個家庭的月耗電量。

在能量滿足的情況下,人是可以通過量子糾纏態,實現在異地的重組。人類可以以自身鏡像的狀態在任何自己想要的空間瞬間穿梭。

那,哪一個才是真實的自己呢?自己的鏡像豈不是可以多次鏡像,無限量的擴展自己?

這要等科技倫理自己博弈了。

在量子糾纏態下,雙魚玉佩這個看起來很魔幻的故事,就這樣被實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